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相似文献   

2.
一同普通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其使用价值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它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理论学习、专门训练和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和。寓于劳动力裁体(即人体器官)之中;其价值即劳动者生产劳动能力时所花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它凝结在劳动者的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之中。劳动者花费的学习劳动越多,劳动技能越强其价值量也越大。但是,在劳动技能与劳动力价值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一股相反的社会力量在不断地削弱和衰减着它。这股相反的社会力量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包括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消耗与活劳动消耗,劳动消耗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任何因素,都可能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技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者的活劳动,而不是作为活劳动结晶的物化劳动。不管物化劳动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在生产中只能直接发生价值的转移,而不能创造价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少先进企业由于优等的物化劳动的采用,出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减少,许多知识型企业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这些大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企业,在劳动耗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却生产出难以数计的庞大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变潜在劳动力为现实劳动力、变一般劳动力为专门劳动力、变普通劳动力为高级劳动力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在生产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一定的教育资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们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因此,在教育生产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成本核算问题。教育成本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耗费的一定的教育费用。比较科学地,准确地计算教育成本,对于加强教育管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经济、教育界计算教育成本普遍采用的公式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坚持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的前提下 ,对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价值量形成中的作用或贡献也作了科学阐述和客观评价。其中 ,节省活劳动和降低商品价值量是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或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7.
钱伯海教授提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归根到底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是本期活劳动”,并强调“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商品二重性就不能成立”,“谁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是一个科学体系,有如一个同心圆体系,同心圆的核心内容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物化劳动只是劳动二重性这个同心圆的外部层次。用物化劳动取代抽象劳动是不对的。劳动者本身的劳动有三处形态,即潜在劳动形态、流动劳动形态和物化劳动形态,只有当流动形态劳动结束时凝结为一个劳动结果,并表现为一种有形体的物质形式或物化劳动,这时才是价值表现,钱教授把劳动表现形式就当作劳动创造价值形式了。另外,钱教授还进一步从量上提出“物化劳动”创造多少价值,但问题是他所讲的量是统计量,是国民经济核算量,然而这种量同理论经济学上的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效益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实现的使用价值与劳动消耗、劳动占用的比值。“实现了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所消费或为社会所承认了的,即适销对路,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包括产品的产量、品种、质量及时间因素(交货期等)。劳动消耗为在取得使用价值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劳动占用指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包括在生  相似文献   

9.
一、按质论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按值论价 对于按质论价的理论根据传统观点认为:同等数量的优质原材料所包含的价值量高于低质原材料;改进机器设备、工艺、包装及运输条件需要增加投资、花费劳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需要训练经费,精工细作本身需要更多的劳动时间。总之,商品质量的提高,不是增加了活劳动,就是增加了物化劳动,从而引起了产品中的价值量的相应增加。概括地说,按质论价就等于按值论价。对此,本文提出两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建筑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即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施工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和价值转移过程。这种有目的耗费汇集的货币表现即是建筑工程成本。建筑工程竣工后通过竣工结算即实现了商品的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能够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及劳动占用,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工业经济活动中,需要消耗和占用一定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通过这种投入取得经营成果,二者的比较即为经济效益。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也包括自然资源的占用和耗费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所付出的治理费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经济效益,实质为生态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包括了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效益三个层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用以衡量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产值类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所统计和反映的都是绝对价值量;绝对价值量直接反映一个人类共同体每年进行的绝对抽象劳动总量;一个人类共同体每年进行的绝对抽象劳动总量是对该人类共同体所有劳动者每年分别进行的绝对抽象劳动量进行简单相加而得出的一个量;该人类共同体每位劳动者每年分别进行的绝对抽象劳动量是由每位劳动者在该年所进行的所有具体劳动中所具有的绝对抽象劳动力乘以相对抽象劳动力,然后再乘以该劳动者在该年所进行的总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复杂劳动如何化为简单劳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求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在根本上说,是以尽可能少的社会劳动耗费,来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效果。为了科学地核算劳动耗费,必须正确地解决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的问题。否则,活劳动的耗费,从而物化劳动(也是前期活劳动的凝结)的耗费在实际上不可能正确计量,对于各种复杂程度的劳动的节约效果也无从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比较。同时,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产品的社会生产费用和价格形成问题,研究按劳分配和工资制度问题,研究社会劳动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合理分配问题,也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值量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活劳动量和物化劳动量之和,但对商品价值量实证计算过程中活劳动投入向量如何处理,具体劳动如何向抽象劳动转化,如何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准确测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活劳动向量和商品价值量,理论上始终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工资向量是活劳动向量"的研究进路出发,考察导致工资向量偏离活劳动指数向量的诸因素,利用回归指数分解法求出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剔除这些因素造成的差异,还原更加接近实际的活劳动指数向量,从而求得修正后的各产业部门商品价值量。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前后的商品价值量总量,特别是交换价值相对量存在明显差异,修正后的商品价值向量应更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15.
马艳  程恩富 《财经研究》2002,28(10):43-48
本文在坚持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上,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这一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作一新的创造性发展,认为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反向运动的表述只是一种实际状态,而非全部状态,且不完全合适应纵向分析;强调就一般意义上讲,个别企业,同一部分或行业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商品价值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劳动生产率提高或多或少都会伴随着劳动复杂化和熟练化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学校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高等学校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学生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包括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高等学校的成本对象是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投资与工期对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投资与工期,是决定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经济效益就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比。建设项目的劳动成果表现为项目寿命期内的盈利额累计,建设项目的劳动耗费则表现为建设期内以货币反映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即基本建设投资。在盈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即劳动耗费越少,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投资超过一定限度,建设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证,使项目失去投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的作用与价值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化劳动已经是死劳动,只有活劳动才具备二重属性,才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问题。视价值量提高为经济效益的标志,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说高科技会创造和提高商品价值量,其实是贬低高科技的经济作用。能够促发抽象劳动节省、商品价值量大幅降低的科学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正 《经济学家》2003,23(4):13-18
教育现代化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劳动力价值形成方式;劳动力价值并不完全由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受教育者支出的隐含劳动形成劳动力的新价值。这就使得商品的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化劳动力的培养过程中“隐含劳动”的支出先期凝结成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这种知识化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活劳动的支出当期凝结成商品的价值,这两部分活劳动的支出统一形成商品的全部新价值。商品价值形成的趋势是,商品价值的越来越大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人力资本的实质就是这种隐含劳动的累积。人力资本增长就是劳动力价值增长。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生产率作为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已是理论界长期广泛应用的定论。但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从简单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完全能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另一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提高或降低),与劳动者劳动量的支付能力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这一认识也是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间的真实关系的描述,这样的认识并不妨碍我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解,且可能提供出一个解释现代社会诸多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