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面深刻地认识青城山道教文化底蕴,对于合理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地震后的良好机遇,将青城山的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依据文献的记载和实地考察的资料,叙述了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提出一些开发青城山道教旅游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在中国道教中,具有尊崇的地位,被誉为开宗圣地、道教祖庭,在海内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资源品级高、文化内涵深厚,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分析了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彭继富 《四川物价》2005,(12):35-37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精品战略,确保2005年建成五大精品旅游区的部署,结合青城山景区的实际情况,管理局以“规划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科技为支撑,发展为目的、经营为理念,人才为关键”的工作思路,以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建“道教文化展示、体验之地”为己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医问药、济世行善"为精髓的金华黄大仙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旅游产业背景下,如何挖掘地方道教文化中之精髓,开发地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传承文化与表达文化。本文试图从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品牌形象;培育产业龙头,提升品牌运作;推进多元发展,拓展品牌外延;积极回报社会,强化品牌形象等角度进行金华黄大仙文化品牌的建设,实现旅游产业背景下金华黄大仙文化的现实解读。  相似文献   

5.
詹石窗 《商业文化》2016,(29):86-8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学术界与道教界曾经对道教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作用进行讨论。大家希望以简明扼要的概念来表达道教的实质内容,于是“生活道教”的提法应运而生。十多年前,这场讨论对于深入认识道教思想文化特征及其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笔者沿着“生活道教”思路继续探讨,感觉在道教文化中,“平安”两字特别重要,体现了道教文化的重要意蕴。  相似文献   

6.
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陈光 《商业研究》2007,2(1):172-174
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名人效应”的原理。仅从旅游景观审美角度,不秀之山,不灵之水,本无开发价值,但与历史名人结缘,便引人瞩目。旅游地宜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其深厚文化内涵,开展丰富的旅游活动,使旅游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3,(6):106-107
著名作家何香久称赞山水画家溥石先生的《青城雨色》为“士人家风”。大痴道人黄公望《写山水诀》谓:“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他所说的“士人家风”。也就是元代文人绘画中所追求的“士气”。此乃绘事之大境界。溥石先生的“士人家风”.得之于青城山。青城山因此也成为他永恒的绘画主题。他所有的山水画作品几乎全是画青城山的.倾半生心力画一座山。画家对信念的坚守和心灵的明净.则不言自明。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缘,把他引到了青城山。青城是道教圣山.被认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著名的历史名山,有“青城天下幽”之称。更是前辈画家张大干、徐悲鸿终生眷恋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话说莱州     
阿静 《商业文化》2007,(11):36-37
莱州,又名掖县,是一座古老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海滨之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大基山”、“文峰山”、“寒同山”、“神仙洞”,“魏碑石刻”、“道士谷”、“三山岛”、“芙蓉岛”、“三神山”、“三山亭”、“万里沙”、及“东海神庙”、“龙的起源”等在历史长河中都是有史可据的。相传中国首位皇帝秦始皇及汉武帝都曾为求不死之药来此揽胜,现在三山岛中峰尚有凿刻的酒撙、筷印、掌摸等,传说是秦始皇到此设坛论酒礼祀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李志远 《商》2014,(10):81-81,68
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于东汉末年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立,距令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不断的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道教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创造了非常丰富的道教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发展起来,但是却存在着开发过于注重商业性,而忽视了对道教文化原生性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道与德     
道教是中国古老的宗教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必有思想理念,是宗教则必有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教理”。梳理、概括,提炼出与教理相契合的精义,以为教徒思想、行动的信条和准则,这就是“教义”。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与当今人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相一致。道教文化自身拥有关于养生的一套理论与方法,这种养生养心养性的文化十分值得推广与运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寻道教元素与主题酒店相结合,将道教元素融入到酒店设计中,将道教的理论方法与酒店功能有机结合,打造蕴含道教元素的中国特色主题酒店,并为主题酒店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10,(11):61-61
一、修文化气度 千年风云变化,白酒始终文化。 “酒”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精神的产品,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伏特加”被称为“俄罗斯之神”,威士忌被称为“苏格兰生命之水”。白酒文化要从国学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将国学文化和与当下的时尚相结合,由礼品文化向饮用消费文化转变,成为一个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品,而非只是一个快速消费品。  相似文献   

13.
道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内在体现,在中国,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其的思想内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思想、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在中国古代,“道”是核心之一,社会伦理上,我们崇尚道德,而道教的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所以,在古代,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是我国道教著名的洞天福地.开发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对武当山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武当山旅游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武当道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因此,武当道教文化与武当山旅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里所说的文化的涵义比较狭小,多指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现在所说的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这些,而且非常之广,可谓包罗万象:吃文化、喝文化、住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山水文化、地理自然文件、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等,等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对文化的概括比较贴切、具体、易懂,他说:“文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全体,以及个人认真集团得来的社会性的遗产”。即所有现在及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全体统统可以称之为文化。  相似文献   

16.
熊海鸥  陈率  鲁统磊摄 《浙商》2011,(13):92-93
“简而言之,企业大学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它是连接公司与客户的桥梁、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平台、培养适用人才的摇篮、创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极佳平台。”  相似文献   

17.
黄帝影响     
道教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都包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之中。道教尊奉的神圣,许多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功于国家社会的人物,黄帝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8.
道家常说“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管理文化则强调根据“道”之原则,实行独到的管理之“本”。但是“道”是绝对“无为”的,而管理之“术”必须是“有为”的,看起来似乎有矛盾。这种“矛盾”,成为历来人们对道家思想和道家管理文化难以确切诠释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道家管理文化中关于“道”与“术”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道家管理文化要谛在于,通过“无为”的方式,取得“有为”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9.
明月山旅游文化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化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大趋势。明月山风景区,为取得竞争优势,应采取品牌定位明晰化、旅游营销差异化等文化营销策略,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以“旅游=快乐+文化”的理念。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把具有明月山特色的“山、泉、禅、农”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联动,打造明月山旅游优质服务链,使其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提升明月山旅游产品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20.
关帝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开发效益亟待提升。在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理论出发,以“旅游体验”为主线提出关帝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的优化思路:规划设计整合,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夯实基础,加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合理定位,促进旅游产业链升级;加强多元化营销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