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尚品消费是社会心理的典型现象,其需求变化的特点是跃变而非渐变。本文用人际相互作用下的"社会人"理性构造动态优化模型,来理解S形需求曲线的起源(Becker1991)。时尚市场的特点是开放型的"进入或退出"机制。消费者心态的转变概率取决于社会风潮的吸引和过度拥挤的厌恶之间的竞争制衡。由此得出的S形曲线的不连续性导致需求的跃变。当社会相互影响强度变弱时,S形需求曲线中不稳定的正斜率部分会退化消失,成为近于单调向下的直线。  相似文献   

2.
论三个级别价格歧视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丹 《当代财经》2006,(9):5-10
本文尝试着从联合需求曲线中裂变出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以此揭示出其间的内在联系。个别需求曲线的加总构成了联合需求曲线,它是就每单位的消费择优录取所有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将其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的,因而它既反映了“不同的人”——高端客户与低端客户的需求强度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量”——高端需求与低端需求的需求强度的差异。只要能成功地将联合需求曲线按“量”与按“人”进行拆分,就可以在不同的子市场依照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高端客户与高端需求定高价、对低端客户与低端需求定低价。  相似文献   

3.
张士晓 《城市建设》2010,(5):296-298
本文主要针对解决一种“香蕉”形混凝土桥梁、轨道梁的批量制作模板方案,该种梁型具有曲率半径较小并且为变曲率的特点。该方案采用以较小直线段逐段可调进而拟和成所要弧形曲线的“以直代曲”思路设计了一种“柔性”整体式模板体系及工艺。  相似文献   

4.
真实世界的需求量是价格、收入水平、偏好强度、其它商品的价格等各种变量的多元函数。马歇尔进行抽象,他假定“其它因素不变”,来考察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需求法则:如果“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则可以表示成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这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就是需求曲线——马歇尔意义上的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5.
创新扩散是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成员间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S型规则由两条曲线组成:一条被称为累积采用曲线,即S型曲线;另一条被称为单位时间采用量曲线,即钟形曲线。创新扩散率主要受创新特点、创新者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由来看,其发端于人口增长模型中的增长曲线,后由Tarde提出S型曲线规则,最后Ryan和Gross促使其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成因看,“波浪效应”和“阈值模型”是两种典型的解释模型:“波浪效应”是指创新扩散过程就像波浪一样,由创新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阈值模型”探讨了在个人参与某项活动之前,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个体必须达到的人数。未来重点围绕3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①进一步验证S型曲线;②验证创新扩散S型曲线中的数理模型;③结合创新扩散影响因素与扩散形态,将模型应用到创新扩散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华军 《经济经纬》2006,(6):111-114
把品牌引入经济学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品牌后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乃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瓦尔拉斯以后,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来推导需求曲线,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来推导供给曲线,逐渐地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然而这样推得的需求曲线既可能向下倾斜,也可能向上倾斜;这样推得的供给曲线,在垄断情况下就“不复存在了”;而且理论上讲,如果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那么寡头厂商、垄断竞争厂商也会没有供给曲线。如此,“剪刀模型”就没有实质的意义了。进一步,由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供给曲线是依赖于需求曲线的,如果以这样的供给曲线作为“剪刀模型”的供给曲线的话,那么“剪刀”的另一半就不存在了,“剪刀模型”就不成为“剪刀”模型了。本文探讨和回答:(1)“剪刀模型”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否是同一条曲线,二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2)应该怎样来理解和使用“剪刀模型”。  相似文献   

8.
宗钰 《新经济》2014,(2):103-104
本文的目的是寻找网络市场中不同质量商品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文章以简化的网上购物的流程入手,结合消费者群体的假设以及对预期效用和实物效用函数假设,通过推理得到需求曲线的基本形态,以及不同质量下需求曲线的差异。然后推测网络市场上均衡时商品的“价格——质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消费需求不足的收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消费需求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受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大”、“斜”、“乱使得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并导致了整个社会消费倾向过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因此,扩大内需,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平均利润率下降论”、“比例失调论”和“消费不足论”对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误解,指出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是以社会再生产为视角,把收入分配、比例失调、生产过剩三者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文中还尝试用数学公式重新表达了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候天霞 《时代经贸》2007,5(9X):152-153
随着竞争范围扩大和竞争程度的更加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特点越来越复杂,企业曾经风靡一时的“适应需求”的营销策略日益显露出它的弱点。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应该不断的进行营销创新。于是,创造需求的营销策略便应运而生。本文从微观层面上提出了创造需求的范式,希对企业营销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的逻辑上讲,以需求定律解释现象或行为,需求定律必定要有可能被现象或行为推翻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需求定律不能有例外。需求定律是约束“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需求定律的所谓例外情况都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超出了需求定律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刘华军 《财经研究》2007,33(1):36-43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或考虑选择成本的需求定律。把品牌引入经济学中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右移并变得更为陡峭,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为“品牌战”替代“价格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而这只有在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时方能做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先根据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推导出了房地产市场正的需求曲线。然后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价位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得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房价短期不稳定和长期上涨的特点及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物质条件,发展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所以,发展是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硬道理。我认为,发展是硬道理,需求也是硬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适量的需求,发展必然寸步难行。所以,我们重视发展,也要重视需求。谁忽视发展,谁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谁要忽视需求,同样也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不发展不行,超速发展也不行。1958年,我国当权者头脑发热,追求超速发展,发动了一场“大跃进”。这场追求超速发展的“大跃进”,后来变为“大倒退”,后果极其严重:城市居…  相似文献   

16.
有效需求不足既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伦理问题。分配不公造成一般群众收入偏低,“黑色”、“恢色”收入造成资金的沉淀,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意识的失落等伦理问题,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保障效率的前提下确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培育健全的企业家道德,重构社会信用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供求失衡,促进经济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化价值取向是文化价值观的“内化”,是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时尚体育参与行为。文章以安微省高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时尚体育参与者在人与自然、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和时间等层面的价值取向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这些取向与时尚体育行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如何在困境中决策,是企业经营的最大难题。然而通过经典的决策案例,如“U”形线决策、“O”形线决策和“S”形线决策会带给我们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山东海岸线略似个不规则的“S”形,上自滨州漳卫新河入海口起笔,中间出伸到海洋里去的是威海的成山角,“S”的收笔之处就是日照。据《日照县志》,“口照”之名始于宋代,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需求不足的实质是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纷纷提出今后积极财政政策应强调对供给结构的直接调节。本文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并且供给结构只能通过市场无数次的“试错”过程来进行调节,因此政府用积极财政政策无法直接调节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