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楼市》2005,(6)
对于开发商来说土地是基础,房价是利润点。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价是关键,地价是参照物。面对杭州一涨再涨的土地价格,二手房价也随之上涨,土地价格将会对二手价格产生哪些效应呢?笔者认为,土地价格上涨,会对二手房市场带来以下效应:一是投资热情效应。二是挤压效应。三是饥饿效应。一、投资热情效应。火爆土地市场刺激更多人看好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纷纷加大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力度,这一点在二手房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土地辐射的区块有差异,导致周边地价、房价上涨的价格各有不同。开发商开发热情高,购房者接盘的兴趣高;二手房市场成交量高,…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8%,其中,住宅用地价格上涨9.6%。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买房人,开发商居心叵测地将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源先是归咎于“招拍挂”出让方式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扬,后又归咎于政府对土地供应总量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许军 《上海房地》2006,(3):19-21
土地价格,一般理解上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土地作为一级市场,在由国家进行土地的招投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或以批租方式转让使用权的价格;第二是土地作为房地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房地产价格中的体现。因此.土地价格.可以分为一级市场价格和房地产的组成价格。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盘活城市闲置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闲置土地现状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其垄断性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的控制,这是因为土地是房地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房地产开发的载体。由于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行业存在很强的垄断性,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尤其是住房价格方面具有很强的定价权力。  相似文献   

5.
土地出让制度与房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的土地价格出现了不合理上涨,这与近年来实行的土地出让制度息息相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议出让与土地招拍挂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因而土地出让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房价一直持续增长。今年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路攀升,绝对房价、平均房价都创历史最高记录。从房价的构成分析房价过高的原因是:土地价格的上涨、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及新建住宅品质的提升、房地产业的“暴利”和房地产业税制的不完善。针对以上原因控制房价的具体措施: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房地产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和对房地产税的各个环节实施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加息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的价格是由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平衡决定的,加息不会直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而是通过影响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来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对于开发商来说,加息使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加大,这种成本的上升最后也得加入房价中,但是这不一定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要看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情况,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下跌。也会出现如下的可能:开发商的成本加大了,一些小的房地产开发商可能由于成本的加大,资金链出现危机,急需回笼资金,有可能降低销售价格;而对大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有可能把这部分成本转…  相似文献   

8.
易宪容 《英才》2007,(5):27-27
如果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是要稳定房价,实际上是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作了一个隐性担保,其效果即如房地产开发商所说的,房价只能是上涨而不会下跌。  相似文献   

9.
刘炳南  王磊 《基建优化》2007,28(5):129-131
从199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平稳增长的周期,在1998年2002年,以住宅建设为主的房地产业,在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房地产业的兴起也引起了房屋价格的持续上升,尽管国家出台了旨在抑制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且效果已经显现,但房产价格与土地价格仍然继续上涨,且各地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经济泡沫现象.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现象,本文将从概念分析入手,结合反映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的一些指标进行对比,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一些判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3月15日后北京土地招拍挂中土地价格不断创新高.先后拍出三块“新地王”,导致周围的房价纷纷上涨,改变了市场的节奏和预期。随后,杭州、福州、长春等地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刷新,北京等一线城市住房市场出现明显反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土地价格呈现的持续上涨,人们会形成房价上涨的适应性预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抢购的市场乱象,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的上涨,最终形成土地出让价上涨-房价上涨-土地出让价上涨的恶性循环.要使得房地产价格合理的回归的根本是降低房地产成本,抑制成本推动价格上涨.所以,国家应该以土地财政中的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制定土地政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房地产行业因此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少数城市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弊端。本文从我国住房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及价格过高的原因,阐明了这种现象对人民生活水平及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控制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一些可行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新开工的项目越来越多,又加上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房地产市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房屋价格非理性上涨。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均衡市场的供给杠杆.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而预搭建楼盘表便是政府行政监管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资讯点击     
张智渊 《东南置业》2005,(87):10-11
房价问题写入了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3月5日发布的报告原指出:今年,“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房价成为价格问题的两个重点之一,这是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最新的表态。“不论对地方政府还是对开发商而言,这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社科院金融所房地产问题专家尹中立说。  相似文献   

15.
肖楠 《数据》2004,(11):20-20
1-3季度,国家在土地、信贷等方面实行了严格的紧缩调控政策,但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仍购销两旺,房屋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6.
土地用途和供给数量规制是地方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主要政策工具。规制的强化意味着供给减少,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然而,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的现象是土地规制强化与供给过剩并存,在市场形成房价上涨预期、地方政府土地收益有所增加的同时孕育了潜在的市场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制强化与过剩供给将同时产生作用,土地价格有可能偏离正常水平。我国土地利用规制调控应注重:(1)辨识中国土地利用规制失灵的原因;(2)强化需求端管理,注重需求引导和分层次需求管理;(3)适度加大规制刚性,注重需求与供给在中长期尺度上的均衡;(4)谨慎开发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土地实行私有制,但是各级政府对土地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划,哪些土地只能用作住宅区,哪些土地只能用作商业区,甚至建筑与空地的面积比等,开发商都必须遵循政府的规划。但政府并不规定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取决于市场,市场上的房地产价格不是开发商说了算的,而是取决于独立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德国的房地产评估独立于政府之外,评估员只对自己负责,并不考虑政府、委托人以及个人的经济利益。房地产评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私人评估专家。这些评估师或者评估员有不同的资历认证,有的是当地工商协会认定的,有的是银行认定的,也…  相似文献   

18.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七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前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有关房地产市场和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讨论。讨论已经超出了价格问题,有些将不同性质的问题,如房地产市场与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有房子住与购买住房;抑制房地产价格不合理上涨与民众住房购买能力等问题混淆在一起。此外,有人仔细地分析开发商的定价依据和过程,希望借此劝说开发商降低售价;有人揭露和批判因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而加剧的社会分配不公,要求政府增加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维持销售中的公道;还有的人认为,政府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妨碍了房地产商为广大民众开发“中低端房产”。  相似文献   

19.
一、囤积土地和倒卖国有土地使用权非法牟利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难以逆转,开发商通过种种方式融资囤积土地问题比较普遍。在三线城市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有的开发商拖欠土地出让金问题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默许,致使部分开发商只需交纳部分资金便可控制大量土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青岛市土地市场明显地呈整体上升趋势,市区房地产开发用地价格均有很大上涨,市南、崂山等沿海一线土地价格更是大幅攀升。受全国市场影响,今年来涨幅逐步回落。住宅用地招拍挂出让同比下降截止到今年10月底,今年全市招拍挂出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