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平 《西部金融》2003,(5):61-62
前不久,西安远郊户县一农民翻修祖宅时发现一罐藏北宋铁钱.计三千多枚,已散失在民间.笔者经收集发现有四枚"圣宋元宝"隶书铁钱,后闻还有二枚已在西安市的钱币爱好者家中落户.  相似文献   

2.
该钱径2.40,穿0.70,厚0.11cm,重3.40克(见图).钱体铁灰色,有铁锈,磨开边道发白色,为磁铁吸附,传世品,是一枚铁钱.  相似文献   

3.
1985年,江苏省高邮市在拓宽大运河工程中,出土了大批古代铁钱,其中绝大部分是南宋铁钱.在这批铁钱中,发现一枚面文篆书旋读"乾道元宝",背文真书上"春"下"拾"的折二铁钱(图1),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我国古代钱币背铸数字纪年,是从南宋淳熙7年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乾道时期,钱背尚未铸数字纪年.  相似文献   

4.
<西安金融·钱币研究>2002年第二期刊登一篇<天津出土大量咸丰铁钱>,文中介绍,2001年11月28日,天津市红桥区复兴路某工地出土四至五十万枚左右的宝福局铁钱,同时还伴有直径4厘米的圆形铁球(据称为清代炮弹)出土.对于此批铁钱,有种种推测.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咸丰九年,因福建宝福局铁钱大量积压(十二万串),清政府"恐日久锈烂",紧急将宝福局铁钱"解赴天津行使"之用,因天津不行用铁钱而存积下来.天津出土的这批宝福局咸丰铁钱,很可能就是这一历史记载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5.
陈学曾 《西部金融》2003,(11):63-64
我集铁钱多年,尤多北宋,一直难于觅得一本铁钱谱.前几年购得刘森先生所著<中国铁钱>一书,阅后增长了许多知识,但该书内容版别较少,图谱缩少过甚,与原币对照不易辨别.近期有幸购得闫福善等先生所著<两宋铁钱>,仔细拜读,受益匪浅.该书详细论述了两宋铁钱的铸造地区、铸造年代、钱监、流通区域及大事记等,读后使人对两宋铁钱的整体情况及各方面的状况,有了一个全局的了解和认识,对集存两宋铁钱者不仅知其然,而亦知其所以然,从全局上有了把握.令人惊喜的是刊出1800多枚铁钱拓图.图谱原钱完整,钱文清晰,拓制精细,并标有版别特征、级别等.使读者便于分门别类,按图索骥,辨析珍罕.特别是在版别的区分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如元丰通宝100个版别,元祐通宝139个版别,大观通宝103个版别,而政和通宝更多达243个版别.由此可见工作量之艰巨,学识渊博.确是前所未有的极具研究、参政的大作.  相似文献   

6.
2001年春夏之际,肇庆市因基建出土一批窖藏古钱币,共百余斤,钱文始于开元,止于洪武,应为明初窖藏.在出土的百余斤古钱中,两宋钱占绝大部份,铁钱却不见一枚.我在该窖藏中筛选出几枚以作收藏,并整理出拓图以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7.
铸造铁钱之前先用铜汁试铸,以观铸型效果和子钱质量,在试铸过程中取得各项技术参数,以便在铁钱浇铸时修正范型.因此以铜汁试铁钱范,是铁钱铸造工作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  相似文献   

8.
陈小陶 《西部金融》2003,(12):64-65
近日清理1996年名山县新店乡出土的铁钱时发现一些四川铁钱少见品种,现介绍如下,供铁钱研究者和收藏者研究和鉴赏.  相似文献   

9.
一、开禧通宝背"利"折十大铜钱 1997年春,雅安市草坝镇摆摊收购瓷器、木器、杂件的古董小贩白某,从一农妇手中收得宋铁钱数枚.其中有开禧通宝背"利"折十大铜钱一枚,由于白某对古钱币知识不甚了解,就低价让给我市一位古钱爱好者竹某,竹某开初不知该钱的珍贵,约我到他家鉴赏,鉴赏后我告之乃蜀中利州绍兴铁钱监未铸行大铁钱的铜试样,十分珍贵,后即拓片和测量了该钱的有关数据.雅安发现此钱的消息不径而走,成都市的古钱收藏家、爱好者多次到竹某处求购,均因竹某要价太高未果.1999年夏,竹某家中急需用钱,故以7000元之价割爱让给我市另一钱币收藏者.  相似文献   

