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加强领导,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现状与问题(一)价格管理体制统得过死。1.收购价偏高。多年来,国家为了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名义上是粮食价格由省级政府管理,实际上,粮又收购价一直由国家统一制定。因地区经济差异反市场管理等问题,同一收购保护价,在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能接受购销…  相似文献   

2.
朱镕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中说,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首先要研究粮食生产领域。近年来,粮食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流通不畅,价格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有人认为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种什么都比种粮食强,于是改种两季为一季,挖鱼塘,栽经济林,发展经济作物,认定“种田饱肚,养猪过年,出门打工才赚钱”;有的主产区认为粮食种得多,成本付出  相似文献   

5.
6.
7.
最近,国内贸易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硕在“粮食市场走势与政策选择”研讨会上提出,①在收购上,要实行真正的“保量放价”政策,以合同定购保证国家掌握足够的粮源,定购量仍可维持在500亿公斤左右,但价格由市场调节,随行就市,而且允许余粮省区经中央批准后有一定的调整机,不过只能调减,不能增加。②在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上,对于粮食收购企业,不管今后采取哪一种模式——粮食销售合作社,官民合办的粮食合作组织,还是公司十种粮农户,都应采取二次结算或三次结算的方式,即先按保护价预付给粮农价款,再按国内实际销售价结算,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涉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涉及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的利益调整,还涉及财政、金融、价格、内贸和外贸等众多部门的体制改革。鉴于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焦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缺陷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虽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推动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宏观经济改革和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相比,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粮食流…  相似文献   

9.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十二题编者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7日至29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为配合各地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本刊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深入,粮食流通领域一些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物流和资金流分离,即通常所说的钱粮脱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库贷挂钩”无疑是对的,但政策性业务有信贷规模,而60%多的企业经营活动资金没有正常渠道,挤占挪用政策性业务信贷的现象时有发生。又如,粮食由粮食部门管理,而与之相配套的财务管理则由财政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工作难协调,有时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二是企业负债经营。1991粮食年度前的粮食财务挂账尚在消化之中,1992年度以来又形成一部分新增挂账,其中政策性因素占了相当的数量。这些挂账成了企业的沉重包…  相似文献   

11.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其它方面工作的配合与支持。但国有粮食部门自身则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主动准备,主动改革,迎接新挑战。一、要千方百计搞好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经营管理1.必须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步伐。要按照“两条线”运行的原则,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彻底分开,逐步减少政策性业务的数量;按照“四分开一并轨”的精神,积极推行政策性业务代理制;对不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企业,要按照中央“抓大放小”的精神,本着优势互补、资产合理重组,搞活现有存量的原则,在核清国有资产、理清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1998,(9):34-35,43
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和本市实际,就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要求,主要内容是: 一、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 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参与粮食经营,不干预企业自主的经营活动。市粮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涉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涉及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的利益调整,还涉及财政、金融、价格、内贸和外贸等众多部门的体制改革。鉴于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焦点。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缺陷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虽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推动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宏观经济改革和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相比,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仍…  相似文献   

14.
15.
粮食体制改革正面临着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个转变,比以往粮食流通领域任何一项改革都更复杂、更艰巨。回顾我国粮食体制改革的过程,从统购统销到“双轨制”,由“双轨制”到调价并轨,虽历经几次大的改革,但其运作模式均未跳出计划经济的圈子。随着我国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粮食已作为一种商品,毫不例外的走向市场。从1993年粮价经营放开以来的两年实践,取消定购和居民平价粮供应,到现在宏观调控、恢复定购、保居民供应,平抑市场,这其中的反复和多种原因已造成了国家粮食收购和库存量的减少,粮价逐年上…  相似文献   

16.
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5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要强化宏观调控,增加有效供给,合理引导消费,掌握总量平衡,稳定市场价格。同时,积极进行粮食部门自身改革,实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靠中央包下来不行,全...  相似文献   

17.
18.
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白美清这次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期间,召开粮食厅局长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在总结一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明年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强化宏观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粮食流通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因此,认真探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长期以来,粮食短缺,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军需民用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对粮食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单一,没有多渠道参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80年代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伴随粮食生产的波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日照市东港区粮食局进行了较彻底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形成了粮食局、粮食收储管理中心和东港工贸集团“三位一体”的运行格局,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主附营业务分离、账务分设、人员分流。两年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提高,全区粮食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