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跃波 《北方经济》2012,(11):63-64
正一、引言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与推动的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制订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随着北京市产业迁移,工业不断迁出,原来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鼓励政策,北京市急需重新选择主导产业,而选择主导产业离不开科学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本文拟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康华 《港口经济》2008,(4):21-22
天津临港工业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人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工业区紧紧围绕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瞄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趋势,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主导产业,确定发展目标。目前明确定位在三大产业板块,即化学工业、造修船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金山区工业存在业态不合理、结构不合理、布局散乱、定位不清、导向不明、总量偏低以及与国家支柱产业脱接等问题与矛盾。金山区工业规划调整首先要确定上海国际化工城的功能定位,营建产业发展轴与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利用乡镇行政撤并的契机,推进镇级工业区向区级工业区提升,努力实现各园区功能的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跃波 《北方经济》2012,(13):109-111
一、引言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与推动的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制订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随着北京市产业迁移,工业不断迁出,原来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质量可持续为导向引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突出集群的特色优势,以主导龙头产业为中心聚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最大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集群的协同创新。针对现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发展环境不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同创新度不高,地区分布差异大、区域协同联动力度不足等短板,一要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放眼全局因地制宜,掌握相对优势;二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完善配套机制;三要针对性地固链强链,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四要注重解放思想和畅通就业市场,扩大发展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6.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与推动作用,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乃至社会具有支柱作用。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创新与高速增长的特性,而且具有强有力的扩散效应。罗斯托认为,扩散效应是主导产业的核心作用,它不仅局限产业本身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关联效果,而且还扩展到经济、社会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其扩散效应主要包括创新效应、前向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 2.积极扶持地区潜导产业潜导产业系指目前综合评价值虽还不很高(不在前10位),但其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经过扶持培育,在不长时间内可上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潜导产业是地区主导产业的接替者。地区主导产业一经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根据产业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经历滋生、成长、成熟、衰退儿个阶段。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期和衰退阶段前期,就会出现边际效益下降的倾向,增长势头削弱,这时就需要有新的主导产业及时接替上来,保证主导产业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地区产业系统增长的活力连绵不断。因此,对地区潜导产业的扶持、培养,是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带有战略性的环节。西部地区属于这类产业的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需求导向下高技术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空间联动、制度促动的"四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优化路径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高技术化、制度创新。其中,主导产业引领城市圈发展的未来,空间布局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以及同类产业集群化,技术创新是优化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释放活力,也是顺利促进产业优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发展与产业演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发展与产业演进的相互影响 1.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容 产业演进内容比较广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城市产业演进的核心.围绕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扩张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提供生产服务的横向产业扩张,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向前、向后的纵向产业延伸.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演进,引起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方式、产业组织方式、产业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发生变化,构成产业演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黄毅敏 《北方经济》2012,(15):62-63
正一、问题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构成区域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发展的规律证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扶植日益重要。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发展。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
旷昕 《特区经济》2001,(2):16-19
一、发挥主导产业和东部发达地区优势,形成优化的产业和地区经济结构 我们采用以非平衡发展战略为主,非平衡与平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优势,同时主导产业和发达地区又要带动和扶助其他非主导产业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形成优化的产业和地区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刘荣利 《特区经济》2007,225(10):229-230
集群化产业发展战略,是一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模式,由市场化方式产生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地理空间集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县一业”的实质是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一县一业”一方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彻底改变了辽宁省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特色农业分散经营和工业产业集群如何定位等问题。围绕“一县一业”打造的县域主导产业,是充分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并非刻意追求每个县都要建立分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农业上,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相似性走联合发展之路;工业上,可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打造联合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营口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不突出,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不明确。因此,科学确定营口市域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位置,临颍县城北部,总体规划面积16.5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0.1平方公里。区内有休闲食品专业园区、电子电器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区;一区多能、环境优美、宜商宜居、功能完善。2009年以来,临颍县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机遇,按照"四集一转"发展要求,倾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晰、关联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国外多方理论与实践检验,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逐渐成为老工业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行路径。在中国,北京"798"率先破局,成为中国老工业区改造的翘楚与产业标杆。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四川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动作频传,引领"产城之变",掀起西部老工业区改造的热潮。"西部798"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产业运行的DEA有效:一个选择主导产业的新基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增长方式下的主导产业不只是高成长产业,更应该是高效运行的、可持续的节约型产业。根据产业运行的DEA有效基准选择主导产业,就是把蕴藏在产业运行各环节的效率能力综合成一个可观测的指标值,根据该效率指标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实现DEA有效,进而决定能否成为“有效生产前沿面”中的主导产业。其优点是客观科学,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从而为选择主导产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苏霖 《上海改革》1995,(12):43-44
经济总是各产业分量的集合,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主导产业上的差距。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也是以主导产业的崛起为支柱的。亚太先行起步的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试图着重探讨经济发展中的地区产业结构导向机制问题,以有利于我们更合理地把握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更自觉地控制和调整起“导向”作用的变量或参数,从而更为科学地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一、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 1.从历史过程看,任何产业结构的演化,都开始于新产业的萌生.古代社会的两次大分工和现代社会的几次产业革命都集中地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官锡强 《改革与战略》2007,23(12):113-116
文章从分析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生态模式选择、西江产业带的产业生态优势及基础出发,提出发展产业生态的政策导向:决策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创新、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工业布局整合创新、生态工业体系创新、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