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创建贫困生精品社团等模式,探析高校社团资助育人的有效路径,利用社团的优势与作用来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提升高校精准资助成效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资助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贫困证明有舞弊空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缺乏客观依据、资助方式缺乏人文关怀、各级各类资助系统缺乏共享兼容性等问题,直接影响资助的精准度。大数据技术的特征与高校资助工作存在内在契合性,并构成大数据嵌入高校资助工作的依据。大数据技术嵌入高校资助工作,构建资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助对象认定精准、资助方式实施精准、资助管理动态精准,是当前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工作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当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资助工作存在着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重经费管理轻过程管理、重单向输入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制约着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高校应树立发展性资助理念,培育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完善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激励保健机制,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强化高校资助育人功能,需要提升资助工作理念,变无偿资助为附条件资助,从五个维度:健心、立德、筑梦、强能、考核来助人、铸人.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抓手,驱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灵阴霾,为他们的中国梦健心、育性;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为依托,激发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自觉,为他们的中国梦问诊、把脉;以校友论坛、励志讲坛为平台,开启经济困难学生的梦想之旅,为他们的中国梦筑梦、导航;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舞台,砥砺经济困难学生的奋进前行,为他们的中国梦启智、强能;以高校评先、评优为契机,检测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他们的中国梦加油、发力.  相似文献   

7.
8.
崔源  薛媛 《改革与开放》2017,(18):101-102
近几年,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大,受资助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暴露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德育缺位、资助目标单一以及资助体系不平衡等问题。要实现资助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型,精准资助就成为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和鼓励性资助;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建立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建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意义、当前资助育人体系的不足结合高校家访活动的目的、对象、内容等过程分析,提出高校家访活动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专业化工作技能的探索,就高校家访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专业化技能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基于育人目标的资助管理必须树立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相结合、资助管理与引导教育相结合的资助理念。积极开发资助工作的励志强能育人功能,把资助工作与学生感恩教育结合起来,把资助工作与学生诚信培育结合起来,把资助工作与学生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实现高校学生资助与精神扶助相契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在总结陕西省本专科学生资助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当前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精准化资助的路径,即构建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搭建学生资助大数据平台、量体裁衣精准施策和扎实做好育人工作。从而使学生资助工作落脚在育人上,这样必能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这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贾飞祥 《特区经济》2023,(4):124-129
随着我国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完善,资助的情感维度不断被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感诉求成为资助育人过程中的宝贵资源。通过“国家在场”的呈现,情感治理能唤起个体与国家的关联,引导个体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面对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情感困境,高校可以通过结对导师、温情家访等制度回应育人对象的情感诉求;通过构建情感共述平台、满足群体卷入需要等措施柔化育人过程中的张力;通过加强育人对象与国家的情感互动,帮助学生有序参与社会,建立稳定情感归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目前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着育人功能发挥不够、体系不完善、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重权利享有轻责任承担、重政策落实轻过程监控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二是全方位构建以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核心的资助育人体系;三是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目前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着育人功能发挥不够、体系不完善、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重权利享有轻责任承担、重政策落实轻过程监控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二是全方位构建以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核心的资助育人体系;三是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教育资源最为薄弱的鄂西少数民族山区为例,概述了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时代价值,论述了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理论依据,提出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路径:碰钉子,爬梯子,引路子,搭台子,结对子。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资助服务育人工作一直以来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任务,我校将资助工作的重点落脚到培养人才上。资助育人,我们不仅要扶贫,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情况而失学,更应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本篇文章围绕高校资助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浅析高校如何优化资助服务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方式是创新高校育人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三全育人”实践阵地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方式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面临着大学生群体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不强,育人主体对“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的理念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学生社区内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社区育人队伍建设,凝聚学生社区育人共识;利用网络信息媒体,搭建学生社区网络育人平台。  相似文献   

18.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文章通过对资助育人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践行"一生一策"理念,健全资助育人体系,精准落实"扶贫"到"扶智",从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实现"精准资助",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家访活动有了新的任务和机遇。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家访活动有着四个方面重要内涵:开展贫困生精准认定建档立卡的重要环节、拓展精准帮扶的重要形式、提升资助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资助育人质量的重要载体。本着随机抽样与普遍覆盖相结合、人文关怀与成长发展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廉洁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并提出了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家访活动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