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几种突出的错误思潮。农村意识形态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下,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干扰,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逐渐淡化、唯心主义有神论思想的蔓延和滋长、新传媒助推下的话语权争夺。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民众思想的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催生的消极思想以及由网络空间蔓延的错误思潮。因此,有必要从增强党在农村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打好脱贫攻坚战、传播正能量的媒体文化、引导农村宗教工作等方面入手应对错误思潮对农村意识形态的冲击,从而加强新时代农村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以改革开放实践为根本着眼点,在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反思基础上,自十八大以来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战略,体现了高站位、深思考,实现了精准部署,精准落实,开创了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在与西方意识形态较量中赢得了话语权。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有其存在的历史基础、时代基础、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我国尚未取得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会计话语权。鉴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国际会计话语权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解读了会计话语权美欧共治阶段美国、欧盟、发展中国家等形成的话语权争夺格局,并为提升中国国际会计话语权提出了批判性地学习西方会计准则、积极致力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深化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其话语特质对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感染力,通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特点,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语言魅力,有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国际气候谈判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由国际社会开展的多边治理机制和进程。谈判中话语权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一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内容、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3个方面对国际气候谈判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发掘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在规律及其存在的研究空间,提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重要方向,对促进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林业话语权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着手,分析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从引导高校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占据网络宣传阵地,传播网络主流声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等三方面阐述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自媒体平台积极参与到农村帮扶计划中,通过直播和视频方式将农村生活真实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针对农村自媒体对于"三农"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新时代农村自媒体助力"三农"发展的建议,力求真正发挥农村自媒体的作用,加快"三农"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2—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数据构建粮食贸易网络,从社会网络学视角探析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战略提升了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一体化程度,中国在区域粮食贸易中的参与度、话语权有所提升;"一带一路"粮食贸易网络逐渐演化为功能不同的四个板块,功能的互补为增进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地理距离、文化、贸易协定关系、汇率、水资源、经济体量以及制度是影响国家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在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遵循不同板块的功能差异有针对性的合作,选择贸易伙伴时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从多角度消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十九大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工作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地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功能弱化;二是农村基层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挑战;三是农村意识形态工作方法陈旧落后。本文分析了农村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做好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被伪装成"生态环保、人道等词汇,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强行植入,与此同时,这种态势如果继续发展会对国民的政治信仰、行为实践、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必须通过培植主流价值观、提高理性分析能力等措施增强"理论自信"来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多元话语分析,从纵向的历史时间纬度和横向的不同行动主体行为情境的分析,认为沼气系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其附加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极大的相容性促成了沼气政策话语的不断强化,政策执行的单一简单化和市场媒体强势话语的倾向性导致农民的需求和话语表达完全隐性化,实施主体与农民缺少有效的动态性积极互动,最终导致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失败.因此,理解农民的生活情境,支持促进其话语的表达与话语权的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农业类媒体是农业宣传与科教的重要载体,是宣扬乡村振兴和讲好"三农"故事的重要窗口,是满足农民群众生活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还是沟通城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梁,更是农业农村部门宣传主旋律、掌握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差异,受此影响,许多省市都产生了针对本区域的农业类媒体.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受到挑战的同时,新兴媒体发展势头猛烈,媒体融合成为趋势.在农村居民对真实有用的涉农信息求知若渴、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领域关注更胜以往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农业类媒体创新、融合、持续发展成为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社会持续分化和阶层、利益群体界限逐渐清晰的背景下,我国农村阶层关系出现了阶层之间利益分化及需求多样化与平衡及满足、聚合力与离合力、政治意识多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有序流动的正当需求和层际间隐性壁垒妨碍流动等矛盾。这些矛盾增加了农村阶层关系紧张与冲突的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党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资源和财富在阶层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手段、加大政治整合力度、促进社会成员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后续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新自贸协定的实施,我国乳制品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乳制品尤其是奶粉进口剧增,而出口严重受阻,对我国奶业基地建设、乳品企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均构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化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构建社会化媒体感知真实性、类社会互动、城市品牌依恋模型基础上,验证了变量间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社会化媒体感知真实性、类社会互动对城市品牌依恋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化媒体感知真实性对类社会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掘社会化媒体作用,放大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6.
田潇 《山西农经》2022,(6):44-46
我国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文章对农产品国际定价话语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定价话语权面临国内劳动力价格成本提高、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环节、农产品的进出口缺乏弹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定价话语权的政策建议:一是提升农产品的行业集中度,转变农产品行业的发展模式;二是鼓励农产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建立联合的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的协调机制;三是构建完整的农业发展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储备和缓冲库存机制。  相似文献   

17.
精英理论模型认为,媒体在公共政策自上而下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媒体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媒体在传统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着精英成员和信息传递者的双层角色。现代媒体打破精英理论模型的局限,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更加多元化,商业属性更加突出,对权威政治操控力减弱,并逐渐走向回归社会责任、体现公民话语权、参与公民治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公共危机频发,在自媒体环境下,政府要想成功应对危机,提高美誉度,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危机公关能力建设。文章对自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政府危机公关在自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危机应对体制、调整观念、公开信息、提高自媒体运用能力和网络舆情处理能力、掌握沟通技巧、监督和引导意见领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加强饲料粮食领域的供给能力,我国近年来通过进口DDGS满足畜牧产业的饲养需求。自2007年起,我国进口DDGS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进口数量约占99%。在此种贸易背景下,有必要探究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DDGS进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从贸易数据深入解读当下我国DDGS的进口格局,详细分析了DDGS替代品的进口局势,为DDGS贸易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料作物传播与嬗替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西汉中期芝麻传入,在南北方均成为主流油料作物;第二阶段自元代越冬型油菜传入,逐渐在南方取代了芝麻的地位,形成北方芝麻、南方油菜的分布形势;第三个阶段自19世纪、20世纪初西方榨油机传入,大豆、花生等大籽粒果实进入主流油料作物的同时,在北方进一步占据芝麻的种植空间。油料作物经历三次传播与嬗替在完成自身更新的同时,也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影响农业地理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