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小灵通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争议,然而到现在它却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小灵通以其自身优势赢得了市场。截至去年年底,小灵通用户已近七千万。在小灵通一路狂飙猛进之后,移动运营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产品、覆盖优势,使用各种资费及优惠套餐对小灵通客户群进行反击。挤压和正面争夺,小灵通的发展速度放缓,生存空间受到威胁。3G 的到来更使小灵通市场前景充满悬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灵通还能走多远?怎样注  相似文献   

2.
1997年,浙江余杭开始了第一个小灵通试点,1998年1月在上述地区小灵通投入商用,揭开了中国小灵通发展的序幕。 虽然对小灵通的发展存在各种争议,但小灵通在全国迅速蔓延势不可挡,关于过时技术、过渡产品的种种争议终究抵不过消费市场的力量,小灵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手机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9年工信部出台了要求小灵通退频的政策后,小灵通便处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再加上竞争分流和对小灵通的关注度减小,造成了目前小灵通用户的大量流失和收入的下降。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出售和维修小灵通的店铺越来越少,很多用户的终端损坏后不知道在哪里维修和购买,二是小灵通网络信号不如以前好了一事实上,从两三年前中国电信就基本停止了对小灵通网络优化的投资.只维持其最基本的生产运营。  相似文献   

4.
随着小灵通2011年退频期限的临近,剩余近5000万小灵通用户何去何从成了业界关注的话题。本期热点就目前小灵通业务如何经营、小灵通用户如何转网、小灵通剩余资产如何再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灵通在余杭、保定、昆明等10余个中小城市相继开通。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小灵通自1998年正式商用后,很快于200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了2003年,小灵通闯入广州、上海与北京最后三个禁区。从此,小灵通步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进入2004年,小灵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上半年用户平稳上升。但随着运营商富余网络容量逐渐饱和,3G呼之欲出,下半年小灵通发展逐渐放缓。总体看,运营及设备市场规模放大,小灵通进入发展成熟期。2005年,小灵通发展将大大放慢,到2007年底,用户总数将达到7550万。在小灵通用户中,中国电信占比例为80%,中国网通占20%。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小灵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系统、终端、增值业务和数据业务内容等方面颇具规模,这是不容忽视的优势。 虽然小灵通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但它却依然顽强地成长起来,其生命力之强令人叹服。今天,随着3G呼声的日益高涨,小灵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再次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喻文学 《当代通信》2005,(16):63-64
自小灵通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争议,然而到现在它却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小灵通以其自身优势赢得了市场。截至去年年底,小灵通用户已近七千万。在小灵通一路狂飙猛进之后,移动运营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产品、覆盖优势,使用各种资费及优惠套餐对小灵通客户群进行反击、挤压和正面争夺,小灵通出现发展速度放缓,生存空问受到威胁。3Q的到来更使小灵通市场前景充满悬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灵通还能走多远?怎样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小灵通发展概述    1995 年 7 月,日本 NTT DoCoMo 和DDIPocket分别在东京和札幌开通了小灵通业务, 1995年10月,ASTEL公司也开通了小灵通商用系统。推出之初主要采用低价渗透方式,加之竞争激烈,小灵通业务迅速从部分城市扩展到整个日本(1995—2003年日本小灵通用户发展情况如表1)。小灵通在日本推出后,曾有过8年多的辉煌历史,但随着 GSM 的发展和应用扩展、资费不断下降、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相继推出了3G业务,对小灵通产生了很大冲击,2003年,小灵通用户增长步入缓慢衰退期,比颠峰时减少了1/3。表1 1995-2004年日…  相似文献   

8.
王雅超 《当代通信》2003,(17):65-66
在网络化、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小灵通的发展犹如电信业的一个奇迹。虽然小灵通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市场与用户需求是小灵通发展的导向。5年间,小灵通用户数从开始的十几万到了目前的两千多万,有望今年突破三千万大关。  相似文献   

9.
从诞生之日起,小灵通便以资费低廉而受到青睐。如今,关于小灵通是否合法的争论已显多余,业界人士关注更多的是下一步小灵通如何发展。显然,小灵通的存在加速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降价速度,并因此对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固网收入产生影响,小灵通“双刃剑”的本性暴露无遗。面对这种局面,电信运营商在努力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在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上无时不在暗中较量,通常采用最多的策略便是资费调整。既然卷入这场切分蛋糕的纷争,小灵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资费调整的问题,但小灵通资费调整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从试点到小范围推广到全面铺开到突破上海、北京等禁区,曲曲折折中,小灵通获得了合法的身份,用户数突破了7000万,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链。然而随着电信改革的深入,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日3G 的呼声日益高涨,小灵通将何去何从?是持续发展还是悄然隐退?小灵通的命运再次受到世人的关注。本文将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小灵通发展面临的内忧外患,阐述产业链上各环节不利于小灵通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为稳固小灵通产业链、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