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4,(46):12-12
新电改方案已上报卖电或不再由电网公司垄断 11月26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新电改方案已正式上报决策层,核心内容是确立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同时,放开配电侧和售电侧的增量部分,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据报道,该方案拟不拆分电网,调度也不独立。如售电侧放开,意味着未来卖电不是电网公司一家。  相似文献   

2.
一周要闻     
11月26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新电改方案已正式上报决策层,核心内容是确立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同时,放开配电侧和售电侧的增量部分,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据报道,该方案拟不拆分电网,调度也不独立。如售电侧放开,意味着未来卖电不是电网公司一家。未来发电企业甚至电商企业都有可能成立售电公司,卖电给用户。此前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将现行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改为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并合理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  相似文献   

3.
未来电网企业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将改变,供电侧和售电侧的市场将逐步放开,电网企业的收入将由政府核定的输配电"准许成本+准许收益"确定,因此如何在电改政策出台后尽快适应新形势成为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文章利用科学的成本费用管控手段,将"两管五分"成本管理手段融入成本闭环管理流程,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实现成本管控的科学化、精细化与标准化。通过成本精益管理体系,从市局层面节约成本、提升价值、提供成本管理能力,将挑战变成机遇,助力网省公司在电改方案落地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售电侧改革的逐步推进,供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其服务营销策略也越来越成为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明确当前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状况并实施积极的营销服务策略是供电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阐述新一轮电改背景下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以迎合未来发展确立新的营销服务观,对供电企业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圳电改有利于政府对输配电实现科学监管,但这仅仅是电改中的一环。根据《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在建立起输配电价体系后,将推进售电侧和发电侧电价的市场化。鼓励电力价格开放竞争,实现输配电价和发售电的形成机制分离。但这种输配电价的核算方式是否合理,发售电价的市场化何时能够实现,以及电力作为特殊商品所涉及的调度问题并未提及也都引发了争议。  相似文献   

6.
英国电力改革始于1989年。“尽可能引入竞争,按需要进行规则”,基本反映了英国电力改革的思路。经过十几年来的改革不断完善。目前形成了发电和售电放开、输电和配电垄断、监管机构依法监管的体制框架。新体制的框架是:发电由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承担;输电由国家电网公司独家经营,负责电网调度,但不拥有任何发电厂;配电由12家地区电力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7.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的核心是将管住中间与放开两头从价格形成机制上捋顺。12年一个轮回,电改亦是如此。2015年1月15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浏览国家发改委官网时发现,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已经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首个监管周期(2015年-2017年)的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已公布。其实,早在2014年11月,国务院就已经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新电改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情况 英国电力改革始于1989年."尽可能引入竞争,按需要进行规制",基本反映了英国电力改革的思路.经过十几年来的改革和不断完善,目前形成了发电和售电放开、输电和配电垄断、监管机构依法监管的体制框架.新体制的框架是:发电由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承担;输电由国家电网公司独家经营,负责电网调度,但不拥有任何发电厂;配电由12家地区电力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要建立"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框架。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建立了全新的电力交易运作形态,产生了新的业务类型与交易结算模式,但由于相应的财税政策并未同步跟进,增加了企业的涉税风险与税负,也不利于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突出表现在电网企业与交易中心的定位与税收待遇问题、电网公司、售电公司与用户间交易的税务处理及特殊交易品种的涉税定性问题。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制定与国家电网公司应对策略两个层面的建议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眼下,新电改正逐步展开。2015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加上售电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反复斟酌与修改后,新电改方案即将揭开神秘面纱。2015年3月27日,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所谓新电改方案,简称9号文)已在国家相关部委及企业下发,待时机成熟向社会公布。其实,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就首次以官方身份向外界披露了新电改方案的进展情况。3月16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通过有关渠道获得了这份共16页的新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招标》2015,(48):46-46
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其中,《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显示,发电公司及其他社会资本均可投资成立售电公司,售电侧市场主体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违反交易规则和破产倒闭的须强制退出市场,将列入黑名单,不得再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情况   英国电力改革始于1989年.“尽可能引入竞争,按需要进行规制“,基本反映了英国电力改革的思路.经过十几年来的改革和不断完善,目前形成了发电和售电放开、输电和配电垄断、监管机构依法监管的体制框架.新体制的框架是:发电由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承担;输电由国家电网公司独家经营,负责电网调度,但不拥有任何发电厂;配电由12家地区电力公司经营.……  相似文献   

14.
卖公司赚钱     
郭莉 《首都经济》2010,(5):52-54
创业者不再把公司盈利本身看成是其创业的最终目标.而是重点放在最大化企业价值上,也就是说.企业运作的最终目标可能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靠把企业做成以后以卖企业的股权赚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浙江省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电网规划领域迎来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文章提出关于电网规划专业的新思路,包括规划新目标、发电侧规划新内容、用电侧规划新内容、电网侧规划新内容以及投资规划新内容等,以期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推进浙江电力公司建设国际一流现代能源互联网企业。  相似文献   

16.
李承鹏 《新财经》2009,(12):24-24
中新社近日报道,近期受全国大面积暴雪和低温天气影响,全国性的“气荒”严重,许多城市天然气缺口严重。另有报道称,天然气价改已进入攻坚期,发改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目前正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报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以来,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在全区组织实施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决战,各级按照"以售为主、宜售不股、宜股不租、宜租不包、宜退不留、宜死不保"的原则,集中精力进行改制攻坚。目前,全区729家各类应改制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面达100%,涉及产权制度改制企业713家,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7.81%。其中,660家应改制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已达100%。改制企业总资本金92048万元,其中集体资本金19447万元,占总资本金的21.13%。改制使栖霞经济迈上新台  相似文献   

18.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对企业的意义日益重要。企业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搞替代加工。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各种标;隹背后隐藏的是企业竞争力,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争夺市场的较量。  相似文献   

19.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对企业的意义日益重要。企业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搞替代加工。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各种标准背后隐藏的是企业竞争力,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争夺市场的较量。  相似文献   

20.
1439号文放开所有燃煤机组进入市场,取消所有工商业用户的目录电价,并要求由电网暂时代理未进入市场的工商业用户购电,由此催生了市场新形势下的电网代理购电业务。根据809号政策要求,梳理电网代理购电业务开展流程及电网各部门的相关业务协同,并对电网代理购电关键环节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套电网代理购电价格计算方法,分析其对电网公司经营的影响,并构建算例进一步展示所提电网代理购电价格计算方法,为后续电网代理购电业务的实际开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