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学信 《商业研究》2003,(16):80-82
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与期间政府干预行为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在加入WTO后的今天 ,政府应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重新界定政府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职责 ,为国内银行业的转型制造一个适度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系社会经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健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这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我们就利率市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利率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注重分析其风险点的存在,从而激励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3.
张俭 《海峡经贸》2003,(3):41-4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传统的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因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今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历史根源。具体分析起来,不外有以下五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发展,人才诉求日益增加,银行内人才可供选择的机会也不断增加,银行如果无法为人才提供良好发展平台,则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动因,并结合其动因提出加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人才外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然 《商业研究》2004,(10):179-180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争夺上始终处于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下风,人才外流很严重。中国加入WTO后,银行开放在即,如果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改善现有的人事制度和加强企业化认同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业的竞争,更面临着外资银行从资本到业务、从技术到人才的全方位竞争。然而,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模式、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经营转型,推进综合化经营,加强全方位的战略管理,系统地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7.
常青 《现代商业》2012,(30):151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省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人力资源在发展转型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表明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完善人才结构,从而使合理的人才结构促进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在我省积极进行转型跨越发展初期,必须培养高尖端的人才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改革的发展,面临金融脱媒的冲击,行业竞争加剧,电子商务对银行业务的新需求,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根据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现有的营业网点进行转型再造,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理论依据之一——企业再造理论,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断创新转型,加快发展。而转型是否能够落地,并起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广大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和推进。本文从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因素出发,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执行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响应国家支持"三农"发展中贡献较为突出,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而如何推动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发展和转型后信用社经营战略则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文章针对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如何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转型、转型路径及转型方向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国家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家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全面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这是现在和未来职业教育的方向和发展道路。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在大方向、大环境的带领下正在由传统高职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型,经过几年努力,积累了不少的变革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慧芳  李存涛 《中国市场》2015,(11):164-165
在大气防治和产能调整背景下,河北省高耗能产业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河北省政府要求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强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欧美、东盟、日韩、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中东、非洲、拉美、澳洲、印度等新兴市场。河北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的时期:一方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把推动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当作重大战略举措;另一方面河北省的对外经济发展必须及时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要求多元化的人才与之相适应,因此,必须摈弃传统的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新型的多元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河北省经济转型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领域的主要力量,而经历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经营机制、绩效管理等方面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外资银行向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推进,也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个企业所拥有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国有商业银行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迎接挑战和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剖析,进而从政策、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十四五”时期,郑州市数字经济整体呈现向好发展势头,数字产业化发展迅速、产业数字化不断加深,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较慢、数字经济核心竞争优势不突出、数字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郑州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营造良好转型环境,推动两化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新基站建设,加大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加快推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转型时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更加显著。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特征以及产业内部人才结构分布与竞争力状况有助于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特征变化的方向,对于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综合化、尖端化及创新化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通信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各个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的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作为技术提升的主要动力以及通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支撑力量,历来是我们注重和讨论的关键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通信产业的战略转型时期,战略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通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对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培养通信人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使我国的通信人才能够越来越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通信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在战略转型的大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通信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是我们的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银行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国有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根本,是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动力。加强银行业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银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外资银行成熟、先进的培育人才管理的经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9.
全球正处于21世纪中最重要的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且在此重要的时期,我国工程领域从低碳、环保、节能为主题。在我国低碳转型阶段工程经济风险种类较多,且考虑风险和范围也有一定的改观。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低碳经济转型期间存在着风险和创新的工程经济防范措施,研究低碳时期的发展变化,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