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文进 《商业科技》2011,(19):98-99
共同侵权行为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的形式而存在的。共同侵权行为也称共同加害行为、共同致人损害,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或者虽然没有共同的过错但是行为共同导致了同一损害的发生,而侵害他人权利或利益,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各国的立法上都有其相应的规定。同时关于其本质争议较大,本文在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折中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共同侵权行为,在侵权法理论中仍被评价为最混乱的问题。在理论层面,共同侵权行为与过错及因果关系等原理夹杂。在司法实践层面,法的解释方法的价值判断的差异和极其多样化的事例类型导致判断模式的相应变化,影响到法律适用的统一。2009年12月26日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和适用统一了标准,使共同侵权制度内外部的关系得到相应的调和。  相似文献   

3.
许玲  魏诚诚  许迪 《商业科技》2010,(27):151-151
共同侵权行为,在侵权法理论中仍被评价为最混乱的问题。在理论层面,共同侵权行为与过错及因果关系等原理夹杂。在司法实践层面,法的解释方法的价值判断的差异和极其多样化的事例类型导致判断模式的相应变化,影响到法律适用的统一。2009年12月26日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和适用统一了标准,使共同侵权制度内外部的关系得到相应的调和。  相似文献   

4.
传统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妨碍所有人适用其物,环境侵权由此发展而来,赋予环境以“物“的特征,即由于他人的行为妨碍了对环境享有平等适用权的人为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适宜地适用环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但在构成要件方面与传统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有极大区别,即环境侵权不一定有违法性和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行,只要有环境污染,环境损害的客观结果存在,并能证明污染损害结果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即可证明环境侵权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版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不足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传统版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四个: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一)以主观过错认定版权侵权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晓双 《消费导刊》2009,(12):148-148
结合环境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并在分析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原则的合理性的基础上论证了环境侵权行为的责任构成要件应包括污染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三要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应用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应用,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也逐渐为人们所提倡和推崇。然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侵权。而由于网络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且难以避免。因此,如何规范网络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陈良飞 《消费导刊》2013,(9):176-176
我国民法学界对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最根本的差别是“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的对立。这两个学说的对立又主要集中在是否承认违法性是侵权责任构成的独立要件。本文倾向于“三要件”说,过错行为本身已经吸收了违法性的概念,所以违法性不应成为一般侵权责任构成的独立要件。  相似文献   

9.
郦悦 《中国市场》2013,(28):46-47
根据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一般认识,所谓专利间接侵权,指的是未直接侵犯专利权人的权利,却又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的行为。伴随着科技进步,专利间接侵权行为愈演愈烈,侵权手段也日趋复杂、隐蔽,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就此专门立法。而相对地,我国专利相关法律法规至今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导致各级法院在处理此类间接侵权案件时,没有可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目前的普遍做法是,以侵权中的共同侵权理论来进行判定。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得法官在经办这类案件时面临法律适用方面的困惑,从而易出现判决不一致的可能性,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专利权人会由于其合法权益未受到有力保护,而出现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影响了再次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这有可能会成为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综上,笔者认为,为充分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需求,我国应对专利间接侵权做出明确规定,而不宜简单套用共同侵权理论规定。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共同侵权问题,我国《民法通则》在第一百三十条对其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许多疑难问题。本文将共同侵权行为分为三种主要形态——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教唆、帮助行为,并分别对这三种主要形态的共同侵权行为的定性和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除此之外,对共同侵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225-226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改变。在人们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时,个人隐私权以及数据安全却面临着极大挑战,研究隐私权侵权行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数据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数据形式都能识别个人信息,例如我们在网上下载的音频视频、手机开启的定位数据,甚至是在银行或小区的监控录像中留下的身影都可以用来辨别身份。还有一些通信运营商,他们会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定位卖给想要利用这些信息的商家。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数据量越大,可以称为隐私的就越少,很多个人信息面临着泄露风险。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面临着信息被挖掘和利用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分析,尤其是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空间领域,通过侵权构成要件的认定和侵权主体的确定,确保侵权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2):220-221
近年来,我国海洋海洋环境污染侵权事件频发,却屡屡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海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要件是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有必要对海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进行充分研究,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武正雄 《现代商业》2014,(26):252-253
网络侵权,作为网络信息时代发展下的挑战,系属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侵权主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侵权行为方式、过错认定及责任承当方式等方式。随着2010年《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我国网络侵权便有了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但囿于网络本身的特殊性,网络侵权中的构成要件与责任承担都与一般侵权行为相区别,需要在新法出台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分析。为此,本文以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为研究主题,结合《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对网络侵权责任制度的构成要件与责任承担做一分析。从而促进对该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弦  朱文静 《商》2014,(21):222-222
与传统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设定不同,我国在侵权责任法中采用了多元化责任承担方式。但立法上的创新并没能发展出相匹配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这使得侵权法存在严重的自我冲突。探寻适合我国既有责任承担方式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迫在眉睫。就目前学界所存在的学说来看,最为适合的应当是"二分法"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构建起了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极大地推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网络犯罪行为却日益猖獗,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将成为社会危害性最大、最危险的一种犯罪.因立法和司法的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难以有将效的打击网络犯罪,于是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问题的法律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凤洁 《商》2013,(21):226-226
19世纪以来,对于共同侵权的“共同性”主要有“客观行为说”、“共同过错说”、“折中说”、“关联共同说”等。有关“共同性”经历了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变。但是至今为止学界尚无一种统一的理论基础。本文探讨的是“共同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谢素芳 《消费导刊》2014,(8):235-236
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越来越频繁,从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问题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保护和治理环境从法律方面应该把环境侵权作为侵权行为之一,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应该担负民事侵权责任,以保护其他人的环境权、人身、财产等权利。我国《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污染环境的侵权责任,而没有把破坏自然环境行为作为一种环境侵权行为看待,是不完善的,不利于保护环境“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的落实。本文从完善侵权责任法角度探讨了破坏自然环境侵权行为的必要性、构成要件、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晓婷 《商》2014,(20):122-122
随着现代区域性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共同侵权事件具有复合性与破坏性,并且呈现加重之趋势。侵害权益具有社会性,其不利影响范围广泛,所受损失十分大。此时,要求环境共同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是必要的。但是环境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与传统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之间存在差别,在本文中,笔者从二者之差别入手分析,从而揭示环境共同侵权的民事责任理论特征,在平衡侵权人与受害人利益原则上,构建我国环境共同侵权责任体系,并努力完善我国环境共同侵权责任承担与分担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现行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之“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贿赂”、“主观”等构成要件要素立法运行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要素在犯罪规制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扩大中国刑法受贿罪罪刑法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有必要对受贿罪罪刑规范进行五个方面的立法完善:一是简化犯罪主体的认定标准,二是明确职务行为的内涵,三是删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四是扩大受贿罪行为对象的范围,五是明确受贿罪犯罪主观要件的内涵,以整体提高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侵权责任制度,其中对共同侵权行为做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但遗憾的是,<侵权责任法>并没有解决我国共同侵权制度中实体与程序的冲突.本文在分析<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二者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共同侵权诉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