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骗”母记     
每次回家,总要给母亲带一些她爱吃的东西。当我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与母亲一起吃饭的时候,总要一次次挡住她往我碗里夹菜的手,以不想吃、不爱吃等理由"骗"她,免得她把好吃的都留给我。这个"骗"还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秋日的土地仿佛一位无私的母亲,以水分和养分孕育着万千果实。在她的哺育下,金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沉甸甸的玉米拔节而出。一茬接一茬的棉花,一拨又一拨的红豆、绿豆比赛似的往外冒。插种在田边地头的南瓜、辣椒、豆角儿等农作物纷纷成熟。苹果、葡萄、大枣、柿子、山楂相继挂上枝头。从高山到山谷,从农场到果园,有她的地方,就有秋收的盛景。然而在年复一年生产和孕育的过程中,土地母亲正渐渐疲惫和衰老。因为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她的皮肤只剩下不到100年前一半的厚度。水分的缺乏,令她的肌肤异常干燥、粗糙。大量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16,(7):54-55
正在全国三少民族自治旗——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有一名女兽医,一提起她,业内人士都竖起大拇指、广大牧民竖起大拇指、亲戚朋友竖起大拇指,她的名字叫赵艳芳,一名很平凡的蒙古族女人,因为她的执着、善良、正直、坚强,谱写了一首首励志感人的草原赞歌。她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她回到  相似文献   

4.
她的一生酸甜苦辣都有。她的外表象一捧沉甸甸的黄土,内心象一滴亮晶晶的泉水。她将全部身心无私奉献给巴山和汉江一般的农金事业,从平凡的工作中显示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一种奔腾的创造源泉。她就是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95改革中的“三秦巾帼十杰”之一陕西省南郑县中新信用社主任舒芝英。 舒芝英1950年出生于北邻汉江的中新乡。人穷、乡穷、社穷,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舒芝英曾面对家乡这位伟大贫穷的母亲,做过许许多多的玫瑰色的梦幻。1971年,她步入信用社大门,便下定决心去奋发,实践当年在汉江之滨面对蓝天流水立下的铿锵誓言:“我是黄土地的女儿,是女儿就要为母亲多奉  相似文献   

5.
“三不”信贷员杨一萌,肖铁波46岁的张琼英是湖南益阳赫山区赫山信用社的信贷员。6年来,她经手发放的贷款达3920多万元,无一笔沉淀贷款,无一笔“三违”贷款,被大家称为“三不”信贷员。不是她放的贷款她照样收她认为:不管是哪一位信贷员发放的贷款,只要信贷...  相似文献   

6.
正在湖北黄冈市有这样一位养猪能手,熟悉她的人都用"香猪妹"来称呼她,因为她是当地最大的巴马香猪养殖户,而且她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年销售额1000多万,她是怎么做到的?一个电话,她从HR变成养猪户这位被人送外号"香猪妹"的人就是聂玲利。但是最初聂玲利并不是很愿意养猪,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她走上养猪的道路呢?2007年,聂玲利考入广州一所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东莞一家知名的电子公司从办公室职员做到  相似文献   

7.
正一米七的净高,身材苗条,再加上齐耳短发,走到哪,夏春梅给人的印象都是风风火火,干练利索。湖北京山姑娘,直性子,当然也有点急性子,朋友们平常都嚷嚷她"香菇女王"、"菇奶奶",有时也喊她"夏菇娘。"因为她逢人就送香菇,香菇不要钱啊?说要钱也要钱,说不要钱也说得过去,因为她的老爸老夏,就在老家种香菇,根正苗红,三代菇农。1987年的夏姑娘,乍一看蛮成熟的,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心智情商。当别的同龄女子还在做啃老族时,她抓着头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把老夏家的香菇卖出去,为了帮父母卖香菇,她煞费苦心,带着比她小一岁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妹妹,奔波于深圳各种展销会。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11,(23):53-53
前些时候,一位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介绍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相似文献   

9.
和润 《农家之友》2011,(12):46-46
"她是演出了智慧、活出了常识的本心骑士。她甘愿并正在做一个社会化的艺人,而不是一名谐星。她和房价较劲,和市政认真;她和潘石屹争论,和张伟平叫阵;她率直真实、敢说不讳,她让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她不做机关里的娇艳玫瑰,甘愿当乡村小路边的朴实蔷薇;她不忘父辈的信合优良传统,深入田间地头与农友打成一片;她不嫌年轻人太稚嫩少资源,带领他们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这是一个秀外慧中、果断干练的女子。她21岁考入农信社时名列"榜眼";她31岁柔肩挑重担,成为湖北云梦农商行最年轻的女行长。她带领着一群风华正茂、生机勃勃的大学生。他们平均年龄24岁,加入农商行平均一年多。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跟着行长往前冲,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乡村华章。她,就是别具风采的美女行长栾志会。他们,就是远近闻名的隔蒲支行"突击队"。  相似文献   