10.
我收藏一枚崇宁通宝铜钱.此钱生坑红斑绿锈,脱锈部位地张为黑色.地张平整,无流铜,无错范,穿口光洁,字口深峻,无粘连,外郭、穿郭面背均似有清过根的迹象,像刀切的一样精整,宁字"心"字远点,与崇宁通宝铁钱同式.根据以上特征,是钱应为铁母.  相似文献   

11.
二、铁钱的铸行 宋时,"禁铜钱入两川",推行四川独用铁钱的金融政策.陇南为铜、铁钱并行流通区域.陇南边境与少数民族贸易活跃,藏、羌少数民族嗜茶"日不可 阙",茶叶交易活跃,也一直是商贸的重要内容,商品贸易的繁盛,也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初,有人从南疆农村带回来30多枚各式古钱,其中有6枚开元钱,这6枚钱与常见的开元钱不同,差异较大、主要稍厚、周边不圆、钱唇未打磨、铸造较粗率.6枚钱面背几乎都有轻重不一的错范,钱面字廓还较深,地张很平整.6枚钱背外廓上都有被人括开锈层的地方,露铜处均是红铜,铜质暗红.图3钱与其它与5枚显然不像同一时期铸造的,铜色也稍有差异,锈色也不相同.6枚钱中有2枚钱因长期锈蚀而外廓有小块破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年底,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出土了约有二万枚五铢钱,不同版别的有三千枚左右,其中与本文这些五铢钱相同的约有二百余枚.我得到的这六枚五铢钱,主要特征是:穿上半星左右变细,弯曲向上呈月牙状,十名明显.此种类型的五铢钱未见报导过,也没有见钱谱诸书记载过,我暂称为穿上"月牙半星"五铢钱.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五铢钱同出的"怪物">.在文中我简单地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五铢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钱是物,只知这东西和五铢钱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五铢钱有120多枚,长方穿形钱有7枚.我有幸获得五铢钱11枚,长方穿形钱1枚.  相似文献   

15.
宝武局角头通小平钱在<咸丰泉汇>有载,但极难收集.近时泉刊有人报道,定名为"一"字通.山东泉市亦出现约10枚,本人有幸集得4枚.综观其铸造粗糙,品相不佳.现择品相较好的一枚揭示.  相似文献   

16.
五代十国盛行铁钱,闽永隆四年(公元942年)铸行的永隆通宝大铁钱,因其首开"年号"通宝"大铁钱"之先河,历代至今传世及出土极少,呈如凤毛麟角,故甚难得,亦倍受历代泉家重视.然而,今所见新旧钱谱对此钱并未录入和揭示,偶见有录入其钱图样者,编著者又对其评价远离它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如果将没有审定结论之钱品,或是真伪存疑之品编选入钱谱出版,应只能也必须附加说明"待审定",而不应盲目评级定价.今将笔者对此钱的认识及疑惑写出,诚请专家学者教正.  相似文献   

17.
笔者收藏了千余枚安康月河出土的窖藏宋代钱币.这批钱币生坑绿锈,古色斑斓.其中发现折二"建炎通宝"(图1)中有一枚异宝篆书钱(图2).通过钱文比较,深觉有趣.  相似文献   

18.
乾封泉宝铁钱为五代十国时楚马殷铸币.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马殷采纳谋臣高郁的建议,就地取材,仿唐高宗乾封年号钱,铸乾封泉宝大铁钱.<古泉汇考>引<楚史·湖南故事>:"马殷置铁冶,铸大钱,可六寸围,重非铢两,用九文为贯,文日乾封泉宝."又据<十国纪年·楚史>:"马殷铸铅铁钱行于城中,城外特用铜钱.高郁请铸钱,文日乾封泉宝,以一当十."现存世的乾封铁钱有大小版式多种,背字文有"天"、"策"、"无策"、"天府"等.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从曲阜一泉友处征得一枚南宋"淳熙元宝"背穿下"正"字折二钱(见图).是钱品相很好,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面文多楷书,也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春、正字等,背字者为钱监名,背正字者较罕见.淳熙七年(1180年)铸钱时背开始铸纪年,自柒至十六.另尚有一种隶书小平钱甚名贵.又有各种大小铁钱,除记年外兼记监记地,品种繁多,版式复杂.  相似文献   

20.
一、两枚新版北宋铁钱2010年4月上旬,由文化部主办的“西部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西安大唐西市进行。我在参观展演时,出于对古钱币收藏的爱好,也去了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刚下扶梯,就发现一摊位摆了一堆铁钱,大约四五十斤。上前仔细一看,是两宋铁钱,品相尚好。据摊主讲,他系陕西扶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