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中国股市虽然完败,但也诞生了新三板、互联网金融、雾霾经济、比特币等新商机,或许这些新商机还属另类小众,但只要是好的、适合的最终都将会被市场认可接受,并成为我们投资的方式。愚者等待商机,能者把握商机,智者创造商机。  相似文献   

2.
曹凤岐 《首都经济》2008,(11):35-3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股市风雨18年,暴涨暴跌18年走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股市有16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到过32万亿。但到今天.中国股市连IPO都无法进行,再融资也近乎枯竭。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就回归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赚到钱。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20-20
2004年9月9日,沪指于上午9点跌破1300点关口创5年新低,最后以1284.31点收盘。1.300点在中国股民心目中是一道防线,股市的不断下跌凸显了边缘化危机.那—时刻.中国股市宣告5年来的市场大底失守。“端正股市的功能,解决股市的问题”已成为证监会、政府当务之急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日,沪指A股报收3060.25点,这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股市在2008年创下1664点的最低点后,重新回到3000点以上。股市投资者似乎再一次看到了股市真正回暖的迹象,一阵欢欣鼓舞。如果说经济真正回暖,未来股市会一路上行到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位,这的确太过夸张,但只要正视中国的长远发展前景,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处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核心战略位置。在2008  相似文献   

5.
李国旺 《新财经》2006,(2):74-78
从2001年股市下跌以来已快五年了,在这过程中多少财富灰飞烟灭,多少人从富人沦为赤贫, 还有多少人被“熊”的“利爪”抓伤,伤心欲绝地离开这个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股市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经过从各个角度的研究,作者认为2006年中国股市将处于熊市的最后挣扎阶段,下半年至年底是投资大机会来临的时候。但由于市场利益各方无法达成共识,市场中也不可能出现一呼百应的投资理念,因此,市场信心的恢复和牛市的出现要到 2007年初。  相似文献   

6.
张捷 《环球财经》2013,(7):92-95
2013年6月中下旬中国的银行间拆放利率暴表,造成股市大跌,市场空气紧张。但人们对本次流动性危机不应当恐慌,这次“危机”的实质是中国控制下的一次博弈境外热钱的金融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7.
岌岌可危     
1995年的股市是极其复杂的,这一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中国股民也在一次次跌倒中逐渐成熟起来,现在经常谈起的股民风险教育,在当年的市场环境下,股民时不时的就被市场教育一次,当年的股民是摸爬滚打一路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市场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之路。就股票市场看,中国股市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股市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路程。到2005年5月底,中国境内A股上市公司已达1348家,市价总值3.22万亿元,流通市值9738亿元。通过A股市场累计筹集资金8306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04,(2):10-13
在第八届(2004年度)中国资本论坛上,全国人大融委员长成思危指出:中国股市是个半流通股市……股市发展到今天,如果不与时俱进,不考虑“全流通”问题,那恐怕是不行的。经济学家吴晓求则认为,股市全流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我们在不太长时期内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其“全流通”问题不仅影响中国股市,而且影响中国的经济,因而也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社会各方关注追逐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斯威特此前一直被称为“中国股市八大神秘操盘机构”之一。掌门人严晓群在资本市场一贯行事低调、出言谨慎。但短短5年来,他出手收购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天鹅、ST长岭等,在资本市场组成了声名显赫的“斯威特系”。  相似文献   

11.
纽约股票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本文考察了纽约股市波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的A股市场由于严格的资本控制而免受外国影响。但是,通过月度、每周、每日的样本数据(1992年到2004年),经过季节性调整和汇率变动调整后,我们发现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的变动与美国股票价格指数变动相一致。其次,我们考察国家贝塔值(country beta)在马尔可夫转换误差修正模型中的动态关系。对中国市场来说,国家贝塔值和错误纠正项的重要性紧密相连。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普遍存在,而东亚金融危机产生后,则是通过国家贝塔值来影响中国股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一、多元化资本体系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 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解决之后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中国资本市场5年以前股市在2400点的背景下,国民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5年以后达到2800点,是理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中国经济蒙受着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尤其是不断加剧的人民币升值,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安全。当外币在国人的手中,像冰棍一样融化蒸发不断缩水时,我们忽然感到,我们需要重新评价认识中国股市的B股市场。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代周刊》2月1日】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各方观点迥异 坚信飞涨的中国股市能够抗拒重力已是中国投资者的普遍心态。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促使市场观察家和政府官员发出警告说,市场调整或许就要到来。2006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130%,涨幅在全球名列前茅。在这种涨势的鼓励下,过分乐观的投机者和新股民大举进军中国股市,从而结束了持续5年的市场低迷,而近几周的交易量也已创下历史新高。去年,上海证交所约有240万新股民开户交易,帐户数增加了250%。散户数以每天7000户的数量猛增令老练的投资者感到不安。初级产品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就表示:“当看到商店营业员和出租车司机争着借钱买股票的时候,就有麻烦了。市场正在吸弓l大量新股民供其屠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共分五节。第一节总结了有效市场假设的检验方法及国外早期的实证研究结论;第二节说明大量存在的股票市场异象导致对成熟国家的股市是否是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极大争议,并导致行为投资理论对新古典投资理论的严峻挑战;第三节论述学者们对中国股市目前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尚有争议,作者用EGARCH模型检验了中国股市的弱式有效性,结论是中国股市尚没有达到弱式有效,但在逐步接近;第四节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股市远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第五节论述中国股票市场远远没有达到强式有效市场。因此,就定价功能来讲,中国股市是一个低效率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将为美国的商品与服务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美国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个市场中获取大量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17.
韩志国 《发展》2003,(2):72-73
2001年6月以来的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熊市。尽管国民经济的整体走势依然十分强劲,但股市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始终狂泻不止。虽然管理层为扭转股市颓势而出台了一个又一个的救市措施,但股市对这些措施却似乎置之不理,依然固我地循着熊市的轨迹而继续前行。这一切在提示着我们:中国股市的内在机理已经发生了严重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进行研究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中国股市的状况就 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并有可能逐渐滑入长期大熊市,且会反过来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拖累作用。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股市的危…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2005年之前是一个阶段,2005年之后中国股市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2005年之前,政策对市场起主宰作用,市场波动的特征是涨跌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属于脉冲式的行情,不存在真正的牛市和熊市。2005年后,随着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及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市场的力量开始真正主宰市场,政策的作用逐渐弱化。这样看来,2007年底以来的下跌是中国股市第一次真正的熊市。  相似文献   

19.
高潮 《珠江经济》2003,(5):67-67
如果说,怪异性表现、波动性成长、绝缘体市场、流通股困局、外延性扩容、与新股票幽灵这七大特点只是对中国股市的一个现象性描述的话,那么对于中国股市的结构性探索则更具有穿透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发展,但中国股市却呈反向运行,连续四年熊市,市场指数几经腰斩,最近上证综指又跌至六年以来的最低点,沪深两市平均股价则跌到九年中的最低位,以至于业内业外、海内海外都有人问:中国股市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