11.
清晨,推开营业室的防盗门,惊起门前觅食的麻雀一片,厚厚的一层雪地上早已留下了一串串杂乱无章的脚印。王姐今天来单位格外地早,一早晨扫扫这、拖拖那,一直不停。王姐一边扫一边若有所思地低着头,心事重重,她的心里有点儿乱。今天是她最后一天来上班了,明天她就要正式退休了。  相似文献   

12.
彭月英是安吉县报福镇景溪小山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今年49岁,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然而,她带领乡亲们采摘杨桐树叶,经加工后出口日本,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目前,在报福镇和周边的孝丰、章村等乡镇,有400多位农民加入采摘杨桐叶的队伍。经她的手销售的杨桐叶每年达500万元以上。1993年,彭月英和丈夫蔡双千到上海经营竹制品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在上海外贸部门工作的朋友。这位  相似文献   

13.
正精制高端茶、聚焦新零售、发展茶旅游。带着新视野、新理念,返乡3年,她带领合作社600多户农民创新发展方式和经营业态,推动合作社茶产值从1000多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种茶苦,收茶难,制茶累。目睹父母的辛劳,她曾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盯着茶叶谋生活。外出求学,远嫁他乡,跨省就业。正当她一步步实现儿时梦想时,  相似文献   

14.
“记者村”     
《农村工作通讯》2010,(7):52-52
福建66岁女子从38年前起作为一名拖拉机手开始驾驶拖拉机,如今38年过去,她仍旧驾驶着这辆拖拉机为村民服务,成为福州新店镇古城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忙一点,也就不觉得老。”她说。  相似文献   

15.
<正>她,用草莓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带领着相邻共奔小康大道!这个女强人被亲切地称为"草莓西施",她就是吕妙霞,一个先后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农民工"、"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草莓种植能手,一个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女强人。  相似文献   

16.
<正>来小镇调研不多日子我就注意到,和招待所联成一体的居民住宅楼下,那个每天一早来卖豆腐的女性很特别。和走街串巷的那些男豆腐匠比,她一不扯嗓子连着口喊"豆腐豆腐",二不弄个铃铛晃。她只是把两盘白净的豆腐往三轮车上一放,等着顾客来捡。每天早晨从床上爬起来,拉开窗帘往楼下看,如果看到她刚好把三轮车支在那,正把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田阳县五村乡农民树立新“官”念,在2001年5月28日村干换届选举当中,选出了一批经济能人当“村官”。五村村的裁缝女、民兵、共产党员黄美金便是其中一个。年届而立之年的黄美金刚结婚时家里很穷。她认定要致富首先要少生孩子,还要掌握一套技术才能生财有道。1988年,她生第一胎女孩后至今不再生二孩,把精力投入在发家致富上。她家离市场不远,根据市场行  相似文献   

18.
<正>女儿出生于1985年,如今已做妈妈了,但在我和妻子心目中一直觉得幼年时亏欠她太重。不光是八个月就毅然给她断了奶,还因为她刚满八个月时,我和妻子因同时外出学习,家中无亲人照管,只好把年幼的她寄养到一位远房亲戚家。送女儿去亲戚家的那天,是6月初的一天下午,当时她还不会说话,不会踏步,坐着一辆自制木轮小车,似懂非懂地一会儿侧身看看我,一会儿抬眼望望满含泪水的妈妈。木轮子在小镇街道上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叽咕叽咕不停地尖叫着,那声音不仅剌耳,更刺心。  相似文献   

19.
据《农村青年》报道:20岁的农家女刘喜花,放弃打工赚钱的机会,回到家乡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乡,成了乡中心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刘喜花在打工期间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先是经亲戚介绍在某厂干记工员的差事,不仅工作轻松,报酬还比一线工人高一倍,可她不得不忍痛放弃──因为她连学校门也没有进过,胜任不了这份工作。于是,她只好去干繁重的油漆工,每天要干12小时,月工资才三四百元。最使她痛心的是,一天刘喜花要把积攒的500元钱寄回家,她在邮电所里信任地将汇款单交给一位“眼镜先生”代填,谁知…  相似文献   

20.
<正>"西瓜皇后"、"农业‘智多星’"、"瓜农见了她,个个笑开花"……这些标签都集于一人身上——今年54岁的林燚——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岁自浙江农业大学种子专业毕业后,不是农村出生的林燚却在田间扎下了根,至今已整整35年。期间,她凭借专业知识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研发并推广多种农业种植技术,帮助数以千百计的农民解决了生产上的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