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亚珂  徐青青 《魅力中国》2010,(23):306-306,312
中国传统服饰的装饰图案表现是具有中国元素,是中国味道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中国风”服饰时尚风潮愈演愈烈,中国传统艺术形态深受世界著名服饰设计师的青睐,并在其服饰设计作品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应该在服饰设计中运用更多的中国传统图案,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探索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在阿联酋迪拜酋长国购物中心剧院,30多位生活在迪拜的华人女性身着色彩艳丽、款式各异的旗袍走上舞台,上演了一出尽显婉约之美的中华旗袍秀,向在场的500多名中外友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韵味。其间还穿插了中国传统文艺表演,精彩的中国功夫、书法、绘画和传统民乐表演,引来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相似文献   

3.
孙朝铭 《魅力中国》2013,(26):87-87,142
探讨了畲族服饰的特征,特别是全面解释了“凤凰装”。本文通过探讨畲族传统的服饰,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畲族服饰还应该要借鉴当今的服饰的一些因素.从而让传统的服饰得以更好的发展和传承。畲族的服饰对于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名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重要以及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月12日,刚刚赴菲履新的中国驻菲律宾特命全权大使马克卿阁下率领大使馆20名外交官参访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身着菲律宾传统服饰的礼仪队和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便献上象征喜爱和友谊的菲律宾国花毛茉莉。  相似文献   

5.
中国千年的服饰制度顺应着中国传统地制器尚象思维并服务于政治体制。早在周朝就形成具有政治色彩等级区分的冕服制度,但除去政治因素,服饰形制的变化同样也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比如,唐朝在经济文化昌盛的大势下,服饰艺术决不局促于原有基础上添枝末叶的变化,容天下一切可容,带来唐代服饰突破性的变化。女子领口开敞露胸,并有女子穿胡服之风以求新意。而宋代理性思维的回复使服饰又回归于内敛含蓄之势。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传统服饰装饰艺术和服饰审美方面也呈现出变革的延续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刚刚完美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举办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与展演",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昭觉县获得了"传统彝族服饰女装金奖""现代彝族服饰男装金奖""彝绣最佳传承金奖""彝绣最佳工艺金奖""最佳组织金奖"五项金奖,另外,"现代彝族服饰男装"三套和"现代彝族服饰女装"两套获得铜奖,总共荣获十项大奖。  相似文献   

7.
胡志云 《魅力中国》2010,(11):95-95
在中国传统服饰的篇章中,汉唐服饰文化犹如光辉四溢的明珠镶嵌在服饰文化广阔的天幕中熠熠生辉。尽管汉代服饰似乎缺乏唐时的流光溢彩,但是它独特的气质、严谨的造型、细致的图案无疑打动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唐畅 《魅力中国》2013,(17):93-93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溢于言表。唐装、汉服、肚兜、旗袍、绣花鞋、刺绣、丝绸等。都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品。中国传统文化就以下三个方面浅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影视服装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使我们国家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只有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贴舍实际的去运用到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9.
赵静 《黑河学刊》2011,(8):20-21
清代《钦定服色肩舆永例》是由顺治帝在1652年钦定并颁行天下的服饰车舆制度,属于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范畴。通过对《钦定服色肩舆永例》的梳理研究,体现出清代初期服饰制度中森严有序的等第差别,充分反映了清代服饰规定中带有深刻政治烙印的"辨等次、昭名分"的服饰特征。同时,也确定了清代服装制度的基本内容,成为清代舆服制度勘定的蓝本和理论依据,具有很实际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丁 《中国城市经济》2011,(3):218-219,221
本文从调研中国传统服饰品牌现状和消费者消费现状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企业如何在设计能力的开发、管理模式的创新、营销渠道的拓宽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为中国传统服饰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姝羽 《新西部(上)》2013,(11):171-171,160
文章介绍了韩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分析了韩国传统服饰中所具备的美学内涵。指出韩国尚“白”,故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其传统服饰具有宽大飘逸、朴素自然、娴雅端庄的特点。也体现出了一种飘逸的含蓄美,自然纯朴的美。在充满民族特色的剪裁与配色间贯穿着天人和谐,五行合一的美学韵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韩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分析了韩国传统服饰中所具备的美学内涵。指出韩国尚"白",故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其传统服饰具有宽大飘逸、朴素自然、娴雅端庄的特点。也体现出了一种飘逸的含蓄美,自然纯朴的美。在充满民族特色的剪裁与配色间贯穿着天人和谐,五行合一的美学韵味。  相似文献   

13.
熊怡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11,(10):32-35
在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期间举办"中国一东盟服饰展秀",集中呈现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服饰工艺的发展与成就,并通过服饰秀的方式,展示各国现代服饰设计与传统工艺,编织出一幅世界彼此交融的锦绣图画。来自东盟各国的五彩霓裳,既是民族的也是时尚的。  相似文献   

14.
正细节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微、具体的描写。你别小看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服饰、一点细微的心理活动,无论是名家名篇还是我们作文中都不能忽视。好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而且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也有特殊的作用。写好了细节,能增加我们作文的"含金量",为我们的作文巧增得分点。我们先看看名家名篇中的细节描写吧,大凡优秀的作品都很注意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5.
贾俟萌 《黑河学刊》2010,(12):39-40
传统服饰与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密不可分。婚礼服饰作为传统服饰中庄重而又喜庆的代表,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从中韩两国传统婚礼服饰角度出发,探讨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具体为服饰的颜色。图案体现的思维,审美观的相同点及差异,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以达到促进两国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文化的透视镜,民国时期的海派旗袍是中国服饰的经典款。文章概述了海派旗袍的造型、结构、工艺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底蕴;剖析了海派文化保留传统精髓,扬弃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的特质以及对旗袍发展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辽宁省满族服饰产业化概况,介绍了满族传统服饰的工艺特点,分析了满族服饰传统工艺在产业化过程的变化与发展。指出,辽宁满族传统服饰工艺以独特的手工针法、手工绣法见长,但由于产量低、效率低致使部分手工艺逐渐消失,使得满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对消费市场细分,不同手工工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做出改变,不但适应机械化生产,更要突显民族地方特色手工技艺,体现满族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8.
车红兰 《黑河学刊》2014,(12):46-46
服饰最早的功能之一就是借用服饰装扮进行宗教祭祀活动,服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萨满教是朝鲜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信仰对朝鲜族服饰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族服饰的色彩、款式、配饰等方面都蕴藏着萨满教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6,(1):75-75
藏族服饰种类纷繁复杂,品种多样。为记录和传承藏族传统服饰,西藏于目前编制完成拉萨市藏族服饰地方标准,涵盖帽子、藏袍、衬衫、鞋类、配饰等内容。标准对男士、女士服饰分别进行说明。标准指出,不同的装束应由不同的材质制成。  相似文献   

20.
从设计师到商人 低盘的发髻,卡其色风衣,外加一款精致的手包。 2009年3月26日,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当程华以她这款充满女人味的造型出现时,引起了在场的很多时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