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商品流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经济范畴,它与生产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不了解流通及其规律,就不能正确分析流通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就不能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就流通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也就必然存在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  相似文献   

2.
商业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是同商品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无论何种社会形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商业就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马克思在谈到流通时曾明确指出:“流通是商品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商品者在流通之外不发生关系”。①恩格斯也说过:“商业对它的一切参加者都是有利的”。②这就是说离开了流通,离开了商业,整个商品生产将不复存在。而且,就商业的一般职能而言,它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存在商品经济的任何社会形态的经济中都处于重要地位。商业工作搞不好,商品正常流通受阻滞,就会造成生产滑坡,消费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商业管理体制的沿革任何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都必须有相应的经济管理。我国实行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同时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此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进行调节。在  相似文献   

4.
按经济区域进行商品流通(简称按经济区域流通,下同),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商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联系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我想是必要的。一、按经济区域流通是商品地区间流通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10月12日我应邀参加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由于时间仓促,未能详谈我对流通问题的意见,答应回来后再写一个书面发言。孙冶方同志长期以来批评苏联和我国过去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的“自然经济论”和“无流通论”,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商品生产广泛发展,商品流通渠道越来越跟不上商品生产的发展,证明冶方同志批评“自然经济论”和“无流通论”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商品流通和城市的兴起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城市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发挥流通中心的作用。批发商业是商品流通的源头和中间环节,它一头联结生产,引导、促进生产的发展;一头联结零售,服务零售,指导消费;中间联接着批发与批发,成为沟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销之间的“桥梁”。因此,也可以说,批发商业是商品流通的大动脉、总枢纽。如何把批发商业进一步搞活,对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流通中心的作用,搞活整个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杭州是举世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历史上商业占有重要地位。批发商业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深购远销,经营灵活。解放以后,杭州和全国各地一样,批发商业成了独家经营、统购包销、计划分配、层层调拨为特点的封闭式体制。地区分割,流通阻塞,生产受到阻  相似文献   

7.
一、多元化流通的必然性从商品生产的整个历史考察,商品流通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最活跃的地位。批发是流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它反映社会生产,特别是流通领域其他环节中所发生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改变,商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加,零售环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批发体制的相应变革。而批发结构的变革,又会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通先导作用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认为,流通是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商品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一样,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凸现,流通决定生产,流通过程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进行,成为较之生产过程更为重要的经济运行过程,流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愈来愈突出,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先导,进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研究框架和相关的学术争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孙冶方开创性地提出了“流通一般”,并以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了流通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相关争论涉及到三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及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分;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构建的相关问题及其与贸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孙冶方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以及相关争论对当今我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研究框架和相关的学术争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孙冶方开创性地提出了“流通一般”,并以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了流通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相关争论涉及三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及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分;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构建的相关问题及其与贸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孙冶方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以及相关争论对当今我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经济学的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零售商业是社会主义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它把商品从流通领域推进到消费领域,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基层单位。做好零售商业工作,对于搞好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工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零售商业建设,提高零售商业管理水平,在新的长征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 建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零售商业,在为生产服务尤其是为人民生活服务方面做出了贡献。工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生活资料商品和一部分生产资料商品,都要经过零售商业这一环节供应给消费者。从以下数字不难看出,零售商业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作出的贡献。1950年  相似文献   

12.
商业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形势下的商业计划工作,对有计划地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科学地组织商品流通,扩大城乡、地区、企业之间经济联系,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有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计划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基本上适应了开放、搞活和加强宏观管理的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减少了计划商品的品种(由188种减到23种),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了企业的计划管理权限;开展了市场信息和预测预报等基础工作,为编制计划、指导业务、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和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明确了商业计划工作“三个转变”的改革方向(即:从部门计划为主转为社会商业计划为主,从年度计划为主转为中、长期计划为主,从指令性计划和直接控制为主转为指导性计划和间接控制为主),并且已经开始起步;通过研究商业二十年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编制商业“六五”和“七五”计划,初步摸  相似文献   

13.
孙宏康 《财贸研究》1990,1(3):64-65
<正> 对于供销社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原本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全民经商的错综复杂局面,由于整个流通体制改革不配套,在政策、环境不平等的条件下,供销社商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改革后形成的多元化流通格局,虽然促进了商品生产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但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多渠道的盲目发展,宏观的调控手段没有及时跟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商品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商品流通和商业不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商品流通、商业对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作用我国是在自然经济的农业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因此,我们有一个历史补课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看,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主要功能都是内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从商业角度来审视媒体内容,或许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商业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商品的生产销售,形成商品有效流通来实现从业人员的价值;若商品生产、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障碍或断链,都会导致商品流通停滞、从业人员的价值无从实现。  相似文献   

16.
商业管理现代化是商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技术设备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求商业管理现代化,这才能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相适应。一、商业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现代化商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数量逐渐增多,市场销售范围越来越广泛,那就更加需要处理好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使之协调起来,更好地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因此,在流通规模、结构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要同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相适应。管理现代化,是商业的经济活动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的统一。经营就是把商业搞活,把经济搞活。而搞活经济,又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商业要经营好和管理好,那就必须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和  相似文献   

17.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阐述再生产理论时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现实的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6页)这充分  相似文献   

18.
发挥商品流通先导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商品流通的先导性及表现形式 (一)资源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末端地位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的计划管理使资源约束成为经济增长的硬约束,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导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极度缺乏.长期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从整体上忽视了流通的重要性,国有商业执行国家实物分配职能,商业制度的作用是配合分配过程的顺利进行.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是资源约束型经济.在经济主体地位上,生产者主权至上,消费者主权至下.商业一头作为买者受制于生产者,一头又作为销售者凌驾于消费者之上.在流通渠道上,实行逐级批发加零售,环节多,渠道长.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试图利用计划来调节生产要素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统购统销的商业政策和价格的计划管理,使商业被动地服从于生产,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末端环节,处于末端地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商品流通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资金在商业资金中占最大的比重。按照流动资金运动规律的要求管理流动资金,充分发挥它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加强商业经济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兹就商业流动资金运动形式、环节及比例关系、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三个方面探讨流动资金运动规律和流动资金管理问题。一、商业流动资金运动形式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商品流通,从购买商品开始,即购买阶段(货币——商品);以卖掉商品而结束,即销售阶段(商品——货币)。货币,商品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商品流通的规律与形式。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还存在着流动资金运动规律和形式:“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改善和加强货币流通的宏观控制,使货币流通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使纸币流通量符合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正常的货币流通,能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和影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本文就如何改善和加强货币流通的宏观控制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