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区域间协调平衡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定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水利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投资效益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我国水利投资仍将维持较高速度增长。建议继续把水利工程补短板作为水利投资的重点投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和布局,加强项目投资补助政策研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助力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宇 《中国招标》2017,(43):12-14
投资对经济“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未来高端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投资的改造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当然基础设施投资仍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民间投资下滑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民营经济发展,及时提出“强优势、补短板”发展方略,把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作为全省追赶超越的重要着力点,把”民企促进”作为补短板的战略重点,系统施策、强力推进.对民营企业家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起到显著激励效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呵护和期望.民营企业家反映,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难有政府帮.  相似文献   

4.
原松华 《发展》2016,(3):27-29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这是在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工业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高库存情况下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马召雄 《中国经贸》2023,(11):40-42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项目投融资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在稳增长、扩内需、补短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和存量专项债券余额越来越大,加强专项债券到期本息风险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亟须积极采取各项管理措施,提前识别管控到期本息偿还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发生专项债券偿债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任务,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配合好供给侧改革。需要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发挥好作用,打好五大“歼灭战”。需要在投资管理上有所作为。需要对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方法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集结号,强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省委夏宝龙书记曾说过,科技创新既是长板,也是短板,是更高层次上的补短板。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这次市委全会研究部署补短板工作,明确了我市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必须全力补齐的六大短板。  相似文献   

8.
如果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一个木桶,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道理很简单,因为桶里的水一旦超出那块短板的高度就会溢出桶外,即产生所谓的“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正如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只木桶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组织的成员也有“长”有“短”。要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首先必须分清组织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员工培训 工作就是增大这一个个“木桶”容量的关 键环节。 找到“短板”并有效补“短” 现在…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康乐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展顺利.这个县把认真实施好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项目作为重要突破口,作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发展抓项目”战略的一项具体实践,在奖补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与“双联”行动紧密结合,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强化领导、注重宣传发动、注重项目效果、注重工程质量,严把“三道关口”即: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把资金报账关、严把项目验收关,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真抓实干,主动作为,规范管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着力改善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探索创新为抓手,多措并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亮点纷呈,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胡豹 《浙江经济》2020,(4):13-15
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三农”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农业农村的影响,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出台纾困帮扶政策,扩大乡村建设投资,稳定农民收入预期,努力把疫情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把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三农”短板补得更加稳固牢靠.  相似文献   

11.
<正>“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觉特别务实、非常受鼓舞,我深深感受到政府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的决心和力度。尤其是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等政策让我们民营企业心里更踏实、更有信心、更有方向,有了更坚定谋发展、拼事业的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如是表示。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2.
正正确认识与把握好"短板"是做好"补短板"这篇大文章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辩证认清"短板"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辨析清楚"短板"和"问题"、"短板"和"劣势"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阐述"补短板"的科学态度并深刻揭示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才能为推动"补短板"真正见实效、出实绩奠定坚实的科学认识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正确认识"短板"才算是扣好了"补短板"的第一粒扣子。准确把握短板和补短板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投资维持在15%—18%的增长速度问题不会太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最重要的是"三去一降一补",未来3-5年之内,乐观的是3年之内应该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的是补短板和降成本。降成本的方法除了减税之外,还应当有一些制度性成本减少。实际上,市场对如何"补短板"讨论颇多。主要是四个方面的短板,第一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十二五”期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和鼓励金融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推动下,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甘肃区域经 济发展需要和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相 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甘肃转型升级的瓶颈约束.“十三五”期间甘肃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应在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补短板”“破瓶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作经济》2024,(3):38-40
<正>让人民生活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围绕农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各方面问题的议案提案成了全国两会期间重点讨论的民生关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补短板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初,省、市委吹响了补短板的"集结号",要求各级各部门"认认真真找准短板、扎扎实实补好短板"。这次省委夏宝龙书记在宁波调研时更是指出,要拿出管用实用的招数,努力把相对短板转化为后发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我们深刻认识到,补短板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着眼长远发  相似文献   

17.
正着眼于新常态下"十三五"的开局,当前"补短板"迅速升温,成为2016年第一个热词。然欲补短板,必先正其心。要补好短板,我们必须要端正八种心态。要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我们查找党委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短处,补平这些短板,是为了填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方方面面欠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当前三期叠加的形势下,这“五大任务”间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改革攻坚的重要一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意见》(川府发[2006]3号)的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各项重要改革取得新进展。全省企业投资管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90%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了核准和备案制,其中约80%的项目实行备案制,企业投资自主权得到全面落实,民间投资自主增长能力大为提高。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进一步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贵州省多措并举狠抓深度贫困县财源建设工作,县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涉农财源培植日益壮大,县级财源支柱不断充实,非税收入管理日渐规范,新兴财政增收潜力形势可期。但依然存在经济基础薄弱,骨干财源支撑不强;产业结构不优,税源结构不合理;项目配套“包袱”沉重,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需从提高财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对贫困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倾斜政策以及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