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财经》2011,(5):24-25
单从现象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汽车行业,似乎正在发生一场由中国汽车品牌发起的"进口替代运动"。2009年10月,由于出售未果,土星品牌被关闭。2010年8月,被称为"越野之王"的悍马品牌被关闭。2010年10月,拥有八十四年历史的庞蒂亚克品牌被关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处于被关闭边缘的曾经声名显赫的汽车品牌还有:奥兹莫比尔、普利茅斯……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产业却罔顾一切阻挡力量的态度催化出合资自主品牌的空前大扩容:2008年4月,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及品牌标识,并在当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第一款概念车。201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其第一款车宝骏630已于4月18日在上海车展首次发  相似文献   

2.
千金"之诺",先声夺人。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前的一周,华晨宝马率先在北京发布了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之诺"。这款汽车的LOGO以双手紧握的造型寓意信守诺言、通力合作。这样的合作并不止华晨与宝马。随着奇瑞和捷豹路虎顺利成立合资公司,所有的国产品牌都与国际大  相似文献   

3.
李睿 《新财经》2011,(5):24-28
单从现象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汽车行业,似乎正在发生一场由中国汽车品牌发起的"进口替代运动"。2009年10月,由于出售未果,土星品牌被关闭。2010年8月,被称为"越野之王"的悍马品牌被关闭。 2010年10月,拥有八十四年历史的庞蒂亚克品牌被关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处于被关闭边缘的曾经声名显赫的汽车品牌还有:奥兹莫比尔、普利茅斯……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产业却回顾一切阻挡力量的态度催化出合资自主品牌的空前大扩容:2008年4月,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及品牌标识,并在当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第一款概念车。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外资合资二十七年,建立了完备的零部件体系,也培育了中国汽车产业庞大的人力资源。但是,中国如约给了市场,而技术却没有换来,战略上的一相情愿和战术上的各自为政,中国用全球产销第一的汽车大国,换来的是外资的竞技场。来看两个有趣的故事,最新的故事发生在广汽本田——这家十年来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理念S1从2007年7月份宣布到最终面世,在等待了接近四年之后,历经坎坷。合资自主——一种拗口但是鲜活的品牌类别诞生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合资自主是一种创新,它为中国汽车合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不久前这样解释合资自主,"不走合资  相似文献   

5.
400多款不同配置的自主品牌车型出现在工信部制订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合资品牌已基本无缘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采购。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是国家意识的一次觉醒,其示范效应无疑会重振自主品牌,进而增强社会信心。人必自助而天助之。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11,(5):6-6
4月,人潮涌动的上海车展,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热度。上海车展已经俨然成了全球汽车厂商各展绝技的舞台,因为这里——是全球汽车业现在也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厂商们在中国市场里的博弈,已经成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而在庞大本土市场的滋养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参与者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角力中。其中,合资自主品牌的不断涌现,就是中国本土大型汽车制造商希望争取更多产业话语权的行动之一。继广本理念、东风日产启辰等之后,南北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主流合资公司,也都宣布计划推出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这些品牌将逐渐在低端市场对现有外资品牌进行替代和补充。在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上,新登场的合资自主品牌们成为车展上不可忽视的一支经济型汽车主力军团。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为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而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此消彼长的博弈中,如何在未来5年中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质的突破,将是各大车企闯关"十二五"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过去的12年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存活下来,中国老百姓也享用到了品牌多样、价格适中的  相似文献   

9.
樊宁 《上海经济》2006,(3):44-46
如何合资而不迷失自我?苏州三光集团给出答案:不懈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周刊》2013,(43):52-53
对于那些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汽车强国梦就是他们要为之凝聚力量努力奋斗的"中国梦"。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已经全面升级,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最近尤为令人瞩目的消息是,根据J.D.Power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在对汽车品牌的质量评测中,广汽传祺以"双料冠军"超越许多主流合资品牌。广汽传祺的这一"乘势突破"着实提振了中国汽车人的士气。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代表行业发声,为汽车人的"中国梦"呼吁。他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将更多的心思放在造车上,造出让中国消费者信得过的车。"正是这种"用心造车"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外资的大举进入和民族资本的积极涌进拉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的进入,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纷纷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抢占中国市场.继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合资公司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30年的合资战略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始进入追赶合资品牌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3.
自主品牌谋求突围,外资品牌专注"集体圈地"2013年4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展出整车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1辆,亚洲首发车49辆,概念车69辆,新能源车91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同台竞技,本届展会无论是在规模、质量还是展商数量上都创下历史新高。2013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已经称冠全球。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发出了"盛  相似文献   

14.
刘立新  张晶 《新财经》2007,(1):106-107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如果买车只会考虑合资或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发展时间短,在质量、售后、安全等方面都还不能让消费者放心  相似文献   

15.
面对挑战,上汽将自主品牌作为头等战略,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成为巨人的一部分",到"走下巨人的肩膀,开始走自己的路",上汽集团正进行战略变革,强化自主品牌建设。新任董事长陈虹上任后,这一思路更为清晰。8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新战略,提出上汽要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并首次发布了集团品牌口号"爱上汽车,畅行天下"。上汽集团拉开了新时期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人们还陶醉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明星和豪车的光环中时,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全面抢占中国市场;当人们还在2014中国汽车论坛上为中国汽车"世界产销第一"的数据洋洋自得时,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自主品牌的未来在哪里?在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前夕,吉利汽车的重磅新闻发布会让人多少看到了自主品牌突破重围的希望。4月18日,吉利汽车以"聚合·未来"为主题的发布活动在北京朝阳体育中心举行,在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记者、经销商伙伴及行业人士的共同见证下,吉利汽车宣布了"新吉利"  相似文献   

17.
合资过程中民族品牌灭失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外合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民族品牌灭失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该问题,分别从中外企业选择合资动因、合资过程中民族品牌灭失现象研究以及民族品牌的对策3方面展开分析,试图寻找出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拥有中国自己的国际化时尚服装品牌是杉杉的夙愿,为此,10年来,杉杉尝试过民族的、原创的、国际的、自主的、合资的……不同出身、不同理念的品牌运作方式,但直到今天,主持服装“多品牌国际化”运作的杉杉集团总裁郑学明说:“我才看到了希望,也知道路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贸》2011,(6):86-87
2011年是北京现代"内涵式增长的品牌提升年",即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增长,打造百万级规模营销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现代围绕"提升品牌、调整结构"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并已收到市场的良好反馈。全新品牌定位和品牌口号随新车一同发布  相似文献   

20.
自主品牌汽车危险!一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败退,市场份额接连下滑,寸土寸金的领土拱手让人。限购和优惠政策的取消,成为产品竞争力本就不强、品牌议价能力低的自主品牌一退再退、难见好转的导火索。2月24日,政府在危机中首次向自主品牌伸出援手。在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下称"《目录》")中,我国25家企业412款车型入选,全部为自主品牌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