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市净率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估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公开数据资料进行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估价的相关分析,并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为非流通股估价提供了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2.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确定国有股的转让价是外资并购中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外资并购的成功与否。基于市盈率修正的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模型,根据恰当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区别定价,采用加权法确定上市公司合理市盈率,解决了直接利用流通股市盈率估价非流通股存在的市盈率易被高估的问题,完善了传统的股权定价理论,对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确定国有股的转让价是外资并购中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外资并购的成功与否。基于市盈率修正的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模型,根据恰当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区别定价,采用加权法确定上市公司合理市盈率,解决了直接利用流通股市盈率估价非流通股存在的市盈率易被高估的问题,完善了传统的股权定价理论,对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评价了90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方法,并计算了其中77家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折扣率,结果表明这77家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估价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评价了90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方法,并计算了其中77家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的折扣率,结果表明这77家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估价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给流通股股东以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一般有付现、送股、缩股三种方式,付现方式会影响非流通股股东的现金流量但不影响其持股比例, 送股及缩股方式虽不影响非流通股股东的现金流量但减少了其持股比例。不同的支付对价方式会对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上市公司的会计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笔者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于蕾 《电子财会》2005,(11):31-33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取得相应的流通权,从而实现所有股东股份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股权融资饥渴症",股权分置改革后消除了"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那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公司基本面的资金需求,还是利用有利的市场时机进行股权再融资。  相似文献   

9.
卓毅 《电子财会》2005,(9):48-52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开启了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重新分割的大门。随着第一批四家上市公司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股权分置改革逐渐演变为一场通过对价对流通股进行“补偿”以换取非流通股“全流通”的交换。这场利益重新分割的“交换”涉及到一系列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结合第一批四家上市公司的改革试点方案,本文将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从财务与会计角度出发就股权分置改革展开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崔生祥 《英才》2005,(3):18-18
“有关部门竟然在上证综指创出5年新低情况下允许开办C股市场,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非流通股转让4日开市,正式通过沪深交易所实施”,这是一个月前被媒体广为传播的一条消息。证监会于今年1月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业务办理实施细则》。这标志着备受各方关注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导致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和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持股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对其财务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廖玉 《会计之友》2008,(9):65-66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导致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和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持股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对其财务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分为四类: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现金股利能否传递信号;现金股利分配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股权分置与现金股利政策异化。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评述,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4.
傅传海 《财会通讯》2005,(10):79-80
证监会于2005年4月29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试点方案主要采用非流通股股东通过送股、缩股等方式向流通股股东出让部分股权,或进行现金上的补偿,从而获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笔者仅就送股、现金补偿支付流通对价的情况进行分析。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减少了股权(或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权益)或现金,但获得了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从而增加了其持有的股份的价值。流通对价即是减少了的股权的账面价值(或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和现金,构成了…  相似文献   

15.
从财富效应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企业经济》2005,(11):217-219
本文以截至2004年8月我国实行管理层收购(MBO)的2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分析法对MBO前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研究结果发现:MBO对流通股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均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企业在MBO后业绩并没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所罗门动态增长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流通股、非流通股和留存收益等股权融资的成本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谈构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所罗门动态增长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流通股、非流通股和留存收益等股权融资的成本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权证(包括认购权和认沽权)的出现给证券市场注入动力,同时也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工具.当非流通股股东以权证的对价方式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时,应按照2005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权证核算在我国尚属摸索阶段,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为非流通股股东正确和准确核算权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Baker和Wurlger的股利迎合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是否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采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流通股不能上市交易和"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是导致股利迎合理论在我国不适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Baker和Wurlger的股利迎合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是否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采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流通股不能上市交易和"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是导致股利迎合理论在我国不适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