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是实现城市低碳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行动单元,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我们观察社区治理主体和结构提供了有益视角,结合武汉市D社区案例,探讨了低碳社区建设中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构筑合作网络的过程,研究发现社区党委作为低碳社区建设的关键行动者,利用开放性的党建网络和包容性的协商平台,通过组织整合来重塑治理结构、制度嵌入来联结内外资源、价值导向来强化情感支撑的方式,成功融合行政、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和资源,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低碳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3.
郭飞飞  张春梅 《活力》2023,(6):40-42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既体现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末梢神经。近年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课题经历了从理论摸索到实践探索的发展,也积累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也受到党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可以从凝聚认知共识度、提升制度完善性、释放参与主体效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策略,进而不断提升党组织领导力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陈倩 《住宅与房地产》2023,(25):110-112
城市公共空间衰退,面临着无法满足民众及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的困境,公共空间更新迫在眉睫。文章借国际及国内案例的研究,总结公共空间的三大更新策略,包括建构高品质生态本底、完善人本公共服务、营建当地文化品牌。将这三大策略应用于无锡蠡湖金城湾环境整治更新项目,通过提升水质和水环境,贯通三道并完善公园服务配套,增加全龄功能活动空间,活化利用闲置建筑及户外景观,提供民众文化互动的空间与场景,期望将金城湾公园建成为生态友好、活力友好、文化自信的城市客厅。  相似文献   

6.
城市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以商品房为主体的住宅区出现.城市社区的内涵与分类都比以前更为复杂.城市小区中的公共空间对小区的发育,社区的真正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区居民的公共空间变化着手论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市的包容性。老旧小区内有大量老年人口,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山东省东营市胜源小区为例,依据生活街道理论要求,调研其周边的公共空间现状,从熟悉性、易读性、独特性、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分析其空间包容性,从道路系统、配套设施、绿化景观和空间节点四个方面提出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包容性改进策略,旨在为老旧小区的适老化与人性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社区重构角度出发,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对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体系及文化活动的总结,对比目前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及传统文化状况,分析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保护及文化传承在农村社区重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变迁的动力机制;探究如何在社区重构过程中保护其传统的公共空间及文化,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农村社区,为农村社区重构及城市社区发展提供借鉴,实现能够安放"乡愁"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宜性提出更高要求,老人、儿童是参与社区活动的主体人群,良好的环境既可以增进老人邻里交往、提升归属感,也促进了儿童游戏活动,减少肥胖、孤独等不利因素。基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通过对天津市5个社区发放问卷、小组访谈、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收集了老人、儿童的主观空间认知、活动需求、环境偏好数据,用二元和多元的统计方法量化分析老人、儿童的主观评价、活动需求、环境偏好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居住区规划、景观等设计理论提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空间存在的关于人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现状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韧性理念的相关研究,将韧性城市的概念付诸于社区空间,从社区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设计上实现韧性建设,以此提升社区空间应变力。结合武汉市后疫情环境下光谷青年城社区空间现状,从公共空间布局和环境构成出发,以多功能、灵活性的空间布置和模块化、应变性的设施设计实现社区应对环境冲击时的动态平衡,完成社区韧性构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活力单元,在发展建设中同样具有应对和抵御环境变化的重大责任,在后疫情环境下,构建韧性社区是对该类突发性灾变给社区空间带来的影响进行及时缓解和调整,以此保障社区系统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12.
公共价值缺失是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打造公共空间从而创造公共价值,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以S市和H市为例,探索公共空间建设如何实现公共价值的共创。研究发现,公共空间建设涵盖街道、社区和楼门院落等不同空间尺度,其运作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合作生产两个过程,面向公共价值的治理行动,能够使两条路径相互增能。公共空间治理过程蕴含了“价值触发—价值催化—价值强化—价值锚定”的契机,打造了社区治理的开放场景,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合法性,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这一逻辑解释了公共价值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后,对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境外党建引领保障境外发展指明了更高质量的新方向。自2016年初次进入埃及市场以来,S公司深耕埃及建筑市场,在埃及先后承接了化学肥料、光伏发电、食用酵母、房地产与装饰装修等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形成了以化工业务为主、基础设施业务共同发展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作为S公司的首个境外分支机构,S公司在没有现成经验可用的历史条件下,摸着石头过河,依靠境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为境外业务发展凝心聚势、蓄力赋能,在开发经营埃及工程建设市场的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一些做法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住区开放到向住区融合,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住区环境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以长沙市三个有代表性的住区为案例,运用空间句法计算其路网和公共活动空间整合度、智能度、人流界面比较值和可理解度四项指标。并依据四项指标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函数关系,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印证其计算结果,由此得出不同路网结构对四项指标的影响机理。进而以社区自组织发展和智能化监管趋势为视角对住区公共空间的交通、商业、景观、监管四方面提出开放策略。以期为路网整合度较高区域有效开放和将路网整合度较低区域智能监管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推动住区开放。  相似文献   

15.
16.
叶早菊  张腾  濮生财 《活力》2023,(22):28-3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城市治理出现了新的形势和特点,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是新时代对城市治理模式的有效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为突破城市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案。本文以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青杠林社区为例,系统总结了青杠林社区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构建起多级联动、多元参与的城市新型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探究社区网格化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谢岳湘 《活力》2022,(24):63-65
党建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建引领工作以基层党员为管理基础,通过发挥基层党员的活力来不断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融合提升。作为供电企业,更应该加强党建引领工作,明确融合提升的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效。本文以供电企业党建引领工作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供电企业党建引领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任务,其次提出了供电企业以融合提升为目标的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最后提出了供电企业以融合提升为目标的党建引领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转制社区即新市民集中居住区的自治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社区自治。在公共治理理念视角下,一种混合型的或是合作型的自治模式较为符合成都市龙华社区这种转制社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及居民议事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扶持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促进身心健康:社区公共空间对社会凝聚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凝聚力是人际间的互动和联系感.社区公共空间可以有效鼓励社会互动,帮助居民建立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有研究表明提高社会凝聚力可带来身心健康,但社区公共空间内的社会凝聚力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梳理.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搜索基础上,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梳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会凝聚力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热点.结果表明:社区公共空间提供的社会凝聚力可以从生理、心理多方面发挥健康效用.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质量、安全性和使用者都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要素,通过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积极互动、增强场地依恋感都会促进社会凝聚力,从而影响公众健康.未来可针对社区公共空间促进社会凝聚力的方式和途径提出空间设计与管理参考,促进社区公共空间健康服务功能,增强公众的社会凝聚力和幸福感.落实与社区发展有关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违法侵占,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同样制约城市规划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其产生与城镇化引起的农民居住空间变迁密切相关。目前,拆迁安置社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空间违法侵占现象。拆迁安置空间的形成不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转型中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利共作用的产物,空间违法侵占便产生于这一政治性空间中。以NJ市H社区空间违法侵占为例,以列菲弗空间生产理论为框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再现空间"三个层次系统,从国家视角、居民视角及博弈视角分析"规训—反规训"空间生产的逻辑脉络,并为解决空间冲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