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带来社会财富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个人财富的相对集中,作为财富管理金字塔顶层的私人银行业务,正迅速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并占领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动力。面对快速发展的私人银行业务,如何实现从传统零售银行业务向现代财富管理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的跨越,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09,(6)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不少中国人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一财富群体成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起家的坚实基础。作为金融皇冠上的一颗明珠,2007年私人银行在国内崭露头角时一度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银行业务之一,国内大小商业银行纷纷建立了私人银行部门。然而事出意料,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国内尚显稚嫩的私人银行业务迎头一击:产品收益率下降甚至亏损,业务创新空间受限,客户营销难度加大。国内私人银行从业者如何应对挑战,如何面对当前的窘境,请听听各位专家的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3.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业暴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境内高净值人群每年呈两位数的增速。鉴于私人银行业务投入成本小、业务附加值高、品牌影响力大的特点,以及众所周知的"二八"理论,使得境内商业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竞相争取高净值客户。本文通过对高净值客户需求分析入手,对新时期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索,达到提高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核心竞争力、实现该业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它能造福人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某些科技成果可能为犯罪分子所利用,从事高科技犯罪,带来负面效应。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金融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融业务的操作和管理越来越依赖计算机,金融的机密和财富也越来越集中在计算机上,因此,金融计算机领域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主要目标。本文就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5.
张淑银 《福建金融》2011,(11):51-52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私人财富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形成了强劲的财富资产管理需求。2005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陆续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机构网点,但总体来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指出当前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规模扩张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在稳步增长,不同上市银行业务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基于2009—2015年12家上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居民财富水平、银行业发展水平、银行总体实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是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居民财富水平日益增长的同时,要提升银行的总体实力,特别是提升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商业银行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含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向富有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业务。与一般银行业务相比,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财富管理能力,它通过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确保私人资产保值升值;(2)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与专业化的服务与产品,设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特定财务需求;(3)注重个人关系、客户财富的  相似文献   

8.
私人银行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社会富裕人士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管家式服务。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已经起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私人银行部于2008年9月8日正式成立,在省内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本文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必须进一步明确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全方位的财富规划为特征的咨询驱动服务模式,逐步打造以财富增值为核心、以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为支柱的完整的私人银行“管家式”服务价值链,同时力求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具体实践为例,体现务实性、操作性,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构建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与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桂清  李萌 《金融会计》2006,(7):49-50,63
私人银行业务是专门针对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提供投资与管理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安排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的领域,由专职的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产品组合个性化。它特别注重个人关系、客户财富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私人银行业务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近些年迅速成为驱动银行国际化、占领全球银行业制高点的动力。花旗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首席官Todd Thomson表示,未来几年,财富管理业务将是全球银行业最为重要的增长领域。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私人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0.
分业经营体制,法律关系模糊,客户隐私和财产保护法律缺失,监管规范不健全等,均对私人银行全面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在私人财富不断增加和财富管理需求强劲增长的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迅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财富总量扩大和富裕阶层财富积累,为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发展契机和广阔空  相似文献   

11.
电子货币与网络货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使得银行业务和货币的形式逐步演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银行业务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以财富管理和财富保障为中心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具有高利润率和较少的资本金要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私人银行业务中,客户的主要需求多集中于财富积累、财产的保护以及财产的传承三方面。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在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不论是服务需求还是服务内容多围绕财富积累来展开,所涉及的财产保护以及传承方面的服务并不多。这可能也和私人银行业务与信托业务在结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银行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使得各业务岗位对工作人员素质和电子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工作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把好了培训这一关,才能从根本上将银行业务电子化的应用与维护由被动转向主动,推动电子化的迅速发展。现就银行电子化培训工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银行电子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计算机大量应用于银行业务的第一线,给人们带来新的交换方式和服务手段,也给银行带来了明显的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银行电子化程度越高,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大,风险也随之增大.现在一些高科技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或侵入银行网络窃取机密数据信息,骗取银行资金;或制造计算机病毒,干扰和破坏银行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银行电子化的安全管理,对银行的电子化建设与发展及银行资金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银行电子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危机后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有近20家中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极为可观.然而,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却对私人银行业务的规模和利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2008年全球财富报告——动荡时期的财富机会>报告称.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未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机遇,并认为金融危机将是中资银行发力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7.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富裕人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一揽子高层次金融服务。本文通过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及运作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私人银行业务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是个人金融业务的高级形式,也是商业银行资源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该业务正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将重点开展的业务,也将是内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面对竞争激烈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工商银行必须在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竞争实力,争抢个人高端客户,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做大做强.本课题即在私人银行业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现状及工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开展情况,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策略进行粗浅探讨,以期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土私人银行业务的缺陷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富人数量激增,且财富高度集中,其巨额财富亟待管理,而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的私人银行业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客户挖掘、服务品种、人才资源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亟待完善.本文提出了加快本土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使得银行业务和货币的形式逐步演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