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其自身却还未有过真正的奢侈品牌,如何打造中国奢侈品牌,在此,从国际著名成功品牌爱马仕与路易威登中"汲取灵感"。奢侈品具有的六种特性对于中国现状而言可能适用性不高,对我国而言,如何发展壮大产品本身的工艺水平和内在价值,创造真正的本土奢侈品牌,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范琳琳 《中国报业》2012,(12):60-61
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的不断增加,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奢侈品品牌的重视。有专家预言,中国在未来两年内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当下的传播环境已进入微传播时代,要成为这个奢侈品消费大国的主流品牌,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需求,制定与之相应的并且符合传播时代要求的品牌传播策略成为奢侈品品牌传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该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定性分析,探索微传播时代奢侈品品牌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3.
秋前  黄升民 《中国广告》2008,(4):171-172
2008年3月15日起,国际顶级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选择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5个电视频道,发布其时长为90秒的形象广告。据闻,2008年,这部广告片将以十三种不同语言,在全球经严格筛选的影院、有线电视和卫星频道播出:此次在SMG的投播,是路易威登广告首度在中国大陆电视屏幕上亮相。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 奢侈品牌是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时尚趋势,更是一种生活指标.在国际上,它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自奢侈品牌推出的那一刻起,奢侈品已经成为个人品位和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如汽车中的劳斯莱斯,珠宝中的卡地亚,手表中的百达翡丽,箱包中的路易威登,有着"香冠之誉"的香奈儿香水等.而这些世界顶级、如雷贯耳的奢侈品牌早已被欧美国家垄断.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奢侈品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活跃着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成为目前奢侈品市场的主要任务。国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多数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年活跃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4R理论及其应用,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归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并用4R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常见营销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阿玛尼(Armani)的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超过50家的门店中,约10家是2008年开业的;一向拒绝代理的另一大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也于2009年1-2月之间在中国连开两店;奢侈品牌三巨头之一的古奇(Gucci)2月底在北京开出规模最大的直营旗舰店。在涌动的奢侈品开店潮中,直营成为主要形式。"我本来想代理欧美服饰、箱包、钟表等奢侈品品牌,哪知道他们都称不接受代理了,只有游艇等尚未完全开发中国市场的愿意吸收代理商。"温州商人孟知说。当年"鞍前马后"开拓中国市场的代理商们似乎已成累赘,于是一场又一场"离婚"故事在加速上演。  相似文献   

7.
国际奢侈品品牌的消费与传播既有加大社会矛盾、助长奢靡之风的消极方面,也有提升人们生活品位、倡导高雅消费文化的积极的一面。近年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影响,被西方国家推崇的标准奢侈品在传统奢侈品市场销售甚微的同时,西方共同认定的奢侈品品牌也面临转变经营方式,延续消费群体忠诚度的问题。因此,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培育和传播,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开展有效的国际化经营,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孙雷 《广告大观》2006,(2S):52-55
“存在即合理”,如果把这句被理论界持长久争议态度的话用在当前的奢侈品品牌消费上,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从国际范围的奢侈品消费,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标志。奢侈品品牌塑造及其独特的传播规律,也自然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热点。本专辑试图提供第三方的专业平台,旨在为众多的传播代理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参考:从“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不要小看奢华的竞争力”、“奢侈品牌运作潜规则”、“制造渴望的奢侈品牌传播”、“中国消费者的奢华消费与营销哲学”、“奢侈——中国酒的新蓝海”等系列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有关“奢侈品品牌消费”的概念正悄悄来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际广告》2010,(11):43-44
在西方,炫耀性消费可能已经过时。但在中国,奢侈品业正繁荣发展,富人的鉴别能力之强正超过以往。中国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在纽约或巴黎抢购同一款路易威登旅行袋,开始需要为他们专门定制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0.
吕继东 《现代商业》2014,(16):58-59
本文从奢侈品传播元素融合经典化、品牌命名传递品牌创始人理念、品牌标志体现企业理念与精神、品牌包装延续品牌经典、品牌传播内容故事化、品牌传播形式极致化、品牌传播方法距离化等方面对奢侈品的品牌传播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依靠对奢侈品的品牌传播规律理解和掌握,着重阐述了利用文化、创意的名义、简约高贵的广告传播、进行塑造明星顾客和打造服务艺术、在繁华地段设立奢华店面、用典雅简洁身份的进行网络传播等策略的传播方法,这对于奢侈品品牌的传播与营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常慧 《中国市场》2009,(12):32-34
<正>86亿美元,这是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的总额,全球占有率超过25%,凭借这一数字,中国迈入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统计中依然看到,中国消费者对路易威登、古奇、香奈儿等名牌的追逐力度丝毫不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呈一片繁荣之势,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在限制外资品牌开设专卖店开始,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对于实力雄厚、品牌历史深厚的国际奢侈品牌而言,更是如此,专门店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大力渗透,逐步主导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正常的繁荣景象,也日渐影响着大众畸形的品牌意识与消费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导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15日起,国际顶级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选择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5个电视频道,发布其时长为90秒的形象广告。据闻,2008年,这部广告片将以十三种不同语言,在全球经严格筛选的影院、有线电视和卫星频道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奢侈品市场日渐成熟,一种介于传统奢侈品和大众商品的新奢侈品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不多。本文以新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为理论基础,选取本土艺术生活类品牌野兽派花店进行案例分析,对其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对目前市场中新奢侈品营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奢侈品品牌的经营者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青 《新财富》2011,(10):96-98
中国尚处于奢侈品消费的早期阶段,中国特色的奢侈品消费架构,是经典比时尚更重要,品牌比流行更重要。在此阶段,平衡“货真”与“价实”、“品牌”与“流量”,决定了奢侈品电子商务公司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态势极佳,国外的奢侈品牌如今都纷纷迁入,力图抢占一席之地。2005年发表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高级时装、饰品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国,占全球销售额的12%。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奢侈品仍旧是陌生的。奢侈品的诉求点是什么?中国本土奢侈品与国外奢侈品的差距在哪?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奢侈品品牌的成功营销经验,希望能够为我国奢侈品品牌的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蕊 《中国市场》2023,(25):110-113
文章对基于微信小程序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针对中国客户群体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心理动机进行分析,指出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在中国消费市场传播的现状,阐明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优势包括定制化互动、多维度体验和关联化传播,从而总结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传播策略:元宇宙消费场景的功能、私域流量池运营的活力、时尚传播体系化的圈层。期望为高端品牌本土化和本土品牌高端化的新媒体营销提供思考的方向,以期丰富奢侈品行业的品牌传播建设和国际营销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财富》2005,(2):82-93
中国正成为全球奢侈品商家的最新乐园。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新财富》通过对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采访与调研发现,这些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部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最大买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