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可能因为自2001年就开始研究UPS、FedEx 等航空快递类的公司,也可能投资美国股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今年以来,一直有人来信询问笔者一个问题:UPS 和 FedEx 谁更有投资价值呢。6月份,笔者的回信时有"不确定"的因素,但倾向于 FedEx。原因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旷日持久的飞行员谈判会直接影响两大公司的业绩,尤其是当时 FedEx 与美国民航飞行员工会的谈判陷入僵局。(这个僵局和东航的飞行员出走的管理问题不是一个性质,更多的是成本问题)而 UPS 年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安全通过》专为机动车驾驶员服务,内容包括机 动车辆的驾驶、行驶、维修、保养等知识。只要有一见之长,就会有人享一得之便。专家之说当然重要,驾驶员的心得也不可小视,只要大家肯伸手,对谁也会有好处。所以用此替代原来的《安全岛》《小技巧》等栏目,目的只有一个:对准焦点,方便读者。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社: 我是山东省莒南县实验中学的一名职工。我校虽是县直中学,但乡镇学生约占一半,现有师生3000多人。因办学质量好,全县各乡镇均有学生在我校学习。每逢星期六、星期日我也常回农村的老家,乘车时看到许多令人担心的事。 近两年来,有人购买了一批“少林”车,往返于我校所在地和大店之间,20分钟一趟。20公里的路程不论大人小孩均收4元车费。票价贵不说,不安全因素实在太多。2000年10月20日下午5时,我坐的那辆车非常拥挤,驾驶员旁边坐着5人,身后一横板上坐6人,后边还站7人,再往后则有站的、有坐的,就无法…  相似文献   

4.
灵魂的家园     
在我的案头长期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一本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虽然读过许多国外文学著作,但这两部作品被我当作一生的课本来阅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四大发明,有5000年文明史,但它也有世界上最糟糕的司机。”这是刊登在2001年9月4日《今日美国报》的一篇题为《中国的道路乃是非之地》的文章给中国司机排定的座次。同年 9月 10日《参考消息》在一版显著位置以《中国司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为题转载了此文。 作为“最糟糕的司机”中的一员,我很有感触,仅这一“最”字就令人耳热心跳、脸发烧。不可否认,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确不高,但差到世界之最的地步未免太让人难以接受,产生些许不服气。 还是先看看该文是怎样数落我们这些司机的吧: “去年全国有9.…  相似文献   

6.
道路运输企业运行依托的是公共资源,运输资源的高效配置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国有道路运输企业权责不清,经营机制落后,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设备、车辆老化,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但可喜的是相当一批道路运输企业已通过改制、改造脱颖而出,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笔者结合贯彻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从道路运输企业改制的战略视角入手,就道路运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问题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藏迷微语     
《西藏旅游》2013,(6):18-19
致——谁的青春 从《奋斗》到《北京青年》,从《那些年》到《致青春》,关于青春的话题总是被翻新、被重提,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已逝的时光的的确确是没办法重新来过,不管谁的青春尚在。在微博上,“藏迷”们也是趁着热度大发奇思异想,看来,这青涩年华逝去,生活依然是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不可能到处找好事去做,但只要我碰上有人遭难了,就一定要伸出手帮一把。”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道路交通管理》是本好杂志,是广大驾驶员的良师益友。我是它的一名忠实读者,从中得到不少信息,学到不少知识。但也有一些遗憾,如1998年第9期《牵引》一文就有点小问题。《牵引》通过一位老人让儿子为交警牵引摩托车的故事,得出群众把交警的思想“牵引到?..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在别人的推荐下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越看越让我心惊,越看越让我汗颜。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似乎我象他们中的某一个,似乎又不象其中的任何一个。我迫使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认真地反省起来。回想起过去,从一个差不多一无所有的农民孩子,无所畏惧地不断努力拚搏进取,直到今天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安享着舒适的生活,于是有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象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了一下我:“明天,我的‘奶酪’还在吗?”  相似文献   

11.
六载师生伴我行朱荣军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当一名会计。1987年考入武汉河运专科学校,竟被安排到财会专业。那时,自然还不认识《交通财会》。1990年我去湖北省航运公司实习,在搞量本利分析法和责任会计实用课题研究时,偶然见到了一本《交通财会》,我一看有许多文...  相似文献   

