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村市场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低下。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有六条: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削减或取消农业税费;六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市场需求不足与结构性过剩同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购买力低下.其对策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组织结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开展多种经营、减轻农民负担和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技.  相似文献   

4.
目前,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难点主要有:第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短缺;第二,农民消费观念的滞后;第三,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第四,农村消费环境差;第五,农民消费素质偏低;第六,工业企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第七,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滞后。针对这些难点,要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整体消费水平;第二,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第三,转变营销观念,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现代营销;第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不足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我国政府为拉动内需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应该看到,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了开拓农村市场,就必须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只有提高了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农村消费;此外还要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并提供金融支持,从而有效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家民收入增长基础脆弱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农业生产本身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国家在政策上偏差。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加速扩大趋势,犹以城乡差距最为突出,农民已成为相对的最大的低收入群体,不仅收入水平低,而且收入增长速度减慢。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纯收入增幅缓慢、城镇化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土地承包责任制中产权不清晰,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户分散经营,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因此,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重新思考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同城乡社会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深加工,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步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21世纪,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二是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即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民劳动力资源开发培训市场;三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条件;四是改善分配制度,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须推广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1.
从农民收入结构探寻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收入关系到农民利益,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好地反映出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的原因。透过这些原因我们便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收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三农”保险的保障作用也应及时跟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发展“三农”保险的有效路径,让保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广大农民,其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构建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方差分解,研究了二者在长期内的相互影响过程和作用效果,得出了两点结论:(1)农民人均纯收入受滞后各期农民收入和农村人力资夸的共同影响;(2)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在短期内依赖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长期来看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更依赖于教育本身。这表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为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或策取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西农村保险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部分典型市县乡村的调查研究,从农民对保险的购买能力、农民对保险的了解和购买情况、农民应对风险的方法和途径、农村保险需求结构等方面对广西农村保险现实需求进行了分析,发现广西农村保险有效需求不足.从广西农村人身保险的需求结构、农村财产保险的需求结构两角度对广西农村保险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广西农村保险的发展蕴藏着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和资金来源情况的描述性分析,判定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中的地位。拟合农户收入的C—D函数,在农户收入函数框架下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与农户收入的关系。数量分析表明,湖北省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的服务不尽如人意。农村金融机构只有不断缩短与农民的距离,为其提供适合的农村金融产品,增加对农户的贷款比例,才能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供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状况,探讨了农村资金缺口的制度因素,指出,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要。造成农村资金供求失衡的主要因素是农村金融制度缺陷,因此,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乡村旅游的需求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市场及开发进行了研究。在文章中不但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市场主体是城市居民,而且对客源市场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对乡村“意象”的追寻是旅游者对乡村最重要的需求,发现和营造乡村之美是乡村旅游产品产生的源泉。本文还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些模式,并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失衡.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产生金融排斥性的情况下,要消解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借贷关系的重要障碍,就需要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或者在经济落后、自然关系仍占很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引入具有金融包客性的金融中介,如继续扩大乡镇银行的试点范围,成立社区性金融组织或将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区银行等等.  相似文献   

19.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千阳县是西部典型的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农村信贷的发展对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调查研究表明,千阳县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为农村信用社),供需存在规模失衡和结构失衡,而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在西部地区是普遍现象。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建立外部资金导入机制,促进资金回流;优化农村信贷资金分配结构,努力实现信贷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独具特色、构建科学、保障有效,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日本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路径、内容构成、改革经历等对我国新农保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的经验借鉴有:新农保的推行需要社会保险法的保驾护航;政府应成为新农保建设的最主要组织者;推崇公平,分类引导帮助农民加入新农保;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新农保基金应该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