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英 《中国经贸》2011,(16):190-190
科学发展观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在具体实践中是一项科学、系统,严密的庞大的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对事业单位而言,它是保障社会整体又好又快发展应该拥有的健康机制,而作为事业单位中最重要管理职能的财务管理也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姿态来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昱 《老区建设》2010,(4):25-2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尤其重视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伦理思想重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追求相对的公平、体现制度的正义、以自由和谐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社会建设在人口问题上,要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在社会事业发展上。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与体育事业;同时,还要积极整合、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以及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动贲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个社会建设性力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达到社会生活共事共建的过程。目前,在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企业责任意识较弱、社会建设框架不够完善、民间组织发育畸形。必须通过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使社会建设圭体各冬其责,社会建设才会出现更为有序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对社会文明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成为了我国文明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升社会文化建设、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提升文化教育的普遍性,加大精神教育力度,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和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是现代社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但由于各主体在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的定位不合理,大大挤压了社区社会资本建设的空间,从而阻碍了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建设的进程。对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政府、社区组织以及公民等主体角色的合理定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都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农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城市的不断建设中,城市周边的农业景观也成为了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已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在此浅显剖析农业景观的发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既包含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也包括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会促使中国科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从而促使科技发展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转向“社会发展中的科技”。本文从前述“全球化及信息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社会”、“循环型社会”与“消费型社会”发展愿景出发,分析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继2004年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后,  相似文献   

12.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总结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景宁县发展和改革局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规划和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要求,以发展改革为引擎,在规划引导、项目建设、体制改革、产业培育、民生改善上下功夫,注重社会管理资源整合、机制优化、方式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在社会管理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以发展求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过程,目的就是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达到新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崭新认识,是新世纪新阶段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和谐视野下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大背景,从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出发,以宁波为例。回顾总结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分析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理论建设、法律法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队伍和网络建设、多渠道投入、完善政府职能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任俊 《魅力中国》2014,(26):43-43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团体,其和谐稳定建设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的和谐建设,综合治理企业发展制度,从而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由于中国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生态环境,它的社会结构和社区发展与西方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在中国社区发展的初期,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是目前的现实选择,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加大公共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及其相关服务应该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通过信息化应用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将信息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牛金涛 《魅力中国》2014,(3):377-377
党建工作是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又是社会、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如何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企业乃至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实际,从基层出发,浅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党建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