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底,从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传来喜讯,沛县生产的早风王桃、藤牧一号苹果、井川2085葡萄、白酥梨、胭脂红石榴、布郎李、富有甜柿等12种果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和认证。一年同时有12种果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和认证,使沛县已成为全国拥有绿色果品种类认证最多的县(市)。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东靠微山、昭阳两湖,西跨大沙河,属黄泛冲积平原,是国内发展红富士苹果的理想地带。该县确立了“要想富,栽果树”的帮农致福思路,并先后委派出10余位果树技术员远赴日本研修果树栽培技术,带回了世界上先进的果树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
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荆门市粮食局所属的油脂食品厂,2000年实行企业改制,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档食用油加工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企业迈出了改制重组、规模扩张和招商引资三大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一跃成为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2002年8月,主导产品“玉树”牌色拉油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2002年10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3月,“玉树”牌双低菜籽油被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确认为“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3.
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素有“北大仓”美誉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690万亩,比上年增长10%,占全国总面积的20.68%,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全国53.8%,两项指标均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认证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绿色食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简要介绍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我国认证的绿色食品的标志及其含义,介绍了绿色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和绿色食品认证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前,黑龙江垦区人均生产粮食5728公斤,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32.5吨,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水平。起步最早的黑龙江垦区已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部分企业通过了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65%,主要农畜产品已出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质量安全     
吉林绿色猪肉成为北京奥运会推荐产品尽管由“于绿色壁垒”,中国农产品出口屡遭严寒,可惠民县大年陈乡“的惠红”牌红富士苹果却逆势飘红,飘洋过海到了素以市场准入标准苛刻著称的欧洲餐桌上。12月5日,随着首批1300吨苹果在荷兰的畅销,惠民惠欣诺捷农副农产品出口有限公司又接到了欧洲经销商2000吨的出口订单。惠民县大年陈乡拥有5万余亩果园,早在2000年,该县就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进行果品生产。2004年“,惠红”牌苹果“、惠蜜”牌蜜桃通过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大年陈乡也被授予“中国林果之乡”。今年,他们又以…  相似文献   

7.
费用门槛降低惠及企业与农户   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和收费制度改革是农业部加快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近年来着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先后修订并出台了<绿色食品认证审核程序>(试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试行)、<绿色食品颁证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同时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制定绿色食品收费管理办法及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针对目前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绿色食品认证和标志使用收费进行了规范。 一是规范了收费项目。明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可收取绿色食品认  相似文献   

9.
日前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悉,新版《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及相关收费标准已经正式实施,同时,农业部1994年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收费试行办法》宣布废止。至此,历时一年多的绿色食品认证和收费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通过改革,认证和收费制度实现了“简化认证程序,提高认证效率,降低认证成本,完善收费制度”的目标,这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绿色食品总量规模的扩大,同时绿色食品事业的公益性也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 “天邦”牌特种水产饲料近日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定推荐证书”,这份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证书,使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水产饲料生产企业中首家获得绿色证书的企业。这是天邦公司继2000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通过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生产企业登记备案、2001年荣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之后又一殊荣,标志着公司产品档次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几年来,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愈来愈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4,(7):50-50
<正>一、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的主要特点:一是安全性,绿色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或减少化学物质污染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生物性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认监委获悉,在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实施认证的基础上,我国将对液态奶产品进行认证,以此促进优质优价,引导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悉,新版《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及相关收费标准已经正式实施,同时,农业部1994年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收费试行办法》宣布废止。至此,历时一年多的绿色食品认证和收费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通过改革,认证和收费制度实现了“简化认证程序,提高认证效率,降低认证成本,完善收费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盖州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盖州西瓜"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同年,"盖州生姜"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盖州葡萄"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同年,"盖州桃"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同年,"盖州尖把梨"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同年底,"盖州苹果"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证为驰名商标……短短四年间,辽宁省盖州市的地标农产品创下品牌奇迹,它们正成为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三品一标",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大家也知道,无公害农产品指的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指的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问题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对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市场动态     
长沙绿色食品市场挂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贸易试点市场7月29日在长沙红星绿色食品市场挂牌。前来授牌的农业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马爱国说,绿色食品贸易市场的建设,对促进我国绿色食品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安全、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多,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类绿色食品也日益成为人们安全消费的选择,这也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据介绍,目前我国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和市场流通面临困难,特别是远程流通和国际市场流通困难,已成为制约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首家绿色食品贸易试点…  相似文献   

18.
陆原 《农家之友》2006,(12S):12-12
近年来,广西区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认证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区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2个,面积84.67万公顷,产地面积排全国第10名左右;认证产品216个,年产量341.1万吨;认证绿色食品111个,其中:A级绿色食品107个,AA级绿色食品4个。  相似文献   

19.
产品编号制度是绿色食品一项重要管理制度,目的是加强证后监管和查处假冒行为。现行的产品编号制度实彳亍“一品一号”原则,即每一个绿色食品产品都有唯一的产品编号,编号印在产品包装上,可以直观反映产品的类别(共分57小类)、认证年月、产地(国别和省别)、等级等信息。编号的有效期为三年,续展认证后更换编号。  相似文献   

20.
绿色食品果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就是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协调的病虫防治措施,生产对人无害且品质优质、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果品。邵武市在建设绿色食品果园的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已建绿色食品果园717公顷。其中520公顷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现就绿色食品果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可行的技术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引导果农在完善立体生态环境,科学栽培、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有效的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