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1月2日~5日,武汉光谷.第九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简称"光博会")的举办,让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光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屈指一算,从2002年举办第一届光博会开始,如今的光博会已经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光博会已经成为光谷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光谷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窗口,"光谷"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深入人心,光谷融人世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光博会闭幕之际,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光电舞台,对于光电产业的发展,中国光谷走向世界光谷具有特殊意义.本次光博会有哪些亮点?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本刊记者带你走进第九届光博会.  相似文献   

2.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0,(7):7-7
武汉光博会捷报频传 国家测绘局首入主办行列 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博会筹备办获悉,被誉为中国光电第一精品展的武汉“光博会”近日捷报频传,自今年3月组委会面向全球邀展以来,截止7月上旬,累计展位销售额已超过上届总和,境外支持单位及参展企业数量比例均较往届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周飞  查文静 《中国高新区》2013,(11):132-139
11月2~5日,令世人倍加瞩目的第十届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拉开了华丽的大幕,全球光电行业再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是光博会十周岁的生日,也恰逢东湖高新区建区25周年,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总结经验,反思教训,筹划未来,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新区》2005,(11):17-19
10月31日深夜,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RussellD.Dupuis抵达武汉。此行,他将在光博会国际光电论坛上作重要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5.
1台湾光电产业的基本情况 1982年台湾将光电科技列为重点,加以发展。 1996年,台湾光电产业产值突破 1 000亿新台币, 1999年产值已升为 2 336亿新台币,占世界总产值 5%强,预计至 2003年将达 6 360亿新台币。 台湾光电产业按类别分: 1999年光储存类产值,占光电总产值 43 4%,列为第 1位;光电显示器为 24 1%,列为第 2位;第 3位则是光输出入类 (19 5% );第 4位是光电元件 (8 7% )。近几年,光储 存类与光电显示器增长尤快,投资设厂案仍在增加。 2台湾光电产品与生产动向   (1)光电显示器投资最为热门, 1999年…  相似文献   

6.
削冰 《中国高新区》2003,(11):18-22
刚参加完在深圳举办的“高交会”,又率团马不停蹄地来武汉参加“光博会”。香港光电学会会长刘杰告诉记者,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推销香港的光电子企业,同时也想为正在建设的香港科技园拉点“生意”。他说,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上,香港已确定光电产业、集成电路设计、IT业以及生物工程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他强调,香港科技园已落成的光电中心、IC设计中心正虚位以待大陆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地方新政     
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将于2005年11月2至5曰在“武汉·中国光谷”举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世界第三大、国内第一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通讯产品研发基地,国内综合配套能力强、规模大的激光加工及应用设备基地,是全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光博会”是一个光电子产业的国际性展会,为境内外参展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多元化平台。此外,“光博会”还将特别专注参展商的核心客户群,以吸引一大批的国际国内光电子产业中最具影响的市场采购决策者和技术开发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光电产业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21世纪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全球光电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我国光电技术产品市场也保持着高增长的速度。随着光通讯、光显示、光照明、光发电、激光技术和光子生物等光电技术的飞快发展以及光电技术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使光电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是解决能源危机、  相似文献   

9.
11月2日至5日,第三届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光博会")成功举行,包括手机产业链、消费类光电子、汽车电子、光纤到户在内的四大类15个项目进行了签约,总金额达23.94亿元人民币。"光博会"自2001年开始在武汉举办,和"机电博览会"、"武洽会"一样,是湖北武汉地区最重要的展览会之一。前两届有累计超过450家国内外光电子信息企业前来参展,但都以中小企业为主,本届"光博会"参展商280家,其中境外厂商50家,多半是索尼、NEC、诺基亚、三星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国内电信行业六大运营商也全部参展。另外,本次"光博会"突出了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上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8日,华中科大专利"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简称MOST)在武汉光谷联交所挂牌出让,最终与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成交。据了解,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首次公开挂牌交易成果,实现了标底国内最大、个人及团队分配比例最高的两个全国之最。该项目是武汉东湖高新区"黄金十条"政策以来兑现的最大一笔成果出让收益,其收益的70%归研发团队。这也成为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第一笔科研成果转化。武汉光电工业研究院是武汉市与当地  相似文献   

11.
金秋光谷,喜事不断。11月3日,光存储产业园暨台湾科技工业园在武汉·中国光谷奠基,该园区由武汉新光电公司、华中师大与台湾鸿景公司合资建设。同日,该园区第一个项目——年产800万个DVD光学头生产基地开工。据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招商四局负责人吴世英介绍,该园区将在3年内引进台湾相关企业,完成投资10亿至15亿元,从而形成从芯片、光学器件、光学头、盘片到机芯、整机的光存储产业链。在本届博览会上,由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组团的台展区企业的亮相,无疑是本届“光博会”上最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区》2005,(11):20-20
四年的孕育,武汉光博会的影响已从华人圈渗透到全球经济圈。  相似文献   

13.
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光电产业居特殊地位,这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光的研究和应用贯穿整个科学史;其次,光电技术与IC微电子技术是近代高科技产业赖以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再次,光电产业涉及导波光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半导体科学等先进的技术或领域,是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的结合、交叉与扩展。因此体现在产业特征上,光电产业是技术综合化、融合化的产物。它不仅具有强烈的前瞻性,而且具有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性大、市场潜力大等特征。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都把发展光电产业摆在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君 《中国经贸》2008,(4):15-15
由湖北省领衔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博会),将于4月26~28日在武汉举行。3月19日.第三届中博会组委会、商务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就第三届中博会在北京联合举行了发布会。会上.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分别作了讲话。同时,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湖北省副省长李宪生、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中央外宣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晓林、商务部外资司副局长骞芳莉、湖北省省政府秘书长尹汉宁等,以及境内外80多家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5.
资讯速递     
《中国高新区》2008,(5):6-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颁布;新版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出台;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深圳召开;我国生物芯片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2008年度国家创新基金工作在重庆启动;第三届中博会在武汉举行;第六届光博会逾100亿元项目签约;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开幕。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开幕!“11月2日8点30分,随着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朗声宣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广场红旗招展、彩球高悬、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在现场数千名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第五届“光博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7.
李琳 《中国高新区》2013,(10):98-101
有人把“十”看成一个神奇的数字,因为它代表的是全部和圆满;也有人把“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将它想象成是丈量岁月的一个单元,从它的细微末节感受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中国,在武汉,在光谷,也有一个事件与“十”有关,她从默默无闻到蜚声中外,完成了从成长到跨越的蜕变;她收获了市场的赞誉、客户的信任和丰收的喜悦;她走过了一条探寻、求索、发展、创新之路,在中原腹地唱响了“光谷”新品牌——她就是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2013年11月2-5日,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即将在风景旖旎的武汉东湖之畔举办,本届光博会将会有哪些亮点?这场举世瞩目的“光电盛宴”将迎来哪些产业大鳄?本刊记者将为你提前解密……  相似文献   

18.
11月2日-5日,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在“武汉·中国光谷”隆重举行。本次展会是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湖北省、武汉市  相似文献   

19.
正东湖高新区是我国第二大科教资源密集的高新区,科教资源十分丰富。东湖高新区现有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即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尚处于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模式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05,(11):14-16
从2002年首届“光博会”到今年,光博会的主办者们一直在探索寻求创新办展的模式。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动性,创新办展“六重奏”奏响了本届光博会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