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公共卫生资源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对象,根据多年的天津市数据分析主要年份卫生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卫生支出,对天津市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有参考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1978-2012年广东的数据,对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这除了广东有来自全国的人才优势外,更主要是因为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过低.为了强化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广东地方政府应适度增加教育支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强化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杨  闫石 《中国经贸》2010,(18):123-124
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生产性支出会在短时期内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刺激,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从长期来看却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抑制。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恰恰相反,这部分支出在短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其影响是积极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的分配方面,更偏好对生产性支出的投入,而这却是以牺牲非生产性支出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4.
公共支出结构是公共支出各个不同部分的组合状态及其数量配比关系的总称。文章利用中国1978-2004年间相关数据,构建公共支出结构产出弹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及其他支出的结构产出弹性为正,行政管理支出结构产出弹性为负。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经验数据估算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最优规模是占GDP的1.07%。目前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不足,需要加大支出力度。  相似文献   

6.
吴晶  杨桂元 《科技和产业》2009,9(9):99-104,114
将安徽省的财政支出按结构分成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费用、行政管理及其他费用五个部分,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等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及实证分析,对其中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费用及行政管理的支出比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费用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由负到正,这说明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国防费用总的影响为负。据此,本文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教育投资的层级结构分析和政府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比率等角度考察了台湾地区教育经费投资的现状。同时,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对1981—2011年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瑜  杜莉 《世界经济情况》2006,(3):22-26,21
本文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采用OLS法,对1985-2003年间我国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政府购买支出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政府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在1998年前政府转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对这一结果我们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王倩 《山东经济》2012,(4):72-80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构造了非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这一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技术从非结构自回归模型中分离出诱导残差,利用这些残差建立了关于我国公共支出(包括财政支出和非税支出两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公共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相机抉择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实证结果:政府收入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呈现正效应。公共支出相机抉择的政策效应是一种反周期调节的短期性措施,并且在调控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刘思宇 《科技和产业》2020,20(9):166-173
中国在一体化经济和军民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国防支出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中国近三十年来国防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国防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对外贸易能够促进国防支出增加且对外进口贸易对其影响增幅较大。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国要稳步增加国防支出、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大产业科研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凯强  台航 《南方经济》2018,37(7):75-95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6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的特点,将提高经济增长波动率;实证结果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结论,即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比提高10%,经济增长波动率将增加0.42%。稳健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县级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支出偏好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增加幅度将超过0.8%。文章的结论可为推进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姜林 《北方经济》2009,(20):13-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增长.评估公共支出函数变量的实证性研究结果,通常用来解释国家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城市之间、校区之间以及其他管辖区之间跨地区公共支出水平的变化,或者用于判断补助金和政府辖区社会经济特征对于公共支出的影响.中国公共支出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支出要受到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显著影响.为了控制公共部门的膨胀和公共开支的增长,必须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实施多元化供给模式,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改善公共开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而研究与发展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政府从事R&D活动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行为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基于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而言,目前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存在互补关系,政府R&D支出能够诱导企业R&D支出。但这种诱导效应随着政府R&D投入强度的提高而递减,这表明随着政府R&D投入强度的提高,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李凯月 《科技和产业》2020,20(7):119-122
运用新疆2004年至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人口结构能够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其中,少年抚养比和劳动力抚养比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老年抚养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支出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新疆应当不断引进高技术人才,提高劳动力抚养比在人口结构中的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无论是在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2006年-2020年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及合理安排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本文在一个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的框架下内生化劳动力供给,假设政府通过征收平滑的收入税为公共支出融资,并且将政府公共支出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性支出,从而考察了税收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政府通过征收收入税为生产性公共支出融资时,收入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的关系,从而回到了Barro(1990)的结论,尽管本文强调的政府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Barro(1990)差别较大;在基准经济(benchmark economy)的参数环境下,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从而经济中存在一个最优的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集上海市政府投资支出和上海市GDP增长的相关数据,以内生增长理论为科学依据,对政府投资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政府投资结构优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滞后一期产生,在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中政府投资有较强的外溢效益,政府投资与GDP增长互为"需求与供给",两者依存度较高,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提供参考,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对1978~2015年贵州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估计贵州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可以引起农业总产值增加0.215%。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完善并加强对农业种植的各项补贴,充分提高财政支农支出这一要素的生产效率,优化各要素最优配置,促进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余可  温海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54-58
文章通过构建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提出并验证了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5--2009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的经验证据,最终得出了结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只有当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结构互补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1995-2009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我们认为:第一、政府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私人消费,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呈倒"U"型关系。第二、财政分权导致政府支出结构扭曲,并且生产性支出以吸引FDI为目的,替代效应以及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导致生产性支出挤出私人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