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梅保华人是城市的核心主体。围绕人这个主体并占有一定空间,成为人生存发展条件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便构成了城市环境。城市环境,除自然环境外便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体,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勇 《城市问题》2007,(10):76-79
对国内宜居城市的概念研究进行了描述,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宜居城市是一个动态、综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无论从软环境还是硬环境,从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来看,宜居城市最终要落实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上.  相似文献   

3.
一、甘肃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甘肃地处两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殊。又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高。由此形成了企业财务风险与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人文环境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狭义环境会计的局限性 狭义环境会计是对会计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在可持续发展影响方面所进行的会计学分析,反映和控制因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等所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成本.它所研究的只是会计环境的一个方面.而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解决因会计环境而产生的问题的方法,即运用会计核算手段反映因会计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并将成本控制到最小、最低的状态,寻求最大、最佳的社会发展利益.因此,会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文环境遭到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如贪污腐败产生的人文环境成本就属于此类,它有别于环境保护角度的环境问题,却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如果仅从自然方面狭义地考量,将无助于全面、彻底地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会计的可持续发展也很不利.  相似文献   

5.
建筑、自然和人一直以来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与建筑的承载,建筑也离不开自然环境而独立存在,虽然这种关系一直存在,也被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却常常被孤立看待,直到人们开始从系统综合的角度看待人和自然开始,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主要就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宋元戏曲史》是一部关于戏曲的重要著作,作者王国维在书中提出"自然"说这一观点,不仅是对前人的继承,更是对自己学术的一种总结和发展;他系统的阐释了"自然"说的内涵,也提到了产生"自然"说的因素,对创作模式深有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戏曲固有的看法,这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应当有领导的关爱,同伴的互助,公正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等。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专业成长是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还跟教师的人生目标、信念、职业认同感等有很大的关系。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把教育当作幸福的体验和活动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教师的幸福人生就是教师幸福的教育人生。把致力于成就教师幸福人生,作为"教职工之家"建家的理念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建家为民,建家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2009,(23):9-9
当人类的心智真正强大和健全起来,愿意更加认真地探寻、面对和尊重一切因果规律时,"上帝"终究会走下神坛,并高兴地成为"因果"的好朋友过去,当人们不能够为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找到原因时,就假设冥冥之中有一个主宰是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于是"上帝"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冶金企业文化》2010,(3):16-17
"2010冶金企业文化论坛"于6月8日在山东钢铁莱钢集团公司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学习型组织(党组织)建设"。来自全国50家冶金企业的代表听取了莱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介绍,并到现场深入观摩学习。中国冶金政研会副会长赵国珩作了题为《从营造开放共享的人文环境入手,推进学习型组织(党组织)建设》的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0.
赵福帅 《英才》2014,(6):104-105
家族拥有萨拉斯石油公司,并长期经营国际米兰足球队,父子两代两度创造出世界足坛的"大国米时代"。在意大利的米兰,有一个经济实力颇为雄厚的商业家族,他们不仅拥有足球,并且还控制着一个庞大的石油财团,这就是莫拉蒂家族。这个古老的家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家,历经5代,经营至今。家族拥有萨拉斯石油公司,并长期经营国际米兰足球队,父子两代两度创造出世界足坛的"大国米时代"。  相似文献   

11.
静雨 《房地产导刊》2010,(11):109-109
"远亲不如近邻"。当"近邻"这个词已开始伴随着传统院居文化的消逝而逐渐淡去。过去的老式大院邻居那种生活场景只能萦绕在人们回忆中:东家炒了好菜给西家端一碗,酱油盐巴没了到对门家厨房去拿……是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让这些曾经美好的画面迷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熟练的医生"一刀子切下去,几分钟孩子就出来了"。从对产妇进行消毒、麻醉,一直到手术结束做完清理,整个过程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中国每年有500万例的剖腹产其实是可以做到自然分娩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楹联趣话贤猛经济楹联出现得最多的要数茶店酒家。辽宁千山有座茶店,其茶联为:"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古城西安莲湖公园有家"奇国茶社",其门上楹联为:"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国耶?是园。是国非园。"新加坡怡保霹坜洞悬挂一联:"天下几个闲,...  相似文献   

14.
闻人难识     
余世存 《英才》2014,(6):110-111
有人说他是"乱世奸商",有人说他是"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有人说他是"帮凶"、"走狗"……旧中国称虞洽卿这样的人是"闻人"。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虞洽卿三个字早就标签化了。这个当年上海滩的"闻人"、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大买办、蒋介石的"金库"……是我们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记得20多年前,从历史书上知道这个人物,就把他跟"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对这个人,也就失去了了解的兴趣,直到看民国史料多了,才知道这个人还是有值得人佩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裘丽伟  陈丽 《价值工程》2011,30(9):132-132
中国人自古以来过着修身养性的生活,人们依赖自然,亲和自然。中国传统建筑主张"天人合一"。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这不仅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有明显的反映,在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古典建筑室内外空间塑造。本文仅从古建筑的空间处理和建筑的造型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6.
徐建博  程思 《价值工程》2014,33(33):126-127
本文从云南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契合点出发,分析云南民族建筑风格的特点,并对当代云南民族建筑风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一首经久不衰的老歌,唱出了无数人渴望家的温暖的心声。现如今,家的定义不再只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多的人把家定义成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所以,  相似文献   

18.
探寻瑞士     
FIONA 《中国新时代》2009,(11):120-123
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有机会去游览一个城市,无疑是巴黎;如果有机会去一个城市生活,巴塞罗那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追赶历史的脚步,那自然非意大利莫属;而如果你想体会真正的美丽,那就去瑞士吧!"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未来能源的关注使得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发生了巨大的兴趣,像太阳能、风能、水利以及对动植物产生的废物的利用等"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建筑"的概念由此产生.一般来说,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处理好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朱广文 《数据》2011,(9):56-57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面对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可靠而及时的数据已成为人们参透市场玄机的最有力"武器"之一。也正因此,今日的中国经济数据才备受全球瞩目。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自然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