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相对贸易逆差与贸易保护政策的失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雷 《当代财经》2006,(4):98-101,106
美国贸易逆差历来被认为主要来源于美国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壁垒和美国产业全球竞争力的下降。本文的分析说明,美国贸易逆差来源于美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储蓄-投资缺口,即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美国的分析家和政治家大都认为贸易逆差是美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毒药”,因而建议美国政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治理贸易逆差。本文以相对贸易逆差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运用统计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对近1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没有理由认为贸易逆差恶化了美国经济和就业,贸易保护主义也不能治理美国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2.
闫小娜 《金融评论》2010,2(6):64-80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应该调整贸易结构外,还需要更多地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金融体系的能力,发展国内外币金融市场,推动本币国际化,逐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刚性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问题,商务部长薄熙来用"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的说法予以驳斥,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美国依靠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以及美国"双赤字"的宏观政策所实现的,而巨额贸易逆差也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然而,在美元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潜在的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也势必造成美元高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问题,商务部长薄熙来用"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的说法予以驳斥,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美国依靠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以及美国"双赤字"的宏观政策所实现的,而巨额贸易逆差也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然而,在美元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潜在的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也势必造成美元高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由于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过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博弈与较量。贸易失衡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经济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很显著。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中美贸易失衡的调整以及相应的路径选择对于世界经济再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和中美贸易关系文献的回顾,从中美贸易失衡的视角,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并着眼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提供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特殊的国际资产负债结构为美国攫取巨额国际转移财富提供了条件。另外,美国国际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也表明,在全球实体经济失衡的同时,全球虚拟经济层面同样存在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的局面为全球经济调整增加了困难。据此类推,这次危机不仅打击了美国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也打击了美国的货币霸权。国际货币地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国际货币合作将更加困难。美国通过价值渠道获得国际转移财富的持续性也将受到冲击,因此美国的高消费时代将难逃调整的厄运。  相似文献   

7.
此次美国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其国内内源性的原因,但长期巨大的中美贸易失衡的累积以及美国习惯性地通过经济霸主地位输出自身经济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中美长期贸易模式,比较其对于两国经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们因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8.
此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恶化引起的全球经济失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从“中心”、“外围”体制可以维持长期失衡,美国逆差不会殃及其经济发展,暗物质假说改变了人们对全球失衡的认识,失衡本质是跨期优化选择,调整失衡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五个方面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存续性;并从美国经济战略即贸易赤字是美国推行的一种有意识和精心设计的战略、美元贬值的一石二鸟效应,中国不应该且无力承担调整的成本,欧洲对全球经济失衡无动于衷,以及东亚国家货币缺乏升值动力等方面,研究了这次全球经济失衡不可调整性。  相似文献   

9.
外部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失衡是中国经济面对的一个重要外部矛盾。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中国与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巨大,贸易摩擦增多,西方国家增强了贸易保护以便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部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失业加剧。为解决面临的困境,中国需要从对外经济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街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街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面来达到全球经济平衡是既没有理由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集中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的持续大量赤字与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持续大量盈余。这种状态的不可持续性迫切需要相关经济体采取有序、有效的调整措施,尽快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经济体之间日益扩大的异质性决定了要达成令各方满意的国际协调方案十分困难,而具有共同利益关切的经济体开展区域协调更具可操作性。CAFTA具有巨大的贸易效应、投资效应,CAFTA的建立对东亚地区调节全球经济失衡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的资产组合方法是研究全球失衡问题的一个新视角.这一方法关注一国净外部资产头寸的累积及其可持续性,理解和评估外部失衡的关键是净外部资产变动过程中的价值效应.用该方法对美国外部失衡所做的研究能够得到较为乐观的结论.我国持续贸易顺差并没有带来相应程度的财富累积,我国外部头寸的价值效应为负.我国对贸易顺差进行调整时必须考虑外部头寸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平衡效应.同时,我国应适当调整外部头寸结构以降低外部财富损失的风险并积极参与东亚金融合作以抵御风险.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2009,(8):60-61
<正>全球资本流动对美国长债利率有较大影响,充当了某种意义上"央行"的角色,因此美联储在执行货币宽松时还需考虑美元的稳定,使得外部融资不会恶化。但从中期看,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调整,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规模出现萎缩,同时各国持有美元的意愿降低,外部融资比重将下降,这就要求美国更多的进行居民储蓄积累,从而使美国经济在中期将处于一种低增长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累积与现有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密不可分。以"三角贸易"为支撑的全球经济失衡为东亚积累外汇储备提供环境支持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和东亚关键货币缺失使美国与东亚之间出现资金—产业贸易循环链条,促使东亚外汇储备流向美国债券市场。东亚地区由主动积累外汇储备变成被动承担外汇储备,并且这种局面将在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加速调整的结果,我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外部失衡的体现,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在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的不利现状。本文通过论证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性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反向冲击作用,审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影响,提出在当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双依靠"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艰难结构调整期。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必须将反周期政策和纠正失衡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实施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双平衡战略,培育中国内生增长的新动力,通过产业轮动与区域轮动启动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相似文献   

17.
赵坤 《发展研究》2010,(11):57-59
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结构、成本收益,以及对美国债务型经济的国际循环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债权国,但正面临着负财富效应、货币错配、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不对称等不成熟债权国的种种困境。其反映的是在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与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在国际分工上的失衡以及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因此,如何重新审视和提升中国国际债权大国的地位,如何调整对外金融资产构成、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双顺差"型的资本循环模式,这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回答的战略性议题。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市场分割的局面,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将维持不变。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在全球扩散将推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增长,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突出,贸易自由化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并将成为今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双赤字"压力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双顺差"问题成为全球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差异扩大的条件下解决外部失衡问题难度较大,各方博弈很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契合点。在这种情况下,以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经济体间的合作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有价值途径,各经济体在区域框架内更容易达成协调一致。本文在总结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影响等的基础上,从CAFTA视角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再平衡以及人民币的区域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战争视角切入,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深入分析。鉴于美元的中心地位,文中引入一国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构建了基于垄断竞争和黏性价格的两国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财政冲击和货币冲击对全球失衡以及他国经济与福利的影响。美国巨额战争开支引致的财政恶化是影响其经常账户赤字的重要因素。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巨额赤字才得以弥补,美元换财富的模式才得以持续;而非储备货币国家的产出、消费、经常项目和贸易条件等在长期都受到负面冲击,居民福利下降。为应对"美元霸权",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