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8,(1):28-30
此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会议同时指出,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此,专家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中央提出“两防”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今年宏观调控的力度将比去年还要大。但专家们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是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恶化,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元月始不到半年,咄咄逼人的美国扩张货币政策给人以走到强弩之末的感觉。联系到去年上半年的银根紧缩,反复切换的美国货币政策为我们探讨利率杠杆在当代经济中的时空深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证案例。美国货币政策的频繁改变究因于经济复苏的指标性信号不够清晰和完整。经济对货币政策反应越出常规又深因于过去十年高度扩张的高科技产业冲击了原有经济的制度结构,打乱了货币市场、投资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传统联系。如果没有投资制度创新和高科技的跃迁性改进,简单的货币政策即使与财政政策组合使用,都将难以奏效,美国经济将很难在近期内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3.
二季度经济有望探底 今年的国家宏观政策将围绕“稳增长”展开,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更加强调优化支出结构、结构性减税和税制改革;货币政策更加侧重预调微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在稳增长、控物价和防风险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在调节—国经济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欧洲在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时的成败得失,并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处于经济发展关口和入世过渡期的中国应如何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充分就业为主的宏观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希腊爆发的债务危机持续蔓延至整个欧洲,究其根源,是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对称结构引起的,而《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对财政指标的限制又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欧元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对称的现状,财政政策走向与货币政策对称化将是欧元区未来财政体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傅勇 《沪港经济》2005,(1):37-38
去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即将淡出。 并非意外 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 中国政府历来强调政策的平稳性和延续性,此次财政政策的调整其实酝酿已久。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多来,财政部高官在不同场合已做过多次的铺垫,以至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定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份确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避免了快速下滑。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但目前仍然处在与金融危机的抗争阶段。  相似文献   

8.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今年仍须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去年,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辅之以适当的货币政策,这是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作出的正确决策。这一政策措施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已逐步显现出来。今年还必须继续这样做。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今年我们发展经济的困难会比去年更大一些,特别是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利用外资也遇到了新的困难,转变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社会投资不旺的状况还要有一个过程。二是去年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灾后重建、水利建设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刻不容缓,工程量大。三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四是增加财政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拉动今年的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  相似文献   

9.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10.
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多年运作的实际看,虽然它们在维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即政策效应,与政策本身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12.
徐斌 《西部论丛》2009,(12):82-82
2009年即将过去,2010年的政策环境令人关注。正如我们在此前所分析的,信贷投放将是判断明年宏观政策环境的主线。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已经表态:2010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已经明确告诉市场,政策基调不会变。  相似文献   

13.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保增长过程中,也应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雅龄 《西部论丛》2009,(12):36-38
年终将至,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的既定政策以“保八”成功为标志画了个胜利的V字符,“保八”已不是悬念。但是,保了增长却没有能够同时调整结构。习惯上,货币政策控总量,财政政策调结构。可以笼统地说,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财政政策效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14,(3):M0001-M0001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月24日会议中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  相似文献   

17.
程武 《珠江经济》2002,(4):28-29
一年的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到微观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收入预期。那么作为中国马年的2002年我国经济形势会不会比2001年好一些呢?各个行业的景气程度又将如何呢?记者走访了有关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业界精英人士,寻求答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由于我国去年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推进,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海外投资的恢复增长,为今年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2年,中国政府仍然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而内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产业角度分析,他估计今年农业会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及有关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就总体而言,比原先预想的要好。这一方面表明,去年以来,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基本到位,并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预示着,今年的经济走势将好于去年,因此,今年的预期经济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但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1.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结构倒置。1989年以后,在我国经济运行的绝大多数年份中,M_2、M_1和 M_0的增长率结构一般为 M_2高于 M_1、M_1高于 M_0,其中,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11月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去年后两个月新增1.2万亿元,占去年全年新增量的25%;今年前5个月新增5.83万亿元,是去年全年新增投放量的1.2倍。巨量的新增信贷一直备受争议,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意见莫衷一是,观点纷纭。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在多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及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搭配中,财政政策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然而,自上世纪后期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