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是理论与实务领域中一项复杂而前沿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原理而不是具体的计算过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生成原因、传导渠道以及防范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总结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尾部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导火索,而常用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因子分析方法一般是从均值角度进行构建。为从尾部视角构建更加及时有效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本文选取了122个申万二级行业指数的日度收益率,采用分位数因子分析方法,构造了金融市场的尾部风险因子。通过与均值风险因子进行比较发现:(1)尾部风险因子在风险事件刻画和风险预警方面均具有优势;(2)其优势在于尾部风险因子除包含水平信息以外,还具有风险信息;(3)其风险信息不仅对未来市场价格信息具有边际的预测能力,还是风险预警能力的主要来源。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效率,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庞加兰  王倩倩  吴露露 《征信》2021,39(5):84-92
当前,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2010-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模型,采用客观赋值法CRITIC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得到中国金融系统的综合压力指数.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呈下降态势,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对金融压力指数的权重较高.因而,...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现有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主要包括基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经济部门债务风险度量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网络分析等方法。本文对主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性风险及其度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含义,即系统性风险是金融体系或多数重要金融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因素,且这些风险因素及其潜在影响是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核心。据此,本文认为对系统性风险及其传导渠道的正确分析和准确评估,是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政策以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效地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动态测度与溢出效应评估,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本文基于金融压力指数法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动态测度,构建跨部门风险溢出网络,论证多维风险因子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驱动作用的结构性差异和系统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危机时期,跨部门风险协同运动趋势明显,风险跨部门溢出方向和强度均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主要的风险溢出方,在危机时期,金融机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重要的传播渠道。第三,股票市场估值水平、投资者情绪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驱动作用呈倒U型,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数分布的右尾,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驱动作用最大。第四,随机森林算法测度的风险驱动因子重要度证明,投资者情绪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因子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拐点的出现具有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的局限及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值-方差、线性相关系数、VaR等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应用得十分广泛,但应该注意的是在测度风险时必须考虑是否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滥用就会导致荒唐的结果.将此作为控制风险的依据可能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新的金融风险测度的研究从1997年开始获得了巨大发展.与现行金融风险测度方法相比至少有两大突破:可测度有极端事件分布的风险与更准确描述多变量分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2015年,中国爆发了大范围的股灾,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挫折。对于金融危机,其主要是由于金融风险管控失效所导致,为此,想要有效抑制我国的金融危机,需要对金融危机的智力进行重新的认识,然后选择适合我国的金融危机控制方法,促进我国的股市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和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的大背景中,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内涵、测度及监管日益引发关注。本文首先厘清了系统性风险概念中的主要混淆,分类梳理了国内外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理论与方法。最后针对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特点,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做了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11.
肖崎 《济南金融》2012,(1):17-22
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以及金融机构所具有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特征,共同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使得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产生和传递完全呈现出新的特征。监管当局需要研究现代金融体系中更为广泛的、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的触发点,加强对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管理,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相似文献   

12.
胡滨  耿楠 《银行家》2012,(9):24-25
宏观审慎政策的演变宏观审慎这个术语在国际上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而在公开的文件中出现是1986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一份欧洲通货常务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国际银行业近期创新的部分章节中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这一概念。在报告中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广泛的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到了90年代末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宏观审慎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大,直接影响了经济系统、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与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康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控制机制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风险等级评价无论对事前主导性控险抑或是事后督导型化险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运作金融资源效率,使金融主体的功能达到耦合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VaR、MES、CoVaR以及ΔCoVaR四类风险测度方法,对我国A股56家上市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展开研究,并结合前沿的风险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个研究角度考察了我国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染。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风险测度指标均能准确识别出我国金融部门风险集聚的尾部事件,而且金融体系整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跨部门风险传染效应。此外,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逐年攀升,且传染中心在“银行钱荒”、“股市熔断机制”等事件中发生了相应改变,其中,在“钱荒事件”中,银行部门等成为了风险传染的发源地;而在“熔断机制”事件中,房地产与证券部门则成为风险传染的网络中心。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与监管机制的若干建议,使得本文研究对于“防范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伴生的风险问题,美国采取审慎宽松的监管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金融科技健康稳定发展;其完善的征信系统也成为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当妥善处理稳定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并加快金融监管法制化和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过度创新或监管弱化都会成为金融风险累积的因素。当金融风险累积和膨胀并冲破它的“边界”时,整个金融市场赖以存在的信用基础就会破坏乃致毁灭,就会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系统崩溃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其加以风险防范需要具有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培育起来的市场基础性制度和法规体系、具有应对危机和事件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的市场经营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主要理论的回顾,说明了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演进与当时主流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密切相关.危机过后,美国对原有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势必将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我同要以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为契机,认真审视、反思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立足于本国金融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借鉴、吸收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国内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孙涛 《银行家》2006,(5):90-94
当前的国际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商品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及其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高于预期的利率上升幅度,企业收益和信贷质量的突然恶化等。短期内,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是可以容忍的,可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但中长期看,必然要进行调整,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幅度和速度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冲击程度取决于调整方式,调整方式又主要取决于美、欧、日、中等国的妥协与合作程度。除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外, 中国还要提高劳动力市场和环保标准,继续积极融入全球化和市场化大势,在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动态地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琰  肖斐斐  王一峰 《银行家》2012,(10):85-89,7
美国自20世纪初开始推进以自由化为宗旨的金融改革,始终关注改革带来的最大经济利益,使金融发挥了高效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也成为美国经济支柱行业。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反思,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本文从比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实践,论述了如何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设置相关职能,并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