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后,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许多发达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纷纷以环境保护为由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在此情形下,碳关税的征收势必会对我国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研究碳关税对我国纺织业这类中国传统优势行业的影响具有现实参考意义.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简单概述了美国碳关税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实行的可能性,并论述由此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提出中国纺织业应未雨绸缪,先行一步,通过自主创新、市场多元化、建立清洁产业链等方式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祥坤 《魅力中国》2011,(17):45-45
碳关税,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2009年7月4日,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碳关税。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单一国家出口市场。去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达2523亿美元,约占全年总出口14285.5亿美元的17.7%。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总份额约15.7%。如果美国对所有“中国制造”征收国别关税,那么我国产业必将受到整体打击,程度将由关税税率和实施范围决定。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低碳消费,关注低碳经济,而美国通过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法案,受到了发达国家等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青睐.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提出了低碳经济,实为新的贸易保护,本文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角度分析了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了多国政府的共识。发达国家为了渡过经济危机,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提出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行,必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一系列影响。文章分析了碳关税壁垒的特征,并根据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探讨了发达国家设置碳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应积极面对碳关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气候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法国在全球贸易中对碳关税政策的态度,引起了全球普遍的关注和争议。本文根据碳关税产生的背景和实质,分析了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考虑到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碳关税征收前做好准备,同时提出了我国应对碳关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碳关税”与中国外贸政策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譞  薄文宾 《特区经济》2011,(6):230-231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而美国为了在经济危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意图在新的节能经济中继续处于有利地位,也迫于其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于2009年6月22日通过《清洁能源安全法》。该法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为由正式提出了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西方征收"碳关税"一旦成为现实,不仅会使西方国家在短期内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也会使其在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时代保持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本文首先对"碳关税"的由来以及西方国家的意图进行分析阐述,进而讨论其对中国外贸的不利影响,最后,从外贸政策的角度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气候变化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以应对此问题为理由提出对本国进口的碳排放量较大的产品征收一种特别的关税——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即碳关税。虽然我国现在反对征收碳关税,但是考虑到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而我们发展中国家之间对碳关税又缺乏统一协调的立场和一致的观点,因此发达国家极有可能在未来单方面实施征收碳关税的政策。碳关税的开征将毋庸置疑的对我国的出口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应当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碳关税。总体上看,我国在国内征收碳税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应对发达国家碳关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沁旋 《魅力中国》2011,(5):187-187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保护气候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为此,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合作,及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此背景下,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贸易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议案》,该议案宣称,将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的措施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碳关税”的说法由此而来。碳关税的提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背后隐藏复杂的战略利益分配关系,其对中国未来的出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为了应对碳关税的博弈,需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应的对策。因此,笔者尝试在本文中简述碳关税的形成背景、碳关税的实质、以及我国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秀娥 《新西部(上)》2010,(3):246-246,248
本文在分析美国征收碳关税的原因以及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寻求更加积极主动的国家立场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1.
碳关税刍议     
本文阐述了碳关税与碳税的概念,分析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实质,探讨了碳关税是否违反WTO相关规则及如何看待碳关税和应采取的对策问题。指出中国要正确看待碳关税,要走出被欧美误导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提出以开征“碳关税”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有可能在环保大旗下推行保护主义的担忧.那么碳关税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其有是否在国际法环境下合法合理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中国当如何应对碳关税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积极应对碳关税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中国经贸》2010,(17):60-61
面对西方提出的“碳关税”,中国显然是仓促应对。中国商务部已经正式发表声明,指征收碳关税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对此坚决反对。看来,中国对碳关税的认识,还局限于商务领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西方在战略上的一次大调整,而且随之而来的国际压力将会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14.
王倩 《中国经贸》2010,(14):198-198
本文通过介绍碳关税的征收背景,进一步分析其实施的真实意图,并提出中国应对“碳关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设立各种碳壁垒,试图分摊碳减排的代价,其中利用碳关税设置重重壁垒将是发达国家建立另类霸权的新趋势。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碳贸易摩擦、汇率问题、碳减排配额及其分配问题等都将与碳关税的征收高度联系起来。中国必须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全方位应对碳关税冲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对出口商品征收碳关税逐渐被各发达国家提上议程.本文以中国为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征收碳关税对一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并以沈可挺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分别征收30美元/吨碳和60美元/吨碳的碳关税对我国工业品总出口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夏丽萍 《特区经济》2013,(10):43-46
人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碳关税的征收是大势所趋。江苏省作为中国的外贸出口大省,碳关税的征收必然会对江苏外贸出口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碳关税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与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低碳祭件下江苏外贸出口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探析了碳关税对江苏外贸发展的影响;最舌,提出了实现能源低碳化、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开拓销售渠道、确立低碳排放标准等措施积极应对碳关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碳关税"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曼 《北方经济》2010,(22):36-37
由美国带头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政策,在环境保护的大幌子下限制我国的各项出口.机电产品是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碳关税"的开征必然对占据我国出口市场将近一半的机电产品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主动采取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优化机电产业结构、创新技术等措施应对"碳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19.
气候大会的相继召开说明各国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共识。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概念,以求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引起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强烈的反对。主要介绍碳关税的含义、由来以及目前实施的现状,分析征收碳关税将对我国外贸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后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纷纷提出了“碳关税”的征收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其合理性的争论。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碳关税”的概念及征收方法,而后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足迹等理论详细论述了“碳关税”征收的不合理性。最后,文章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贸易以及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