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大小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2.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群利 《消费导刊》2009,(16):102-102
本文以会计和税法规定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为基本点,结合新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主要是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而递延所得税费用则主要是会计的核算,由于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5.
周正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7):202-20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作为此种核算方法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宝平 《商》2013,(8):90-90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界定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没有做深入系统的解读,使广大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应用时倍感困惑。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理念及国际会计准的相关规范出发,以期帮助广大会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此准则。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会计法由于递延时间长,查找税率比较麻烦,容易出错.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以递延法为例,总结了"公式变口诀,常规法变数轴法"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容易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会计法由于递延时间长,查找税率比较麻烦,容易出错。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以递延法为例,总结了“公式变口诀,常规法变数轴法”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容易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就暂时性差异的确定和具体的核算程序进行了分析,对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实务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上的差异,无形资产在外购、企业内部研发、摊销及计提减值准备方面都会引起会计上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对于这些差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尤滌 《现代商业》2012,(29):239-240
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通过介绍三种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阎萍 《北方经贸》2012,(12):92+94
新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其基本要点是: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吸收合并中,由于受应税改组合并与免税改组合并及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等因素的影响,被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可能与其计税依据存在差异。本文结合上述因素,对企业吸收合并中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月  张黎  王娟 《商场现代化》2007,(12):371-372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过去的处理方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亏损处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本文对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新准则中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和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导致同一家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常常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新旧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在会计确认、计量、核算方两、亏损处理及减值确认的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指出新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所得税费用应以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问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是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相似文献   

19.
顾爱春 《商业会计》2011,(23):24-25
在教学实务中,学生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学习有困难,普遍感到不好掌握。为了说明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本文主要从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两个方面对比论述了暂时性差异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相同的。因此,有必要对此再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该规定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先比较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认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实践中,如果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据以确认与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