12.
王之泰 《中国储运》2012,(11):33-33
去年我又将我的《新编现代物流学》做了一次比较大的修订,最初的创意之一,是打算用一个专门的章节将我国的“物流史”做一些表述,为此,我接触了一些中国古代的有关物流的材料,在接触过程中,感觉到完成这个任务非常困难,如果我还年轻一些,我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大型的科研课题提报到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再组织一个研究班子进行研究,拿出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现在年事已高已经不可能再做这样的事情,结果,只好在修订《新编现代物流学》的时候,放弃这个打算。  相似文献   

13.
张芸 《中国储运》2011,(6):44-46
什么叫物流外包,对于不从事物流的朋友们来说或许不清楚。但在北京,你可以买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生产的商品,这其中就有物流外包的贡献。那么,我国的物流外包,也就是第三方物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下面我就向《中国储运》的读者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海岩有着多重身份,管理着一个饭店,一个大集团。但我们最熟知他的身份是:作家。代表作有:《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五星大饭店》、《河流如血》、《舞者》等。  相似文献   

15.
孙武,春秋时兵家。他的《孙子十三篇》被誉为 “兵书之祖”。如今,这部古老的兵书依然光彩熠熠,映 射到现代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西方和日本,“孙子热”不 ·仅冲击着军事领域,还波及到管理科学方面,就连一些 大企业家也都争相传阅、笔者认为,学习《孙子兵法》, 对于搞好会计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孙子兵法》的一些 原则和思想,同样也适用于会计工作。 一、重视信息,信息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孙子兵法》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怎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最重要的一 条就是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战争是如此,我们的会 计…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成人高校的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改革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过一些思考,现不揣浅陋,叙述如下,以就教于同行。一、教学方面1.教学大纲。笔者自1988年起执教干部属管理干部学院,国家级的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大纲一直没有看到过,手头只有本院于1996年自编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该《大纲》是为了迎接“成人高校办学质量评估”编写的,并没有体现成人高校的应有特点。而有的成人院校至今仍没有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或《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学容易陷入无序的状态。2.教材。据了解,成人…  相似文献   

17.
正不知不觉之中,《道路交通安全法》迎来了它生命里的第一个十年。十年,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一部与大众交通安全息息相关的法律而言,却是属于它蜕变的黄金十年。而我,有幸作为一名参与者,见证了这一切的改变。一个提案促成一条法规2008年,孙伟铭因严重醉酒驾驶致四死一重伤,此案震惊全国。我和我的同事担任了孙伟铭的辩护律师,作为一个专业的刑辩律师,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思维习惯里,孙伟铭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虽然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但依据2011年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该罪最  相似文献   

18.
随想骑车     
从京西的百望山到美术馆旁的沙滩少说也有60华里路程。这条道我每天必须骑车往返一次。没有谁逼我非骑车不行,但就目前的收入状况而言,我只配骑车。骑车的苦处不须多说,每天120华里的骑程决非儿戏,但比起其中的乐趣来我觉得得大于失。每当红日欲升,彩霞满天之时...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中国储运》2005,(6):82-82
在2005年第六期《中国储运》问世之际,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编辑部同仁向热情的读者及关心本刊的新知旧交道一声“辛苦”。同时,本刊就2005年杂志的得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在经过缜密思考和精密的调研后,我们对2006年杂志的编辑思路及版式有了新的编辑方针,即: 2006年的《中国储运i》杂志,在对原有的栏目进行系统化、精益化的同时,还将就读者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探讨。话题包括: 能源问题对物流业的影响 拷问物流领域的霸王条款 现代物流与人才 物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 金融与物流 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 现代物流与信息化建设 现代物流与装备 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现代物流的管理手段…… 2006年《中国储运》每期将推出一个或几个热点话题,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同时,《中国储运》辟有“案例”栏目,诚征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经典案例。置身于现代物流滚滚洪流中,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也不可能脱离开物流。作为主流媒体,编辑部的同仁有责任、有义务办好杂志让读者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执勤中纠正违章时,一个违章者对笔者说“你们整天针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干什么,先管好那些有权的人吧。” 言外之意,充满对特权违章者的不满。这使我想起了“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 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紫色衣服,因此一国人都穿紫服。这样引起了齐国紫服价格的暴涨五件素服的价格也抵不上一件紫服。齐桓公为此很是忧虑,就问管仲:“现在紫服这样贵,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诗经》有言:‘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大王想纠正这个风气,应该从自己开始不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