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在对剩余量的估计上,人们的说法大相径庭。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的估计有两条思路:一是“倒思路”,即从剩余量的估计开始,余下便是农村可以容纳的有效劳动量;一是“正思路”,即从农村可以容纳的劳动力的计算开始,再推导出剩余量和剩余率。按照“倒思路”的常见说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的时间(折算劳动力)为1亿人左右。我国有农户1.85亿,平均每户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9期刊登了李庆曾同志题为“让农民选择”的文章(以下简称“李文”)。文中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政策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笔者读后颇受启示。然而笔者对文中的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现提出以下意见与李庆曾同志商榷。 一、真实的内涵是什么? 轰轰烈烈的农村大变革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威力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农村组织系统。随着旧的农村组织系统的瓦解,一个全新的农村组织系统正逐渐建立起来。新的农村组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得到一份张木生同志的文章,题为《关于陕西省委政研室“农村雇工经营调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5月,农业经济研究所在江苏省镇江召开农村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时,张木生同志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农村自营企业向合作经济转化的机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偏好探微——兼答陈美球同志之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 ,人们在理论和政策上存在着明显的小城镇偏好。究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建国以来 ,国家对大城市实质上的抑制政策造成了强大的思维惯性 ;上个世纪 80年代不得已而为之的小城镇模式被当作中国城市化的灵丹妙药 ;一些人认为城市大了一定会发生“城市病” ,而小城镇可以避免“城市病” ;把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或逆城市化当作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模式 ,认为可一步到位发展小城镇 ;一些人认为农民素质差 ,只能在小城镇发展。这些思想严重地限制了城市规模效益的发挥 ,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读了张岳同志《对〈农业生产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看法和意见》的文章后,我检查了我写的那篇文章和使用的材料来源,对我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督促。但为了把问题弄清楚,有的问题还需要作些说明。一、关于水土流失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据我手边查到的就有  相似文献   

6.
现年 34岁的曾庆莲,家中 7口人,现有房屋 14间,一色的青砖瓦顶,水泥地面。走进房内,天井把房子自然分成两半,一边是生活区,一边是工作区。走进生活区,映入眼帘的客厅、卧室、厨房等房间都窗明几净,家俱排列井然有序。有线电视、电话、摩托车、 VCD等高档消费品一应俱全。说明了家庭的殷实和女主人的精明能干。工作区内,食用菌制种室、菌棒培育室、养蚕室和高温消毒灶一字排开。 1999年全家全年纯收入 34500元,人均近 5000元。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当了排头兵。  眼前的一切,在 13年前,小曾想都不敢想。那时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7.
论林业经济理论创新的条件和源泉——兼答蒋海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拿到《林业经济》1997年第6期,一篇与我商榷为副标题,主标题为《对当前林业经济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的几点认识》的文章,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笔者以被评论人的角度认真拜读了蒋海同志的大作,发现他对拙作的批评仅有一处,即认为笔者提出的几个亟待研究的课题“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和实证分析的手段,较难形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否存在?》(载《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第9期)一文中,对土地报酬递减及其存在的条件发表了一些看法,温建设同志对我的观点提出了商榷,(载《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5期)争论涉及到诸多理论问题,需要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无论是理论演绎还是政策推进,都明显地倾向于“小城镇吸纳战略”,这一倾向有失偏颇。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城市吸纳战略”,其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兼顾经济增长和效益优化的双重目标,有计划有区别地逐步打开城门,引导资金和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支持、重视农村信用社工作。近年来,该省信用社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前不久,记者专程赶赴湖南,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信用社工作的情况,采访了分管财贸工作的副省长周时昌同志。 记者:周副省长,首先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们这次到湖南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有关情况,首先请问您是如何评价农村信用社工作的? 周副省长:我省农村信用社在各级党政和农行的领导下,机构网点、职工队伍、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止,农村信用社共有职工27000多人,占全省金融职工总数的40.9%。全省每个县市都建立了信用联社,乡镇有信用社,农村经济集  相似文献   

11.
土地的福利保障与经济价值功能,共同表达了土地资产属性在农地流转缔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集中讨论农户转出土地的契约期限选择问题。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发观:农户缔约期限的选择,主要与农户的资源禀赋相关,与土地本身有价值的产权维度的关系甚微。文章强调,由于土地对于农民具有显著的人格化财产特征,因此,赋予农户以土地的财产性权利,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与规范化才有可能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2.
13.
薛政超同志用以证明说宋代‘田制不立’者就是宋人的三个论据都不能成立。田制不立一语诚为宋人所首创,见廖行之《省斋集》卷四《田制论》,说的又恰好不是宋代田制不立,而是汉代田制不立,汉固无田制。今人说宋代‘田制不立’的四种情况,表达的都是今人自己的意思。其所说宋代‘田制不立’,如未对田制不立一词的含义做出特殊的界定,自然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田制,也自然只能用今人通常的语言习惯来理解与进行讨论。宋人从未笼统说过我朝‘不抑兼并’。抑制兼并不等于仇富,保富并不都等于反对抑制兼并。保富与抑制兼并并非对立概念;保富与不抑兼并更并非同一概念。笔者的《驳议》意在纠偏,说明宋代不仅有田制,而且也抑兼并,无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正如薛政超同志所承认的,笔者的《驳议》,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宋代国家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三次关于“两个飞跃”的论述——兼论农村公有制●郭书田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联系我国农村的实际,探讨如何实现“两个飞跃”的途径,自然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5.
振奋精神深化改革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同志在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主任暨学会二届代表会上的讲话各位专家、同志们:春节刚过,拜个晚年。  相似文献   

16.
企业整顿,大家做了许多工作,总的还不错。农垦分党组、农垦局、中国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以及赵凡同志很重视,抓得很紧,这次又专门召集重点的省、区来开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国企业整顿今年要告一段落。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整党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