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叶蓓 《湖北经济管理》2013,(21):128-129
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在总结案例带给我们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东霞 《辽宁经济》2006,(12):113-114
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公司财务信息舞弊行为晶益猖獗,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舞弊行为也较为严重,为此,新的《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财务信息舞弊的条款,规定了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然而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上市公司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财务舞弊引发“爆雷”事件频发,各类风险显著上升,部分恶意财务造假和违规信息披露事件不仅使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通报显示,2020年新增84件信息披露立案案件,其中财务造假违规处罚高达39件,系统化、规模化、复合化特征愈发明显。本文梳理了近十年来上市公司涉及财务造假的177个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财务舞弊手段和特征,并对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相关指标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探索智能风控模型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雪 《辽宁经济》2007,(11):49-4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比较严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失真的现状,本文通过舞弊动机和条件等方面来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产生的原因。一、舞弊动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其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5.
黄月菡  陈庆杰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7-202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利用财务舞弊手段来谋求利润.研究发现,常见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主要有虚增资产、隐瞒负债、虚增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4种,而目前中国的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复杂的舞弊手段往往不能监察到位.为了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结合超华科技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公司内部、政府机关和中介机构3个角度总结出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倩 《魅力中国》2014,(1):91-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其直接反映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套取利润,往往会出现收入舞弊的行为。这不但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欺骗了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给其带来了损失。鉴于这种情况,加强对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识别与审计至关重要。本文对对分析了收入的概念,阐述了收入审计的意义,对收入舞弊的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希望能够改善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利用种种手法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长期为自己牟利,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对此,监管部门一直是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的。作为媒体,提醒市场参与者防范此类财务风险,是舆论监督职责之所在。从本期开始,《新财经》将邀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财务专家,开设“财务舞弊”专栏,探讨如何有效识别各种类型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以帮助投资者避开那些不诚信的公司和它们挖掘的财务陷阱,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下面是专业人士揭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五种方式以及10个涉嫌案例。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一种简单的财务舞弊识别方法有助于帮助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财务舞弊进行初步的识别。本文根据对样本公司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得出部分指标的临界值,并给出指标的后验准确率,使用者通过将上市公司部分财务指标与指标临界值进行对比,初步判别上市公司是否进行财务舞弊。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中证券市场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开收到信息质量也有越来越高的需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之一,但出于粉饰公司业绩等原因,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不断发生,监管部门对财务舞弊的治理也不可能短期见效,若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有效识别财务报告舞弊,则财务报告舞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危害将会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9.
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舞弊,不仅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对企业股东、投资人与其他利益有关的物质收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识别并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确保经济的平稳增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企业财务舞弊的含义、动机、手段、危害进行剖析,结合财务舞弊审计现状,识别财务舞弊,探讨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财务舞弊的审计措施,杜绝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产生,建立企业健全的财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舞弊,不仅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对企业股东、投资人与其他利益有关的物质收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识别并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确保经济的平稳增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企业财务舞弊的含义、动机、手段、危害进行剖析,结合财务舞弊审计现状,识别财务舞弊,探讨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财务舞弊的审计措施,杜绝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产生,建立企业健全的财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允、真实"高于一切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首先要达到的目标,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使越来越多的经过财务舞弊加工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  相似文献   

12.
财务舞弊历来是一个全球热点问题,尽管相关部门想尽了各种办法,可都收效甚微。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财务舞弊产生的根源,特别是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行为人与处罚机构的最优选择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均衡解的因素,以及如何对博弈双方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舞弊的措施,藉此降低财务舞弊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外财务欺诈现象,人们往往从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寻找原因。其实内部控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虚假信息和舞弊行为。要从源头上杜绝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必须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做起,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桦 《中国集体经济》2012,(9S):173-176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繁荣,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设法上市,借助于资本市场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缺资金。为了确保资本市场秩序的稳定,使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受挫伤,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充分,是每一个上市公司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财务信息披露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和法律制度,不仅能够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性,而且同时密切关系着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虽然近些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现象仍时有发生,社会对此反响十分强烈。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拟就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磊 《魅力中国》2014,(25):79-79
一、舞弊的含义及与错误的界定 舞弊是一个人们常用的行为术语,它包括人类智慧所能设计的所有复杂的方法,这些方法被某个人通过虚伪的表现用于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好处。正因为如此,民间审计从其诞生时起便与审计舞弊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社会的需求和企业信息的使用者总是在不断变化,审计人员对于舞弊审计责任的承担也一再变化。舞弊,简单的说就是作弊,它是指企业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16.
刘怡萍 《特区经济》2010,(6):105-10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财务控制的内容和重要作用,列举了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失真、决策失误、违法违纪的案例,指出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对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而提出了几项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财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财务舞弊必然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各种迹象。本文从管理层面、关系层面、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以及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对财务舞弊的征兆加以识别,并指出财务舞弊的具体征兆表现。  相似文献   

18.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呈恶性发展之势,要推进证券市场的预警与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就变得意义重大。以148个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和配对的非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神经网络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此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74.58%和70%,能有效的识别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对有舞弊动机的上市公司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逢春 《中国经贸》2009,(20):172-172
商誉是备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自行评估和确认商誉、利用商誉的定期减值进行利润操纵是常见的财务舞弊方式。本文结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案例分析商誉巨额冲销的行为本质,给报表使用者分析商誉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会计报表舞弊的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楠 《发展》2009,(3):62-62
财务舞弊是指财务造似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