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制造业外迁事关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目前,以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业外迁规模整体可控,越南和印度是中国制造业外迁的主要承接地,但两国与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越南高度依赖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其纺织服装业大体形成了“中国生产中间品及设备—越南加工生产—消费品出口发达国家”的分工模式;而印度产品生产以本国产业链供应链为主,对中国依赖性较小。在此背景下,中国应针对不同外迁目的地制定引导政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根植性;以区域合作机制为抓手,构筑“以我为主”的区域制造网络;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延缓制造业外迁步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挥流通业内在竞争机制、生产服务性作用,有助于优化调整制造业结构.通过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深层次地了解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各种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挥流通业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推进制造业升级,目标就是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升级的政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需要启动实施国家制造业升级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令 《商展经济》2022,(6):16-18
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对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双循环战略下,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引导消费结构转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实现制造业企业柔性生产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价值链高度化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应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数字化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一带一路”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王伟 《现代商业》2023,(21):39-42
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长期依赖外贸出口的东莞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风险和挑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东莞制造业就必须走转型升级之路。东莞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然要按照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发挥东莞制造业发展竞争优势,针对当前东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着重从五个方面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体系:培育本土自有品牌,扩大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加强内需挖掘,畅通企业“生产”循环;消除创新梗阻,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做好人才培养,加快大湾区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对我国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国内价值链构建下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从广西制造业实际情况出发,从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创新投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区域合作分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延申产业发展链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为广西制造业升级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关》2014,(11):20-21
中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电子通信制造业”)已逐渐摆脱劳动密集型方式,在各种要素成本上涨,以及土地、环境约束加大的现实状况下,加快了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电子通信制造业内部也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分散走向集成,通过客户、产品、供应链的突破和整合,涌现出了一批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不仅行业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之翘楚,更在全球傲视群雄。在扩张的同时,中国电子通信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领先优势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金琪尔 《商》2013,(22):297-298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正面一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逐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本研究以直接从事生产的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的素质框架,并比较了自动加工和手动加工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下对一线生产员工素质要求的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未来制造业生产特点将转向产品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企业数字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生产,作为生产服务性行业的物流企业也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协同制造业企业保障采购物流、仓储物流以及销售物流的顺畅,其核心是物流集成商对制造业物流订单进行组合优化以及将物流订单与下游物流分包商进行能力撮合,这种两业联动模式称之为“订单联动模式”。基于此,本文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运行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探究,同时对“订单联动模式”的内涵及运行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在大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进程中,产品流通渠道滞后问题越来越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障碍。本文对比分析了浙江制造业产品现有流通渠道的优势及发展困境,针对浙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上游制造商向下游流通商渗透,组建相对松散的上下游一体化现代生产流通网,打造浙江制造业多样化的产品分销渠道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长、社会生产分工协作度高,特别是对于离散型机械制造业而言,产品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产品及物料品种规格多,电子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产值虽然增长很快,但仍很低,说明我国制造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制造业规模的扩大不仅是数量上的“膨胀”,而且必须是技术的“升级”。这一切表明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就显得非常迫切。“十一五”乃至“十二五”是我国制造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时期,广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装备制造业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主线,以工业生产要素整合提升为重点,初步形成一批装备制造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成为支撑和拉动广西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作为后发工业化地区,广西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创业阶段,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依然显著,存在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业比重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小企业等突出短板。在此背景下,客观认识广西装备制造业现状与问题,着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以创新驱动为先导,强化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数字经济下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数字经济赋予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和数字经济下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构建数字化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生产模式,革新生产设备、构建高素质人才,实现队伍数字化、发挥数字红利,释放产业供给和激发数据潜能价值,提升技术基础能力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我国的制造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型升级中亦存在着困难,可以从产业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制造、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集中投资无形资产等方面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跨国采购的发展动因与我国上海市制造业的优势供给着手,通过定位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选取了相应数据对跨国采购与上海市制造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并以长期和短期两个时间跨度为分析视角,在长期分析中,选择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与加工贸易出口额为自变量,上海市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额为因变量,模拟出了跨国采购引致的出口额与本土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额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短期分析中,选择了上海市汽车零件出口额与汽车制造业产出额的月度数据,得出了这二者之间较为紧密的联动关系。最后从技术创新、供应链融合、业务流程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市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在迅速发展,也是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 然而“创新”是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体现了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在如今这个新时代,全球的竞争异常激烈,所以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现在的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并进入新发展。 文章探讨了创新如何引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一、湖北具有比较优势及发展潜力的装备产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依据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以竞争优势为依据 ,即将全省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的经济指标分别与全国同行业进行比较 ,选出我省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全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在全国同行业的排位中在前十位的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通用设备制造业 (8)、金属制品业 (8)专用设备制造业 (10)、仪器仪表制造业 (10)。(一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 .汽车制造业整车。加快形成“轿、重、中、轻、微、专、特”等宽系列型谱、规模化生产、效益化经营的格局。突出乘用车的优先发展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等网络信息化资源不断普及,对制造业所形成的技术生产革新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在设定“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目标中,国家对发展制造业所勾勒的方向逐步再向高新制造产业领域进行不断转化。借此转型发展的机会,要不断加强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并不断增强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既要有效兼顾科研,也同需要兼顾生产、策划以及有效把控,要将人才体系的发展逐步向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行努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