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小城镇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给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文就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谈几点看法。一、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第一,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标志。1993年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为:英国89%、德国86%、日本77%、美国75%、法国74%。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加快施集乡集镇建设的主要措施滁州市南谯区施集乡副乡长邓元松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许多传统的农民从世代耕作的土地上分离出来,怎样消化转移农村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小城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途...  相似文献   

3.
李馨 《魅力中国》2013,(32):32-3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扩张范围已经蔓延到了其周边的一些小城镇。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高速的特点,并且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敏感地区。周边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其自身以及所属大城市的发展。本文从现有的周边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入手,分析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愈来愈显示出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聚合效应,一方面,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小城镇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城乡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所付出的心理物质成本要低,可以说对小城镇农民更容易“进”;三是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从事二,三产业,使善于从事农业生产者承包更多的土地,水面和山林,施展出才能而成为专业大户,出现了专业化大农业的雏形,四是小城镇建设为落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条件,那些远距城市经济薄弱的山区贫困村,可过至小城镇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条件,那些远城市经济薄弱的山区贫困村,可迁至小城镇附近,有利于易地脱贫,另一方面,从我们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一是绝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农村,我们在今后短期的发展中,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口集中到大中城市,如奉化49万多人口中,农业人口有近41万,占总人口的83.7%,大桥建成区人口仅8.64万人,占总人口的17.6%,二是受财力的影响,大中城市建设要在短时间内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迅速上几个台阶,也不切合实际,三是在当前大力鼓励支持个私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浪潮中,一部分农民感到扩琐奔头,搞工业没把握,他们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发展工业,亦工亦农,更喜欢在小城镇办企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二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多年参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的有关问题有较深认识,现根据本人在这方面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发展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别,拉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改革以后,农民种粮的自给有余和经济作物的大幅度增加,农民为了支出自己的产品,购回自己生产所需的物资和技术,必然要依赖于市场。然而我国的大中城币过于集中,离乡村…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2,(18):11-1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大战略"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城市从农村孕育、分离、对立开来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及其经济活动非农化及其聚集的过程,是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村城市化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因为大城市“病”本身就难以克服,何况我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普遍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道路,只能是自上而下地把城市的产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转移,承接这个转移的就是作为在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小城镇。让农民在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当…  相似文献   

8.
浙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城乡隔绝造成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由于经济地理决定的大中型城市历史形成不足,浙江选择了一条较为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这与工业企业在城市大量兴建,农村人口向城市大举迁移的经典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不同。浙江70年代后主要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来促进城市化发展,走以小城镇发展为重心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又呈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镇,在城乡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方面,可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社会活动,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协调有效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兼有城乡的两重性质,景观异质性高,具有明显的边际增值效应,能构筑奇异的景观。本文就小城镇在贫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和贫困地区如何建设小城镇作初步探讨。1 小城镇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1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安徽省22个贫困县通过多种扶贫方式,使贫困人口下降到1998年末的不足200万人。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与库区,共同特点是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低,处于温饱和贫困状…  相似文献   

11.
陈红平 《四川改革》2002,(12):34-36
据调查,在大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需要提供生产性投资1万元以上;在小城镇就业成本低,提供生产性投资和服务性投资共约1500元。小城镇既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企业兴办加工业的有效载体。打好小城镇建设这张牌,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带动区域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文章分三部分:首先从小城镇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论述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从小城镇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对深化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小城镇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特殊意义。最后,从增强城市意识、制定城镇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加强城市建设和有效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如何积极有序地推动城镇健康、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瑾 《乡镇经济》2002,(12):19-21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优化升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乡镇企业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小城镇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实践中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的互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小城镇所处的地域和空间决定了它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而且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山东小城镇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的小城镇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和传统的集市贸易所在地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小城镇。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对发...  相似文献   

16.
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一、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1、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发展小城镇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桥头堡,农村市场建设的载体,发展农村经济的据点。  2、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小城镇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以乡村为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工业品流向城市的纽带,是人员、商品、信息由农村向城市传递的必经通道。  3、是城市发展的辅助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通过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对于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二、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对经济增长点的分析  小城镇的功能主要着眼于经济建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小城镇主要是因为小城镇可以发挥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一)集聚效应  所谓集聚效应是指由于集中而产生的外在经济效益。  1、规模效益:经济增长点原来就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投资容易取得规模效益,减低生产成本。  2、交易成本:在经济增长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聚集在...  相似文献   

17.
从株洲县的县情出发,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全县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坚持以发展总揽工作全局,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县乡企业发展为主体,以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财源建设为重点,依托长株潭,面向国内外,开放开发促发展。重点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致力于以县城为龙头的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工作重心由过去那种注重传统农村农业的一般经济工作转移到重视发展小城镇建设上来,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实现农村第二…  相似文献   

18.
试论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农村-城市的边缘地带,是土地集中利用、社会和人口集聚发展等特征形成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外围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人口低密度低于城市中心地区,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它与农村、城市构成地域空间结构的三个主体,在这个空间结构里,由于城市要素与农村要素不断地向小城镇过渡,并在那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相融合,使得小城镇既有城市属性,又有农村属性,具有集聚、协调和的辐射带动等功能,成为农村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厉以宁 《发展》2005,(9):11-1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小城镇发展起来了.从全国范围来看,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依托.小城镇把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连接起来了.小城镇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也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因此,不能低估小城镇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定调2010年经济工作主旋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诸多重要举措,其中之一是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