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方式着手 ,探讨了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技术创新 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湖北经济持续发展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湖北的实际,提出了推进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尖抓好的7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技术创新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势入手,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机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知识和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是其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源泉.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基于DEA评价方法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依据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十年的相关数据,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其十年的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获得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值以及松弛变量,从而判定出DEA有效、DEA弱有效以及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并计算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上的投影,得出最佳改进策略.对运算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建议,从而为全面提升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廊坊市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且在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着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不够,科技人力资源不足,中小高新企业投融资难度较大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技术创新机制探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东林 《技术经济》2002,21(5):28-30
一、美国技术创新机制分析1、优胜劣汰机制。在市场制度的安排上 ,美国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 ,社会给每个企业相同的竞争机会。在美国 ,产业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非常低 ,单位或个人组建企业非常容易。如某一个人拥有一项适宜技术 ,就可筹集到资金建立企业。正因为进入产业容易 ,也就使得产业内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失败而关闭破产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制度安排上 ,允许和鼓励企业失败后重整旗鼓。如企业申请破产后 ,政府给一定的恢复期 ,给企业东山再起的最后机会 ,但不会给任何保护与帮助。2、风险投资机制。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是比较完善的 ,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农业碳排放量纳入农业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内。首先,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测算了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生产效率,探索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并给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各省份、三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有60%的省份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为低经济低环境效率型,这些省份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农田抗灾能力、农村用电量和研发经费的提高对全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基础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农村金融支持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宜昌近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析,认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探索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把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作为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并从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发挥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支持高新区建设,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玉臣  李晓桐 《技术经济》2015,34(3):18-26,111
利用2008—2012年182家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其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技术学习能力、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和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创新开放性、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2年后才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陶长琪  齐亚伟 《经济地理》2011,31(5):730-735,711
引入TOPSIS思想,利用改进的DEA方法计算了199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技术相对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中国技术相对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与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空间特征的匹配。结果表明:中国技术相对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技术效率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对地区经济趋同有促进作用;技术相对效率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二元空间负相关性,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效率的扩散能力和经济辐射范围有限,技术效率尚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源,经济发展也不是技术效率提升的唯一因素,通过技术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改善技术效率是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荣斌 《经济地理》2011,(7):1076-1080
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4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2%。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4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趋同速度仅仅为1.4%。这提示我们,要解决好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效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信息化,以及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投入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际分割的产业效率损失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顺林 《经济地理》2006,26(1):16-19
根据技术效率分析框架,提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概念,并将其分解为综合纯技术效率、综合规模效率和区际技术效率,通过对区际分割对化学工业的产业效率损失的测算,发现与2002年相比较,我国2003年化学工业产业的区际技术效率损失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根年  徐维祥 《经济地理》2004,24(5):604-608
文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增长率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年产值、增加值,还是利润和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以上;但从地理空间上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广东占有极显著的优势;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二个行业具有明显地区性优势的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地区性优势分布在前期国家投资重点地区陕西、黑龙江、江西、辽宁。分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产出地理集中度指数清楚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集群主要发生在以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地区。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菱形状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5.
湖南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定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雯芝  舒纪铭  刘玉桥 《经济地理》2002,22(1):69-71,76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和高校科技企业实施产业化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如何有效利用湖南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加强对传统产业进行合理改造,带动湖南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指出了湖南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丽琴  刘文秀 《经济地理》2007,27(2):231-234,225
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地区和城市两个层面剖析了其地域分异特征,进而从FDI规模、科研和人才资源、跨国公司研发基础及地缘关系等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地域分异的形成机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的实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将会不断向内地推进,但短期内其地域分异特征不会改变,仍将向东部地区的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慧霞  刘斯文 《经济地理》2006,26(4):714-716,720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本文引入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概念,以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指数来体现总体技术进步水平,构建经济增长中资本规模、劳动力规模和总体技术进步三因素贡献的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资本规模增长,劳动力投入规模贡献不大,技术进步贡献不小。技术进步贡献主要源于生产技术质量和生产技术效率,产业间劳动力构成和其他管理技术进步贡献微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庆兰  陈颖彪 《经济地理》2008,28(3):384-388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亮点,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广东能否增创新优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文章在对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地位的背景分析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现状特征,给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较高,但创新产出绩效一般;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相对劣势,合作和模仿战略仍是现阶段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选择;与企业具有垂直联系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创新交流并不多;在保证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应重视政府规制和调控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