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重要规划,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中原经济区的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出了五项战略任务,对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道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河南省发展道教旅游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如何整合河南地区的道教旅游资源进行探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做好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教旅游资源是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借力电子商务的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真正实现资源高效率、低成本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是联结中国东西部与南北部经济发展的节点与纽带。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有利于本地区的战略性发展,又可以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当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内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诸多不协调现象。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探究了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区域合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客观上要求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二为一,区域政府合作可以促进这两种模式的统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行政界线,区域政府合作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有效路径。但区域政府合作存在以下障碍:没有建立统一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政绩主导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缺乏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政府合作。针对上述障碍,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区域政府合作的思路:构建有效的区域政府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客观、科学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实施体现区域产业特色的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理论与实践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瑜 《商业研究》2011,(4):33-37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它建立在"支配"、"创新"和"关联"这三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研究视阈从抽象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关系,由此诞生了关于增长极研究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联合国学派"。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以及农业发展问题近两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探讨,但很少有对中原经济区农业区域合作进行研究的。为了中原经济区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总结农业合作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区域合作存在的障碍,并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健全农业合作基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土地流转过程保障农民收益等五个方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区划分也日益凸显,作为我国中部重点开发区域,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逐渐被提出,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那么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审视中原城市群也将是一个新的内容。城市群的规模结构一方面指的是其内部不同层次的城市,另一方面是不同大小的城市,即质和量不等的城市的组合。分析规模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等级关系,及城市的规模特征。  相似文献   

9.
武晓瑜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221-221,223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河南省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为例,通过考察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涉外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比较分析表明2005年后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整体缩小态势,但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靠基础设施和实物资本等有形资本投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因此,中原经济区应统筹协调、借力发展,提升"虹吸"辐射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外水平,构建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1.
高晖 《商》2012,(6):148-148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就其建设过程中外贸行业,涉外旅游行业,外语翻译行业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引进和文化传播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展开调查研究,结合河南高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探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分析河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总量小、逆差项目多、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等,提出建立河南省国际服务贸易协会、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积极拓展河南省服务外包业务等扩大河南省服务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共生、共赢"的竞合关系对于区域旅游尤为重要,从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来说,明确区域旅游层级增长极网络是提高区域旅游吸引力,实现旅游个体或旅游组织经济效益提高和规膜扩大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以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开发模式为前提,提出了三级模式的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构想,并由鄱阳湖经济区的国家级景区的收入及收入增长率的特点总结出了"133阵形"层级增长极网络,以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昕霖 《商》2013,(9):48-48
河南地处中原,区位优势突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强省,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而且交通地位重要,起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重要枢纽作用。此外,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发展悠久,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新引力和凝聚力。所以,河南中原经济区对于实现该区域及其他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原经济区的物流业得以发展迅速,一批大型企业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面临重复纳税、税负过重、经营成本过高、偷逃税款等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降低营业税税率、重新确定营业税计税基数、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统一物流业运输发票等,进一步完善以河南中心的中原经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原地区位于我国的中心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分布相对集中,在粮食生产、人口数量、文化底蕴、自然条件和经济总量方面在全国发展中地位突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原经济区的建立能够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促进我国经济总体目标的尽快实现,可以在中部平原构筑连通其他周边重要经济区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创意经济的特点,产业结构,以及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设想几方面论述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巧燕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133-134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国家战略层面。在分析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扩大金融总量、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提高金融效率等方式来加强金融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降低地区交易成本、利于形成地区规模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制造业规模经济明显,易形成集聚。因此发展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对于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原经济区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学英 《商》2014,(15):123-123
论文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与产业集聚、社会整合、创新、文化等城市经济发展构成因素的关联性,揭示了图书馆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支持存在互动关系,当前,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存在对经济贡献度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缺乏金融创新及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必然选择,应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中原经济区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