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杰 《科技转让集锦》2014,(20):114-114
气象灾害指的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损失,气象灾害时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破坏力最大、发生频率最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也是影响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气象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巨大,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所以,对气象灾害的地理特征充分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对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向群  文俊 《中国市场》2011,(44):119-122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突发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关系到救灾工作能否及时、科学、高效地进行,关系到能否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防减灾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以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为例,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突发时的信息传播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各种产业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各产业区的灾害损失评估对救灾和恢复重建都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北唐山曹妃甸配套产业区为例,首先分析灾害种类,进而分析灾害损失承灾体并提出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最后结合经济统计数据预评估出灾害损失值,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秀霞 《商》2014,(5):264-26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灾害救助工作复杂而艰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灾害救助工作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我国灾害救助制度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同时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预警系统是对危机的发生及后果做出预告和警告并制定相关预案以减小损失的系统.建立健全我国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对灾情发生前的预测、预警工作,提高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呼声.  相似文献   

6.
刘向群  文俊 《中国市场》2010,(49):159-161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突发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关系到救灾工作能否及时、科学、高效地进行,关系到能否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国内外防减灾工作的一项共识,也是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防减灾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为此,本文试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介绍邻邦日本构建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2010年暑期赴汶川调查获悉的信息,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突发时的信息传播进行一番探析。  相似文献   

7.
<正> 2008年之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煤电油运成为本次灾害受到最多关注的部门,只有在有关市场供应和价格信息披露的时候才会有商务部门的声音。商务部门在自然灾害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引导开发和销售各种灾害自救产品被动的救援满足不了应对灾害的需要。目前我国灾害管理体制重政府,轻社会,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比较薄弱。在日本,北方居民的汽车后备厢里,少不了轮胎防滑链。水、方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在今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受损最严重的是竹林。其中,毛竹受灾情况最为"惨烈",共损毁毛竹10246万亩,近30亿株,占全国毛竹总量的47%。江西省林业和林农群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暴雪和冻雨已造成我省数百万亩竹林受灾,大片竹子被压倒、压弯或折断,给竹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面对灾情,我们应科学救灾,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两个自然灾害数据库,以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197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洪水灾害损失为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4个国家中除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头号经济强国以外.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弹性估计值都大于1,表明大部分国家的灾害损失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大幅增长.由此,经济增长固然可以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但也可能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活动程度的加剧而导致自然灾害损失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曾哲韬 《商》2014,(33):250-250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弱质产业"是世界各国对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的普遍认识,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大面积旱灾、季节性的风雪灾害,以及水灾的高频率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1统计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农业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全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为企业核心构成部分的财务系统应该在新的灾害风险环境下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大局。但由于缺乏灾害财务理论的指导,我国企业灾害财务管理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构筑专门的学科理论体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自然灾害风险对企业和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是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在对灾害财务的研究现状、概念、特点以及企业灾害财务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抗灾防灾资金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曦 《现代商业》2014,(33):163-164
自然灾害会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金融在灾后援助和重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灾害金融政策和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深入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灾害金融政策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完善灾害金融政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2003、2004、2005年农业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1.33%、10.61%、12.84%。近几年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每年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种植业保险是降低种植业风险的有效手段,伴随灾害而来的巨大损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保险意愿日益强烈。在这种情势下,种植业保险却出现了日益萎缩的怪现象,陷入了"供给不足,需求有限"的困境。笔者对鄱阳湖湖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以求解决种植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15.
于华 《现代商业》2014,(14):20-20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比较高,而且应灾经验不丰富,建设应急物流能够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进而减少灾害的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洪灾、旱灾、震灾、冰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时部署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大量救灾资金和物资陆续调往灾区。救灾资金是用于解决人民群众因受灾引起的吃、穿、住、疾病等无力承受的困难时的一项专门救助,可以说是受灾群众的“救命钱”。所以,使用好救灾资金是关系到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大事。为确保救灾资金的严格管理和科学使用,搞好救灾资金的审计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一般是从工程学的角度进行评估,本文从统计的角度选择恰当的经济指标,提出灾害损失评估的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例,查阅相关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分组求出灾区资产,利用综合震害系数调整不同受灾区的资产损失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估算结果与国家公布的结果相近,该方法可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的辅助方法,用于其他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18.
公众防灾教育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重大灾害风险的威胁,加强公众防灾教育,是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公众的防灾意识相当薄弱.应以灾害风险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我国公众防灾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就可以对我国公众防灾教育在灾害风险管理中作用的高效发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洋自然灾害的频发,对沿海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胁,对财产造成不计其数的损失。在社会主义建设脚步的加快的同时,中国海洋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海洋产业的升级,预报减灾工作的开展,都是保证人类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降低海洋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海南省三亚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数据,结合各种海洋灾害,提出防止海洋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灾害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内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救灾已成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灾害表现的新特点对灾害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政府行为下东北地区洪涝灾害救助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对于提升政府在灾害救助中绩效和质量水准,减少灾害损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构建洪涝灾害救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7个政府主导的东北地区洪涝灾害救助案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洪涝灾害救助的绩效评价中,经济性较好,效率性和效果性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