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文件对税务机关在查办受票企业不知道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销售方虚开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作了明确说明。这就是查处税务违法行为中的善意  相似文献   

2.
随着防伪税控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的现象越来越少,而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税款的现象却呈蔓延之势。近年来,随着税务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利用虚开专用发票偷税的大案、要案逐渐浮出水面。因此,如何稽查和鉴别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成为摆在税务稽查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罗心仪 《特区经济》2024,(2):112-117
在《刑法》研究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自入罪之日起,其处罚界限便引起国内学者广泛研究与讨论。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作为最高法指导案例已突破原有行为犯立场,但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实际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属于实害犯,挂靠如实开票行为应属无罪,其与逃税罪属于法条竞合。为进一步规范此罪的适用,减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应当借助出台司法解释、明晰行刑边界、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制度、完善企业合规制度等路径形成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发现一些外地企业以上门送货、上门送票、现金结算的方式与本辖区纳税人洽谈生意,经发函协查,取得的这些增值税专用发票近一半为虚开发票,致使本辖区19户企业取得的88份专用发票不得抵扣税款451652.5元,企业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企业形象也遭受损害。为此,国税机关提醒广大纳税人在取得专用发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把好关口,重点是对取得的专用发票要保证“票货、票款、票企”三相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凭证及利用虚开海关完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等重特大涉税违法案件.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具有一般普通发票所具有的商事凭证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值税完税凭证作用。所以,从纳税人领购、保管、使用等诸环节易诱发不法分子觊觎专用发票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使用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保管不善问题。二是现行违章处罚办法不当。三是内部传递漏洞较大。四是开大头小尾发票问题还在发生。五是一般纳税人开出专用发票后,以种种理由不立即记销售,造成企业欠税现象发生。 二、改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设想 笔者认为除那些财务制度健全、安全保卫工作较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外,在其他所有工商企业应全面实行由税务部门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作法,即由税务部门代保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源泉控制,从根本上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7.
一、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一)减轻企业税负 对于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或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营业税,存在着重复征税、加重纳税人负担的问题.增值税是税务抵扣的机制,它是货物和服务税收基础的附加值,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通过扣除生产投入的增值税负担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有利于税收征管 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限购使用,因此使用专用发票缴纳增值税便于税收管理,保障了税收安全.并且其进项税额可以正常抵扣,这符合我国的税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金税工程防伪税控系统(以下简称税控系统)能切切实实的杜绝假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发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税总局全面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意见》要求取得增值税一般人资格的企业2002年1月1日起,必须通过金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万元以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全国统一废止手写万元版专用发票,2002年4月1日起手写万元版专用发票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2003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9.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我国税法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罪名。文章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概念和主体的界定入手,将现实中本罪出现的形态进行分类,对于法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如犯罪金额如何计算、罪行认定及与其他犯罪行为如何区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红发票罪的定罪以及量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2009年第一号公告.明确从2009年1月1日起,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废旧物资,不得开具印有“废旧物资”字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取得的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废旧物资专用发票.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自2009年4月1日起。废旧物资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家税务局发出《关于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通知》。通知要求对被盗、丢失专用发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纳税人必须严格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保管使用专用发票,对违反规定发生被盗、丢失专用发票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视具体情况,对丢失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最长不超过半年)停止领购专用发票。对纳税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我国实行国税,地税两税分开征收的征管体制改革,国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直接源泉,成了决定国家财政收支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是年销售额工业企业需在1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在180万元以上,财务制度健全的正常纳税企业,对经营规模较小但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也可以申请认定,取得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也就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资格,享有进项税额抵扣权。  相似文献   

13.
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新解释前一时期,各地不断提出一些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方面的问题,要求国家税务总局予以明确。现根据全国增值税工作会议讨论意见,作如下补充规定:一、关于超面额开具专用发票问题超面额开具专用发票,是指纳税人在专用发票“金...  相似文献   

14.
周广仁 《浙江经济》2013,(20):15-16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内容包括增值税进销项管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关联交易、优惠政策、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退税等六大类税务风险,需要强化防范和控制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通过对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涉税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使税务风险所产生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对于税企双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5.
詹程 《东方经济》2003,(8):62-63
被告人古某于2000年12月至2002年10月,在注册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先后用假身份证或他人名义.以支付手续费的方法.分别在本市多个区以及外地,注册成立了A、B、C贸易有限公司和D金属材料公司等。并向税务机关购买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伙同他人以收取开票费的方法,进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正在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步伐。许多企业已经使用电脑及IC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通过网上报税方式申报企业税款,同时也在逐步开展增值税发票抵扣联的网上认证业务。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上海较早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网上认证系统的试点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要通过一台电脑、一  相似文献   

17.
1月8日,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税务工作成绩单新鲜出炉。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为399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92亿元;全年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圆满完成财政预算安排的目标;个税首次汇算平稳实施,社保费征收职责划转顺利完成,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稳步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改革分批在宁波、河北、浙江等11个省市新办纳税人中开展试点并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法税务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税务体系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税收制度的完善为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税收以及纳税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税收状况.因此,纳税人管理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本文通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中问题的分析,探讨一般纳税人管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庆  龚锋 《浙江经济》2004,(10):54-55
1994年,以分税制改革为契机,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增值税。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确定了“生产型”增值税的基本格局,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按17%和6%两档基本税率课征,采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规范化管理。总体来看,10年的运行说明增值税的实行是成功的,在筹集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效果明  相似文献   

20.
委托加工作为一种常见的业务模式,一般货物只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应税货物还涉及到消费税,增值税与消费税在纳税人、计税依据的确定,完全不同,这一问题的专业性较强,税务处理较细,初学者在学习与实务操作中常出现差错,国家税款不能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企业面临税收风险。本文将重点阐述委托加工模式下,增值税与消费税纳税人、计税依据确定的基本原理,以帮助初学者厘清思路,避免犯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