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港区气象局在天津市气象局和大港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标准更高、质量更好、速度更快的工作要求,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现代气象业务建设,努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公共管理,打造“科技型”一站多能的现代化气象台站,圆满做好汛期等重大气象服务,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老区建设》2013,(3):5-5
2月19日,中国气象局下发《关于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知决定,气象部门将在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重点区建设100个左右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在农村气象灾害易发区建设1000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湘赣两省井冈山区气象科技扶贫协作片于1992年初开始工作。协作片的主要任务是依靠气象科技,帮助贫困乡村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7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和实施农业减灾防灾、农村气象科技信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以及人才培训等四大工作系统,在扶...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获悉,《云南省"十二五"气象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方案》》(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于今年7月份启动。据介绍,《专项规划》立足于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在总结"十一五"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学习考察省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面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水平,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气象科普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提升气象科普的实效性,共同推进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气象部门在为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涛 《魅力中国》2013,(28):14-14
通过完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分析了中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大,进而对于服务行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继金融中介机构、信息服务、广告媒体等第三产业之后,气象这一传统的基础产业也成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产业,前景看好。本文将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气象经济"。气象经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气象预报进行防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宁德市海洋养殖气象服务现状分析,结合对天气信息、气候要素变化、灾害预警等海洋养殖气象服务需求,分析当前海洋养殖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气象灾害信息传播不畅、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预报准确率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海洋养殖气象服务工作,应结合当地渔民对海洋养殖气象服务需求,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完善沿海气象监测系统,加强局地小气候观测,完善服务产品,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等,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的防灾减灾体系从法律、组织机构、规划、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日本和美国防灾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略论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远远适应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实现我国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从加大政府投入、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完整体系等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县级气象局(站)既是气象部门的基层单位,又是县级行政区域的气象主管机构,承担着采集气象信息和资料,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经济提供气象决策信息;为公众和用户提供气象服务等重要任务及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行业管理和气象行政执法的职责.文章分析了陕西省县级气象局(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不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匹配、不适应等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与"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如何补齐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短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文华 《发展》2011,(1):116-117
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在体制、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健全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支持体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农村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发展农村文化;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繁荣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农村金融应从"农村信贷定价模式与农业产品价格市场化相适应,农村资金结算应与农村交通通讯现代化相适应,农村中长期信贷投入应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应与现代农业所有制多样化相适应,农业保险应与农业防灾、救灾现代化相适应"等方面的要求上,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6.
气象经济指与天气等气象预报服务有关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和。气象经济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利用气象预报进行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热带气旋、暴雨、沙尘雹、暴风雪、干旱和人工影响天气等;二是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如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商业部门利用气象预报进行有益的经营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开放导报》2008,(4):I0005-I0006
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灾害影响千家万户。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圳这片自主创新的沃土上,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初步建成了综合观测平台、信息发布平台、预报预测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减灾与应急平台、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平台.灾害天气系统捕捉和预警的能力显著提高,预报预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大幅上升,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象科普意义重大 (一)提高气象科普工作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气象工作的法律地位十分明确,做大做强气象事业,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是基础,对于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气象科学原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气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  相似文献   

19.
郭建军 《调查研究报告》2006,(202):3-15,F000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财政、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陕西省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并大力推广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开展农村远程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开展陕西省农业科技“110”示范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知识信息服务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