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研究区域的城镇化综合指数、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近2/3的地级市处于拮抗阶段,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耦合协调度在0.3到0.5之间;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城镇化水平并不是同步发展的过程,而是滞后或超前的发展的过程,甘肃省多数地级市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超前于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亚萍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58-165
构建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沙市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在2011—2019年耦合协调关系以及演变过程,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其2020—2023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发展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高于生态环境水平;智慧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均分布在0.8~1,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趋于上升发展状况,且到2016年已经达到初级协调状态,但是距离优质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2023年长沙市智慧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预计将呈稳步上升趋势。未来,长沙市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王磊  白昱  杨继托 《科技和产业》2023,23(3):170-176
城镇化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探讨2010—2019年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时空演进特征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格局分异明显;甘肃省各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呈“金字塔型”且不断优化,耦合系统先后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甘肃省耦合协调水平与相对发展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甘肃省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甘肃省环境现状 甘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依自然生态环境划分为四大生态类型区,即: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区.近年来,甘肃省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速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甘肃省生态环境也日益严峻.《2015年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中表明,2015年,全省14个市(州)可吸入颗粒物均值为95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3.1%;二氧化硫均值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上升3.3%;二氧化氮均值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上升6.9%.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下降0.9%、15.5%、11.7%.全省14个市州中,陇南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城市均超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状况对其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地效益是否受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需要进行探讨。为此,选取36个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块)为研究样本,综合利用GIS技术与空间句法、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在对上海市开发区用地效率与交通通达性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较好局部范围被感知程度,分布于中心城区环线、城市快速道以及对外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开发区具有较好交通通达性的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测算进一步发现,开发区的用地效益与其交通便捷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开发区二者表现出较高协调等级,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均呈现较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部分市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滞后于其区域交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孙斌  徐渭 《科技和产业》2021,21(1):61-6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和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正确认识黄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采取恰当的发展路径和保护措施,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经济环境发展研究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该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地的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视角,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州省2010—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并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效果。结果显示,人口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内生动力,优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提高二者耦合发展的关键,质量提升是二者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安市为例,运用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近十年来西安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指数增幅小于产业结构综合指数,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没有跟上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相差较大,处于一般耦合阶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经济发展。建议加强土地需求的调研与研判,增强土地利用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满足西安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开展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文章以甘肃省华池县2014年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从整治前的11.3提高到15.94,提高了4.64,土地整治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效果;在未来土地整治中,应强化居民点整治提高绿化率,加大田间道路路面硬化及其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民族自治地方为例,分析了近8年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演化趋势和生态环境状态的变化方向,发现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良性耦合和恶性耦合并存的状态,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相互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贫困和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变异系数法、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新疆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表明:近六年来,综合效益评价值波动起伏,三者处于较为复杂的耦合关系中。耦合协调发展由初级转变为中级,有持续增长的潜力。目前,伊宁市主要聚焦于旅游与经济发展,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源的治理。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到突出位置,要突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互惠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爽  刘文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28-136
发挥城市现代化作用,高质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与测度;利用ArcGIS10.8对测度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基于Robust模型探究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整体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增-降-增”式趋势,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到优质耦合协调;(2)各地市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协调特征变化较大,至2019年仅有6个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型发展;(3)城市化水平要素、经济发展要素、城市文明要素、环境治理要素、人口就业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产业结构要素,社会发展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选取三个系统的多维度指标数据,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04—2020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然后将河南省与另30个省份2020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保护落后普遍存在于中国各省份,相较于其他各省份,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非常落后;河南省2004—2020年三个系统耦合协调度上升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个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带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区域差异的实证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使新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正确认识新疆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有利于协调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8年哈尔滨年度数据入手,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障碍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上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从2007年的0.30上升到2017年的0.48,但协调程度一直处于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的状态,说明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协同发展程度并不高,经济优先发展,社会发展次之,生态环境重视程度较弱,造成了目前的状况。而耦合度呈现波动状态,2011年达到最低值0.316763,但总体来说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的耦合度处在0.3~0.4之间,属于拮抗阶段。2007-2017年三个子系统的障碍度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阻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16.
姚丽娟  杨林 《发展》2011,(2):106-107
武威市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盲目性大且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如何合理配置武威市的土地资源,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全面分析武威市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对其集约利用进行研究,建立了适合武威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阐释长三角地区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且建立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结合长三角地区近七年的数据,对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耦合状况逐步改善,但仍需促进两者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熵权法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4—202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上升态势,整体表现出“拮抗-磨合”的演进形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展”的相对发展形势;石家庄、保定等设区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衡水、承德等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差的设区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产业结构变化是海洋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人海关系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海域利用变化研究的有益补充。文章试图探寻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正趋于转好,逐步体现出两大系统的区域协调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