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时间有关货币战的言论甚嚣尘上。到底什么是货币战?世界各国反应如何?谁在挑起货币战?货币战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中国在货币战中应警惕什么?货币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货币战会有赢家吗?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反复在国际场合阐述,"货币战没有赢家"。2011年,中国仍是货币稳定的积极推动者,亦是全球货币战的坚定反对者  相似文献   

3.
货币战作为一种既有巨大杀伤力又无硝烟的战争倍受关注。当前美国蓄意对华进行货币战的迷雾和真相是什么,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如果说在2009年合作是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调的话,那么,过去的2010年,全球"战"的味道似乎更浓了一点,尤以货币之战更引人关注(参看本栏目文章《货币战阴影笼罩全球》)。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3,(5):16-16
我们认为,日本政府大幅宽松货币的目的或许并不能有效实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日本大量印钞只能加剧全球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对其本国物价的刺激相当有限。相反,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受害的相关国家政府积极插手央行事务,推动新一轮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因素的视角考察了非国际货币国家泰国金融危机在其本国、次国际货币国家和主要国际货币国家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是:一、非国际货币发行国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次国际货币和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长期冲击效应遵从由低至高的顺序;二、通过金融渠道的冲击影响大于贸易渠道;三、非国际货币国家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次国际货币及非国际货币国家贸易冲击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因此,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7.
张森 《海南金融》2013,(4):23-27,44
从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一是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货币;二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使人民币有望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投资货币;三是与相关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将走一条以贸易为突破口、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德国马克的国际化最终由于欧元的诞生而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的话,日元国际化的历程则更多地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教训,因为总体来说,日元国际化的努力至今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日元的国际地位仍然相对较低。考察二战后日本贸易发展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了解中国以贸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一些困难,使我们认识到现阶段通过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金融纵横》2009,(7):I0018-I0020
7月6日,我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中国银行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自去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提出以来,历时半年的讨论研究,最终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王盛恩 《福建金融》2009,(12):24-2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体系遭受巨大困难。货币(本币)互换作为加强地区金融合作的一种方式,成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使贸易伙伴间有效回避国际汇率风险和支付风险,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因而,近期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之间的货币互换与本币互换得到发展。本文对货币(本币)互换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及限制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区域货币的使用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研究验证了作者关于区域货币的频繁使用与区域内贸易合作具有"U型"关系的理论假说。与使用区域外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使用本区域货币进行交易,初期将增加区域贸易交易和结算的成本,对区域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当区域货币使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对区域贸易一体化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在货币区域化过程中,需要增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大区域内货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避免其初期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实现货币区域化的同时也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本文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选择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视角,从国家因素、货币因素、贸易因素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阐述计价货币的选择,梳理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演进历程,剖析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最后,提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等六部门近日共同制定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讨论多时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于7月6日正式开办。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将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其带来的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干预汇市的行为已经打开了全球货币战的潘多拉之盒2013年2月16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莫斯科闭幕。尽管与会各方都表示将共同抵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并发表了"坚决抵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联合公报,但市场关于爆发"货币战"的担忧并没有因此减少。当前世界各国对货币战的担忧主要来自日本。20世纪90年代,日本就从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位置摔落下来,一落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行实物形式的外债一般包括贸易融资、外汇租赁和出口信贷等金融行为形式外债也是以货币进行计价,但外债的流入以货物的报关进口为“提款”,外债的偿付一般是以货币形态进行支付,因此其流入、流出形态不同,而且同时具有贸易性和融资性,较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和货币形态外债来说,有其特殊性,相对于货币形态外债的管理而言,更具复杂性。本文拟就外债登记、还本付息方面,对实物形态外债的流入、流出的外汇管理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11,(1):2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如果说在2009年合作是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调的话,那么,过去的2010年,全球"战"的味道似乎更浓了一点,尤以货币之战更引人关注(参看本栏目文章《货币战阴影笼罩全球》)。进入岁末,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引起全球对热钱的担忧(《参看本栏目文章《美国开动印钞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紧密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币国际业务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人民币成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中主导货币的条件日趋成熟。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推动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边茶”在玉树地区虽然具有“准货币”的功能,但到底还不是真正的货币。玉树最早使用的货币还是“白银”。我国历史上从西周到秦汉均以黄金为货币,东汉、三国时期白银逐渐流通,唐朝初期使用白银已有法令规定,宋朝起白银逐渐取得重要地位,成为普遍通行的主要货币,或称基本货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玉树地区的边茶货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14,(3):119-119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部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趋向,我国企业频遭贸易制裁。许多国家为防范外部冲击,都在筑贸易、货币体系的保护墙。改革开放不能绝对化,形格势禁,不应刻舟求剑。开放,开好了是借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