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是以反垄断主体为本位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主要包括:权威高效的执行机构、威慑适度的制裁手段体系以及体现程序正义与效率要求的实施程序。在反垄断法实施机制中,反垄断法实施主体属于基础性问题,而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构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出于"权宜之计"的适时性制度安排具有其合理性,然而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建议对今后我国反垄断机构的设置与制度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设置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垄断法的制订过程中,对于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设置,一直存在争议,许多学者对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双层次多机构的执行模式感到失望。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反垄断法,但反垄断的制度是存在的,因此也一直有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在从事相关的工作。目前的这种双层次多执法机构能够继续现有的反垄断职能分散的格局,也是立法成本最低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2018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掀起了一场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立法执法热潮,政府行业规制机构参与其中,单独或协同监管平台运营商的反竞争行为。学术界对这种以行业规制代替反垄断执法的现象,是否会妨碍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建立、削弱反垄断法的权威性等问题存在争议。本文从反垄断监管实践和平台经济特性出发,分析了行业规制机构监管平台经济的原因、优势和弊端,并以加快建立平台经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为目标,构建了反垄断执法主导与行业规制协同监管模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金融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行为调查、处罚和救济的实践,是中国政府监管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也证明反垄断执法主导与行业规制协同监管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与一般文献不同,本文聚焦反垄断的负面影响.受自利动机的驱使,反垄断机构存在预算最大化的倾向,这会造成反垄断过度乃至掠夺企业的后果.因此,我国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反垄断,如明确反垄断利益、明确反垄断权限、公开反垄断信息、加强反垄断监管等,以使反垄断机构尽责地为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万能政府的假设,即政府具备所需相关信息。实际上,政府机构并不比具有特定时空知识的当事人拥有更为完备的信息,反垄断政策的实际效果必然受到知识约束。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往往构成对过程竞争的威胁,阻挠市场发挥知识发现和利用过程之功能,窒息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搜索引擎操纵搜索结果的行为引起企业、搜索用户、反垄断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搜索引擎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及搜索结果操纵行为的隐蔽性,决定了搜索结果操纵行为极易形成损害消费者福利和市场竞争的限制竞争效应。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约束搜索结果操纵行为潜在的限制竞争效应,因此,需要反垄断机构运用竞争政策来治理搜索结果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7.
陈若鸿 《经济论坛》2014,(11):161-163
在处理纵向价格限制类案件时,我国法院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做法存在差异。已有法院判决明确要求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要件,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态度则不明朗。本文认为,应结合最新的经济研究,分析纵向限制行为的品牌间竞争效果和品牌内竞争效果,重点考察品牌间竞争效果,并以此为依据起草指南,细化纵向限制类案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期货业的反垄断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期货业的垄断表现,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逻辑起点.期货业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必须落实到专门的执法机构来负责,这就是反垄断实施主体的构建,因此本文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的期货业反垄断实施主体.接下来把期货业分为交易所与期货经纪两个子行业,分别系统性研究如何实施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最后,期货业的反垄断进程必须注重行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为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如何推动行业整合,提升中国期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这说明反垄断委员会并不行使行政权力,也不做出行政决定.至于谁是"由国务院规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法律并未明确.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08,(10):110-110
<正>根据国务院刚刚批准的商务部新"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人员)方案,商务部将设立反垄断局。至此,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协调下具体开展反垄断工作的"三驾马车"——商务部(反垄断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商务部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了西部数据收购日立存储的经营者集中案件。与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为代表的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实践相比,商务部对该案的审查过程更为曲折,并且在界定相关市场、选取救济方式等问题上采用了独特的处理方式。本案反映出企业自身经济效率的提升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已成为我国经营者集中案件反垄断审查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条件下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垄断以维护公平竞争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 ,但在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政府反垄断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外国政府的现行反垄断政策及其可能的变化、国际规则或双边规则以及多边规则对政府反垄断政策选择的限制等因素。要以促进竞争作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原则 ,以国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取向。当前政策着力点是放松对本国企业垄断的管制 ,强化对外国企业垄断的管制 ,根据外国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动向调整本国的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市场上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之所以盛行,反垄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原因在于人们反待反垄断问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中国目前不需要反垄断法,反垄断不利发展规模经济以及行政垄断范畴,事实上,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迫切需要反垄断方法,反垄断不仅不会阻碍规模经济反利于发展规模经济,行政垄断也应该纳入反垄断范畴,要有效制止垄断行为,就必须走出反垄断的认识误区,尽快出台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的效率标准及其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立法的目的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将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的首要目标不仅是区别反垄断规则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的有效标准,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我国没有专门的反垄断法,有关垄断行为或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出现在若干部法律中。我国各条反垄断规则都有其不足之处,保护消费者权益一直占据着立法目标的核心地位,效率标准并未突出地成为反垄断的终极目标。只有明确了反垄断法的目标和作用,才能合理地划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界限,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垄断行为一直为西方经济理论所诟病,但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发现,政府监管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理论进行实践,而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主体展开“双重标准”.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占据我国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多,对我国反垄断监管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保证中国企业守住阵地,实现“走出去”的政策目标,必须辩证地认识反垄断监管的“双重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率为反垄断监管的目标,通过相机抉择保证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的适度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竞争政策对于反垄断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反垄断的经济学基础在立法机构制定相关法律规章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对反垄断发展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本文通过介绍威廉姆森对反垄断的贡献,概括了反垄断政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基础,并简要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对美国反垄断政策制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反垄断实施的宽严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议的一个焦点,但从现有文献看,对这个问题还缺乏规范和系统的研究。通过引入执法决策的积极失误成本和消极失误成本概念,建立最优执法标准决定模型,可确立衡量反垄断执法宽严变化的标准。通过对各变量对最优执法标准的影响机理分析,可得出反垄断执法标准的宽严受市场制度、法制环境、执法投入、执法效率和执法收益等因素影响。中国当前反垄断执法较为宽松的重要原因是执法供给能力不足,并具有结构性、相对性、阶段性等特征。现阶段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应采用宽严相济的政策组合工具,加强反垄断执法能力建设,建立执法机构协调机制,构建反垄断与管制行业分类监管体制,淡化反行政垄断职能。  相似文献   

18.
打破行政垄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领域中的行政垄断现象,阻碍了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打破行政垄断,应该从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反垄断机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实行政企分开、公开行政垄断企业财务信息,放松价格管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徐艳  曹慧敏 《经济论坛》2007,(23):56-58
一、前言 2006年3月13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出于对垄断的担忧,欧盟反垄断机构将对中集集团收购集装箱荷兰博格工业公司展开正式的反垄断调查,时值我国反垄断法起草拟定之际,该事件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反垄断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的竞争政策还不健全 ,反垄断是我国竞争政策的完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