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蜀质量跟踪》2000,(5):28-28
在形形色色的饮料中,功能饮料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新的饮料消费市场。所谓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料。在我国,功能饮料还不是很多。本刊在此选编了一些功能饮料的功能介绍和家庭制作方法,以助消费者能喝到自己想喝的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1日,酝酿已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饮料通则》正式实施,新标准将市场上所销售的饮料划分为11大类,广受争议的功能饮料不在其列,但与之较为接近的一类是特殊用途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制品。”  相似文献   

3.
对市场常见的饮料产品.健康专家认为,现在号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很多,经过国家认定的功能饮料因其科学的配方而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将成为饮料市场发展潮流。专家对以纯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茶饮料、果饮料评价很高。单纯就成份分析而言.市场上常见的其他几类饮料的健康价值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众多饮用水,广州人最爱喝的是矿泉水。业内认为,矿泉水近年来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异军突起,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饮用频次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饮品,既不是碳酸饮料,也不是功能饮料,而是矿泉水。  相似文献   

5.
进入夏季,消费对饮料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各类饮料比比皆是,纯正的饮料能沁人心脾,达到解渴降暑的目的,然而,假冒劣质饮料则会有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致亡。如何识别优劣饮料,让消费放心满意,本特介绍几种饮料质量优劣的识别方法和技巧,以供消费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标准化》2006,(10):48
功能饮料的构成成分具有特殊性,每一种类别的功能饮料具体功效并不相同,主要特征是含有一些有益成分,可以快速对人体发挥功效。功能饮料不像普通饮品随时随地都可以饮用,应该是特定的适宜人群或者是在特定条件下才可饮用。在选择功能饮料时,不能仅仅考虑口感,而应将所含成分、含量和作用放在首位。合格的功能饮料产品会标注饮用说明,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弄清楚自己是否适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功能饮料大行其道,一举成为饮料的新秀,其标榜的功能也十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抗疲劳”、“提神醒脑”、“缓解酒精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等,其实,这些功能饮料的配料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水中添加了维生素、牛磺酸、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等成分。专家指出,功能饮料中有些成分不适合儿童,若大量、长期饮用功能饮料,容易对身体发育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所谓功能饮料,广义上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目前,市场上的功能饮料主要分为补充型和功能型两大类,补充型以"脉动"为代表,功能型以"红牛"为代表。专家指出,酒精混合含咖啡因的饮品对心脏相当有害,心脏病患者饮用此类饮品甚至有诱发急性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早在2001年,瑞典就有3名青年因混合饮用酒和功能饮料猝死,2006年,泰国也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这导致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并以“为在改革开放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人民添力加劲”为企业宗旨。1998年10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吸收兼并北京生产基地,并将总部设立在北京。如今,“困了累了喝红牛”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广告语,从而确立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第一品牌的地位。红牛的成功得益于正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首届功能饮料论坛传出消息,功能性饮料有望在今年正式出台首个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