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2015,(36)
大学生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内容、途径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消费权益被侵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对大学生的消费观、遭受侵权的情形以及消费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了解到大学生的消费权益意识较低,消费维权之路举步维艰,在立法上对大学生消费维权还存在诸多不足,并针对加强和完善保护大学生消费权益提出了一些对策,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物,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给大学生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其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风险隐患大、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485名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研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用于运动健身的时间较少,体育人口数量明显不足。大学生体育消费能力弱化,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引入合作与竞争机制,开发体育消费服务项目,是提升学生体育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继东 《财贸经济》2012,(8):129-136
认识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分省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了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货膨胀与最终消费率负相关,通货膨胀抑制了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从通胀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看,通货膨胀降低了农村消费和耐用品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通货膨胀并没有显著提高总体名义消费水平的增长,但高通胀有利于城市名义消费水平的增长。从刺激消费的角度而言,控通胀的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从而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邢力 《消费导刊》2014,(10):11-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决定因素。结合现阶段热点问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较强,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汽车、商品房、家具、家电对消费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减弱。其次,高房价阻碍消费的升级,削弱消费增长后劲。最后食品安全问题,抑制正常生活消费。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11,(1):34-36
通货膨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在本期约稿的11月通胀数据还是4.2%,一个月之后就上升到了5.1%。通货膨胀下是不是如有的媒体所说的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还是像我们通常的感受——压制消费?对此,本刊随机选择了一些消费者,就通货膨胀下的消费选择与感受做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消费信心有重大打击,只有少数人会保持消费习惯不变。社会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正处于凝固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孔娇娇  顾潇 《消费导刊》2009,(14):44-45
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也定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不同的影响和冲击。2007年到2008年显著的通货膨胀便给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也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较大程度上的冲击。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对通货膨胀前后大学生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的学习的影响状况,以及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实行效果等的信息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进而根据问卷分析所揭示的信息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三方面出发制定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可行性建议及具体措施,以保障在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断上涨,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消费性通货膨胀,也就是商品的供需失衡造成的。除此之外,造成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因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整治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日益成为消费的活跃群体,调研发现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其消费活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消费潜力大、消费观念时尚,但与之相应的理财能力和观念却显著不足,其原因既有宏观环境因素,也有个体家庭等影响。通过个体教育、家风家教影响、学校消费教育熏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其生活理财的良好习惯是消费型社会培育新时代消费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 即期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市场疲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已成为各界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它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我们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若用增加消费基金来解决即期消费不足,庞大的购买力积蓄则虎视眈眈,新的通货膨胀可能再度出现;若用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扩大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底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控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但也要看到,自去年底以来,高出低进和消费物价指数走低等也开始反映出内需的不足。人民币汇制改革并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工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包括支出产值比等在内的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测算,结论是:城镇职工工资上升引起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但是并不会造成消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实际上随着城镇职工工资的上升支出产值比在不断下降并推动着消费价格指数提高,恰恰表明消费以外的其他需求对通货膨胀的拉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廊坊市1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廊坊市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他们体育消费的水平集中在每年消费100~200元;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以体育实物类消费为主,多数人消费于运动装备;经济条件差、场地不足、没有时间、对健康的错误理解、没有兴趣,是影响廊坊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钱伟 《商场现代化》2007,(15):46-47
学习任务繁重、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经济来源少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还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对这一宏观调控目标,传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恰倒好处的技术手段。通常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的一般手段是紧缩银根,提高利率;而扩大内需却需要降低利率。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本轮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而消费不足则是总量型的。单纯提升利率并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会伤害刚刚抬头的内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日趋严峻,物价迅猛上涨,对人民的日常消费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对通货膨胀内涵的认识不一,对通货膨胀的衡量也有不同标准。目前,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数主要有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WPI(零售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本文浅析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行为,消费行为也促使大学生为了进行消费而去寻求消费资金。消费资金的来源成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消费资金的规模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此进行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资金来源之间的研究,以便于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研究表明,消费心理与资金来源这两者共同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当教育者掌握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资金来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从而降低大学生的犯罪。  相似文献   

18.
卢萍 《北方经贸》2000,(2):164-165
一、通货紧缩及抑制消费增长的成因分析 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曾保持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较通货膨胀更为严峻、更难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其主要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具体表现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投资需求不足;商品内外消费需求不足,物价下跌,库存增加;工厂开工不足,用工需求增长乏力,待业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念、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本文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原因,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20.
《商》2016,(6)
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能反映出国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水平,所以本文对这一指标进行分析,本文依据1995到2015年的国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建立ARMA模型,对CPI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