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论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民所有制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资产的所有权产权归属全民,由国家代表掌握,政府资产不等同于国有资产;第二,国家掌握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是现实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产权。国有资产整体经营产权归国家拥有,国有企业拥有的经营性产是局部性经营产权,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是一种国家与企业共同经营的体制。  相似文献   

2.
李爱华 《经济师》2002,(10):78-79
我国现行的预算制度与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预算体制上,就是政府公共预算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难以区分。文章分析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的必须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阐述了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是保证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完善、健全国有资产经营体制的必然需要。在我国,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再好的制度,若缺乏有效的监督,也将导致可怕的恶果。十六大报告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体制和新的举措,确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框架。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5月27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以及11月25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徐长玉  刘颖 《经济论坛》2002,(23):54-55
政企不分是传统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早在改革之初,国家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的目标要求,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政企不分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与我们对政企分开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不无关系。误区之一: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理论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政企职责分开”是指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分开;“职能到位”是指企业的经营权应交还给企业,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由政府接过来…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安排的建立是提高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能力的关键 ,这些制度安排能克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些矛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这些制度安排有 :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制度、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产经营奖惩和监督制度等。提高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能力的制度安排的对策有 :探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形式 ;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制等。  相似文献   

6.
如何找到一种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实现形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的国有资产中介型委托-代理经营模式对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该模式效率低下的原因,认为根本出路在于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体制由中介型向市场型的转轨,建立激励兼容机制与有效的市场制衡机制,以解决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经营中各层次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国有资产的分配供给制性质决定着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无法提高。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每年都由财政以拔款形式给全民所有制企业一定数额的资金,企业大部分资产是由财政拔款形成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商品经济要素来经营,结果传统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主体实际上是中央和地方的计委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国有企业只是这些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既没有实行人格化管理,也没有通过一定的经济杠杆形成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硬约束,国有资产长期归企业无偿使用,而企业对国有资产的存量只有含糊的经营决策权,对国有资产投资增量则毫无投资决策权,企业只是形式上的财产安全保管者而已。 由于企业不直接承担投资回收、增值效益的职责,因而企业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的效益观念低。据统计,目前仅全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未使用、不需要和封存的固定资产达258亿元,如果加上预算内其它企业和大量预算外国营企业闲置和半闲置的资产,根据一些地方的典型调查推算,其总额可达1000亿元以上,致使国家大量投资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作为国资委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手段,开始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关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国资委成为国有资本出资入的唯一代表,统一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的各项权能。当前大部分地方开始采用“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主体——国有资本投资企业”这种“三层次”监管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但国资监管和运营主体的责任及其监督机制没有相应到位。因此,应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据以强化对国资监管和运营主体的责任约束,并实行信息透明公开等强化监督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才能深化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国有资本预算 科学营运国有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随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解决既往国有资本混收、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成为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主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在国有经济体系内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不论是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现行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都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因此,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随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解决既往国有资本混收、混管、混用弊端,科学营运国有资产,既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又是相关部门的呼声与愿望.……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上都采取了"国资委-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般生产和流通型国有企业" 的三层次模式。在这样的体制框架下,为了搞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可以考虑以授权运营管理体制为依托,建立"国资委-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4.
现行体制下,政府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管理者,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代表虚设、多头管理和无人负责并存的格局使得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活力。这种状况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营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旧的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体制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总结了以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和问题,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合理配置和有效经营国有资产,对于提高整个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侵害国有资产权益,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从主观上讲是经营者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经营者的行为是否...  相似文献   

17.
国资委应是人大的,还是政府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纲  高明华 《经济》2005,(3):59-61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最大弊病是只考虑企业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全民利益的最大化。既然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而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可以考虑在人大常委会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国有资产委员会,作为代表全民利益的、超越行政部门和集团利益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处置最高机构。  相似文献   

18.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新体制吴建辉十多年来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是大量发生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化、改革难以继续的根本原因。当前,由于宏观层次上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改革的滞后,给确定改制企业的投资主体带...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下,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放。政府与企业的决策者们,受追求“政绩”的利益驱动,往往只注重资金的筹集与注入而忽视资本的经营与增值。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低效、无效运行,存量资产不流动甚至沉淀、呆滞或流失。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国有企业试图在完成传统体制下的产品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再一次飞跃──完成商品生产经营者向资本经营者的转变,对资本经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说来,还…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我国"国资"的产权归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指出没有全民资本,只有政府资本是我国国有资产的实质性问题,因此,认为改革的选择就是要废止统一所有,确立分级所有,实行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